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豐臺營銷分公司黨總支書記 郝玉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黨建工作提出新論斷、對黨建工作總體格局與任務提出新要求。國有企業堅持“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構建基層工會與基層黨組織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是推動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增強新時期工會組織生機與活力的有力保障,也是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與戰斗力的重要路徑。工會組織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基層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工會組織的積極參與和民主監督。主動思考國有企業黨工共建的現實意義、探索創新機制與路徑,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實踐。
一是有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工會在建立職工合理訴求表達機制、合法利益維護機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將職工的心聲及時傳遞給黨組織,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達給職工,能夠不斷夯實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員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在基層黨建工作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意識,進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二是有利于加強工會組織的政治性。政治性、先進性與群眾性是工會組織三大屬性,其中政治性是首位。工會組織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基層實踐中,就是要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獨立開展工作。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和服務職工,工會維護服務職能的履行離不開黨組織的支持與指導。
三是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和諧發展氛圍。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職工的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加強黨工共建工作機制建設,既能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能發揮工會在加強黨的群眾工作方面的組織優勢。黨工共建格局中,暢通了黨政與職工的溝通渠道,引導職工理性看待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的強關聯,激發職工主動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營造和諧共贏的發展氛圍。
近年來,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豐臺營銷分公司通過實踐與探索,從組織建設、活動開展、平臺搭建等方面一體推進“三同三共”,在推動黨工共建上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黨建工建同步謀劃、干部隊伍融通培養。分公司將工會組織建設納入到黨建總體格局,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同步建設黨小組與工會小組。一方面,抓好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實現黨支部與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深度融合。黨員擔任工會職務,工會干部到各級黨組織任職。分公司工會主席同時也是黨總支委員,黨務干部兼職工會干部。11 名工會委員、經審委員、女工委員,12 名工會小組長全部為黨員。另一方面,加強工會專兼職干部隊伍的培養,工會干部的思政教育與黨務干部同步進行。在黨員評先、發展黨員等方面注重從優秀的工會干部中選拔。初步形成了黨組織牽頭、工會積極參與,凝聚共識、筑牢堡壘的黨工共建良好局面。
二是黨工活動融合開展,同頻共振。分公司黨總支和工會錨定黨工建設的結合點,堅持同謀劃、同落實,把黨建項目與勞動競賽等職工文體活動結合,既鼓勵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也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黨總支聯合工會組織技術比武、五月鮮花、合理化建議評選等活動,形成黨員帶頭參加,群眾跟進的良好態勢。近年來,多名黨員在集團和分公司技術比武中獲得獎項。分公司拍攝的以新老黨員傳幫帶經歷為背景的微電影《不負韶華》 在集團“百年光輝·京水圓夢”視頻比賽中,獲得二等獎。
三是黨工陣地建設,資源互通共享。分公司黨委合理規劃“黨員活動室+職工之家”,高效建設黨工陣地,搭建企業職工“幸福家園”。黨總支聯合工會對一線營業所的辦公場地進行實地考察,合理規劃有限的空間,實現黨員群眾共享圖書角、職工書屋。既延伸了黨組織和工會的服務范圍,也架起了聯系黨員、職工的橋梁和紐帶,把職工團結到黨的周圍,使工會組織更好地融入企業生產發展,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職工建功立業。
一是黨建要“帶好”工建。黨工共建,要以黨建帶領為核心。黨組織要在政治、組織、隊伍、工作四個方面,帶好工會組織建設,確保工會堅持正確發展方向,不斷提升自身建設能力。一方面,黨組織要加強對工會工作的研究,通過黨組織的正確引領,推進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同步設置、工作同步部署、陣地同步建設,實現人員統籌配置、活動陣地統籌規劃,推動黨建、工建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黨組織要鼓勵各崗位的黨員主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將黨組織的創建活動與工會的各類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工會工作創新與發展。
二是工建要“融入”黨建。工會工作要主動融入黨建工作中,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立足黨員和職工群眾做好服務,擴大基層工會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鞏固黨建工建相融互促的工作局面。一方面,要強化對職工思想的政治引領,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進班組,充分發揮工會教育引導職工的職能、宣傳陣地的作用,廣泛開展有特色、接地氣的活動,加大職工文化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圍繞工會建設,要主動向同級黨委匯報工作,爭取支持。深化企業民主管理,落實關心關愛職工制度,暢通職工利益訴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不斷改善工作條件。及時掌握職工關心的問題,為同級黨委科學決策提供數據依據,做好參謀助手。
面對新要求,國有企業黨組織與工會組織要不斷探索更有效的實踐路徑完善黨工共建機制,團結凝聚職工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上建功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