柳麗萍
(吉林省公主嶺市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公主嶺 136100)
雞白痢是的常見細菌性傳染病,由沙門氏菌引起,在雛雞中流行廣泛,在各地均有發生,疾病初期表現為消化道癥狀,隨疾病發展會發展為全身癥狀,嚴重可導致死亡,嚴重危害養雞業發展。本文對雞白痢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解剖病理、疾病診斷以及防治措施做一總結,希望能夠為養雞生產提供參考。
雞白痢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是寒冷季節發病更多,主要傳染源為患病雞和隱性感染雞。該病可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主要通過糞—口途徑進入健康雞體內,應激會增大該病發生率。不同品種的雞易感性不同,白羽雞比褐羽雞抵抗力強。該病流行性強,好發于出生3周內的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成年雞發生雞白痢多為慢性或隱性感染,影響生殖系統,導致產蛋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疾病初期患病雞精神狀況不佳,畏寒,閉眼昏睡,進食減少,羽毛變的凌亂且暗淡,腹瀉,排出白色黏稠或淡黃綠色稀便,將肛門周圍絨毛糊住,導致排泄困難,糞便積聚腸腔,有的卵黃吸收不良或嗉囊空虛。病程進展后機體出現全身癥狀,脫水,采食量嚴重下降,甚至絕食,糞便呈水樣改變,夾雜有脫落的腸黏膜組織。一些雛雞沒有明顯癥狀就死亡,成年雞為慢性或隱性感染,無明顯癥狀,但大規模感染會嚴重影響產蛋率,增加死亡淘汰率。
解剖病雞發現機體脫水消瘦,腳趾干枯,肝臟充血變大,質脆易碎,有黃白色小壞死灶或密集出血點。心包增厚,心臟可見腫瘤樣黃白色結節,嚴重者可見變形。肺部呈深紅色,有炎性滲出液和白痢結節。腸黏膜薄,出現壞死,有塊狀出血。成年母雞多有卵巢炎,卵泡萎縮變色,呈干酪樣,有油狀或水狀內容物填充。輸卵管膨大,有凝卵樣物質阻塞。公雞有睪丸炎,睪丸變硬萎縮。
根據白痢的臨床癥狀,腹瀉、糞便糊肛,腸腔內糞便積聚、解剖發現卵黃吸收不良、肝有壞死灶等,為主要診斷依據,即可作出初步診斷。實驗室診斷,取病死雞肝臟研磨后接種瓊脂平板,表現為SS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呈現細小、圓形、無色透明的菌落,血瓊脂平板出現邊緣整齊、灰色、不溶血的菌落。將菌落革蘭染色后鏡檢,可見大量中等大小、兩頭鈍圓的革蘭陰性菌,結合血清凝集反應,可確診。
因為沙門菌血清型眾多,每一種對不同抗生素的耐藥性不同,要根據藥敏實驗結果選藥,選取敏感藥物加入飼料或飲水中治療。也可選用中藥治療,黃芩、苦參、黃連、秦皮、白頭翁、金銀花等比,磨粉混合后,按每只雞0.3克拌入飼料,據報道,此方治愈率可達九成以上,預防率可達100%,效果甚好。
飼料中加入護肝、護腎類藥物。為降低腸道負擔,減少飼料中蛋白質比例。飲水中可添加口服補液鹽、維生素等,防止體液流失,維持身體機能,增強抗病能力。
將病雞隔離治療,并做好病雞舍的消毒和衛生工作,防止疾病的擴散傳播。定期對雞群和雞舍內所有設備進行清潔消毒,保持飲水和飼料干凈。
該病主要傳染源是患病雞和隱性感染雞,要從源頭杜絕雞白痢的發生,使用由凈化種雞產的種蛋孵化雛雞。凝集試驗可以及時發現雞群中有無患病雞,盡早發現,及時淘汰,每年檢查2~3次,不可在凝集實驗無陽性后立即停止檢測,很多養殖場均有此病,易被重新傳染,長期堅持,可建立無雞白痢病雞場。
產蛋后半小時內對種蛋進行熏蒸消毒,防止沙門氏菌等表面有害細菌侵入。孵化前要對孵化用具和育雛室進行嚴格消毒,防止孵化時導致疾病傳播。
母雞凈化不徹底,會導致雛雞發生隱性白痢,可在雛雞出殼后聯合使用頭孢類和阿莫西林進行預防,連用3~4天,可有效預防雛雞白痢。
做好衛生工作,排泄及時清除,對雞舍、籠具及各種設備等進行定期消毒,食槽和飲水器要每日清理,保持通風干燥,嚴格管理進出人員,未經消毒禁止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