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圣午睡 編輯:蘇喬

如果你問美國小孩子最喜歡什么事,答案十有八九會是:開派對!女兒十歲生日那天,我也給她辦了一場生日派對。我按照美式規矩,精心裝扮了院子,設計了主題,請了很多小朋友。前后足足折騰了一個月,辦完之后,全家累了好幾天。
經歷這么一番折騰之后,我對美式派對的印象就是八個字: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美式派對總有大量的裝飾、大量的食物,背后都是家長辛勤的勞動;而孩子們其實在學校也天天見面,在派對上,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玩。這種沒意義的事情,我以后是再也不想做了。
不久之后,女兒轉了一次學。她和新同學雖然很友好,但卻總是有點不夠親近的感覺。在新學校里她是插班生,別的小朋友都已經互相認識很久了,這讓性格有點害羞的女兒覺得格外緊張。
于是我開始回想:幾年前我們剛到美國的時候,女兒的英語都還不太好,可是似乎很快就交到了朋友,當時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想起,女兒的第一批朋友,幾乎全都是在一次派對上認識的。當時剛到新學校,就有一個小女孩給全班女生發了派對邀請。在派對上,孩子們一起瘋了一天,等再到學校里見了面,這幾個孩子就自然而然地玩在一起了。
想到這里,我決定重啟派對大法,在感恩節前夕開一次感恩朋友派對。無意中和一位美國媽媽說起上次辦派對工程巨大,這位熱心的美國媽媽立刻表示她愿意幫我。這位美國媽媽家中有三個孩子,每年家里要辦好幾個派對。在她的幫助下,我學到了很多省時省力的方法,比如來不及準備食物可以叫比薩餅,因為孩子們玩瘋了其實也懶得吃;簡單的蔬菜色拉,用各種顏色拼出卡通造型就立刻別致起來;沒有裝飾,選一塊漂亮的布釘在墻上做拍照背景也一樣出彩……
至于寫請柬、送請柬、統計人數、定主題、收拾房間等零碎的小活,則全都交給孩子來做。女兒送請柬時也很緊張,因為這次都是新同學,她很擔心同學們不愿意來,當她看到同學們接到請柬都很高興時,她的顧慮就消失了。
派對當天,來了很多新同學和她們的家長,孩子們一下子就玩在了一起。等再到學校里,女兒興奮地告訴我,她真的和同學們一下子熟了起來,大家自然而然地談起了那次派對,她再也沒有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了。
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派對最寶貴的,是這種放松的氛圍。人一多,一亂,大家混在一起,距離感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只是上學時課間玩一會兒,很多慢熱的孩子可能會很久都沒有機會和別人熟絡起來。同時,家里的派對有家長的監管,也不容易形成小團體和孤立現象。
開派對還可以鍛煉孩子做事的能力。孩子要負責定主題、發請柬、選回禮。開派對之前,很多小主人都會自覺主動地收拾起自己的房間。
而且,家長們也可以借著派對的機會互相熟悉起來。要知道,在節假日里把在家閑得發慌的孩子送到哪里是家長永遠的難題,有一個派對可以參加幾乎是最完美的選擇了。一個派對可以見到孩子的很多同學和朋友,也是一個難得的了解孩子社交環境的好機會。
所以,如果你覺得孩子在學校有社交方面的困擾,請同學們來開派對很可能是最輕松快樂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