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權
(甘肅省會寧縣水旱災害防治站,甘肅 會寧 730799)
會寧縣是受山洪災害影響嚴重的區域之一,全縣28個鄉(鎮)中,27個鄉(鎮)不同程度存在山洪災害的威脅。根據《會寧縣山洪災害調查報告》,會寧縣山洪災害防治區共有79個小流域,20個重點防治區和59個一般防治區。全縣2081個自然村,受山洪災害威脅的有291個,重要沿河村落106個。防治區人口94969人,受山洪威脅人口10112人。
2022年7月26日19時~27日2時,中川鎮老鴉村、中川村、王磨村出現短時強降雨局地伴有冰雹。其中,老鴉村山洪災害測量站7小時累計降雨量為119.2毫米,中川村氣象測量站7小時累計降雨量為58.2毫米,導致中川鎮老鴉村、中川村、王磨村、化合村、三峴村、梁堡村,侯川鎮白顧村等溝道不同程度出現洪水,引發的洪澇災害造成供水管道及管槽受損共計5604米、檢查井13座、路面塌方330平方米,損失約32.5萬元。
2022年8月21日8時~22日8時,出現區域性雷雨天氣,多站次出現短時強降水,其中頭寨子鎮累計降水量為78.3毫米,達暴雨量級。強降水使會寧縣大部分區域不同程度出現洪澇災害,造成全縣人飲工程供水干管和支管管槽空蝕及損壞25公里,調蓄水池塌陷20座,檢查井水毀255座,6.5萬立方米抗旱水源工程基礎整體沉陷1座,小型塘壩沖毀1座,灌溉工程上水管道水損2處,管槽塌陷3公里,機電設備毀壞11臺套,水利工程跨路涵洞毀壞1處,渠系建筑物損壞2座,泵房水毀6座,灌溉渠道水毀1公里,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100萬元。
2022年8月24日5時~25日8時,會寧縣局地出現暴雨,多站次出現短時強降水。其中,河畔鎮政府氣象測量站累計降雨量達到52.7毫米,白塬鎮西坡村山洪災害監測站累計降水量達78毫米,達暴雨量級。強降水致使會寧縣北部鄉(鎮)大部分區域不同程度發生洪澇災害。共造成全縣人飲工程供水干管和支管管槽空蝕及損壞25.05公里,檢查井水毀110座,機電設備毀壞3臺套,灌溉渠道水毀0.32公里;引洮人飲工程供水干管和支管管槽空蝕及損壞26.37公里,調蓄水池塌陷34座,閥門井水毀264座,泵站水毀19座。直接經濟損失約255.5萬元。
會寧縣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由會寧縣水務局負直接責任,會寧縣應急管理局負監督責任。建立了由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防汛業務負責人加入的“會寧縣抗旱防汛指揮部”“會寧縣應急管理綜合微信群”“重大災害性天氣叫應群”等3個微信群(“會寧縣抗旱防汛指揮部”微信群將責任人延伸至村級)。充分利用甘肅省山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該系統提供實時數據采集、基礎數據展現、信息展現等內容,實現了氣象、水利、國土信息共享,可在同一時間段、同一環境中展示氣象雨量站和水利雨量站的實時雨情信息和實時水位信息,從而為決策者及時提供決策依據。為有序應對極端天氣,會寧縣水務局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規范值班工作程序,確保防汛調度指令和水情汛情災情等防汛信息及時準確上傳下達。首次接到上級應急、水務部門預警后,值班人員立即通過移動云MAS信息平臺發送,發送對象為會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人及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及防汛業務負責人,并通過相關微信群,向各鄉鎮及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發布預警,同時做好各鄉鎮預警反饋記錄,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縣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雨量達到轉移雨量值時,縣防汛值班人員立即通過甘肅省山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再次向各鄉鎮以及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發布臨災預警,必要時,電話通知到相關責任人,確保預警到位。
成立由會寧縣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專項檢查組,采取鄉級自查和縣級檢查、汛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汛前大檢查。對全縣10個重點鄉(鎮)和全縣所有河道洪道、米峽水庫以及已建和在建水利工程全面認真開展了汛前大檢查,重點對水旱災害防御各類體制責任落實、信息共享機制落實、預警到戶到人落實、工程險情整改落實、河洪道整治疏浚落實、救援和物資儲備落實等6個方面進行檢查、核查。深入落實水工程安全度汛責任制,落實水庫防洪報汛責任人,就米峽水庫安全度汛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等“三個責任人”在會寧縣人民政府網站上進行公示,并簽訂了水庫防汛安全責任書。深入落實山洪災害防御責任制,確定會寧縣山洪災害行政責任人和村級責任人以及重點中小河流防汛行政責任人。
會寧縣高度重視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建設,2022年積極籌措資金,累計投資270萬元,對縣級自動監測系統、監測預警平臺完成系統重置、更換服務器2臺套,進一步提高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通過更換遙感終端(RTU)、蓄電池、雨量筒等配件,提高自動監測雨量站上線率;進一步加強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委托專業技術單位對全縣所有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站點全部進行清洗、維護,確保相關水文監測設施、水雨情監測預報預警、防汛視頻會商等信息系統運行正常。入汛后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水情、汛情及時傳遞。簽訂《會寧縣氣象局會寧縣水務局戰略合作協議》《會寧縣水務局會寧縣移動公司云Mas短信平臺業務協議》,及時準確向各鄉鎮、相關單位發送預警信息。
一是限于縣級財力有限,會寧縣大部分山洪溝道還未治理,還需加大力度爭取山洪溝道治理項目。二是山洪災害防治技術規范體系部分沿用機構改革前相關內容,對部門職責尚未劃分開,且除水庫監管外,在山洪溝道治理、山洪災害防御等方面相關規范性參考文件較少。三是群測群防中簡易監測預警設施設備發放、安裝時間久遠,因村組人員變動、無相關維護經費等因素,已不能滿足群眾自防自救的需要。
一是對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全面開展全流域綜合治理,進一步確定治理標準(如堤防、護岸建設規模和要求等做到統一),在“十四五”期間全面完成治理任務。二是對200~1000平方公里河流堅持重點與非重點相結合,首先對人口密集區和農田水毀嚴重河段進行治理,同時兼顧水土流失、山體崖坎崩塌區域治理,做到山洪災害和水土流失同步治理,切實提高河流防災減災能力。三是對50~200平方公里河流本著高度危險區急需治理原則,不推脫不放松,全面落實相關治理資金和措施,全面減輕水毀災損。四是繼續開展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進一步開展監測預警能力,鞏固提升工程和山洪災害補充調查評價,切實提高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