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燕琴 編輯:繽紛
以前過日子總有一種珍藏的心理和習慣:有了好吃的,總想著放著等家人聚餐的時候一起享用,買了新衣服,總舍不得馬上穿想著等有重要場合再穿。現在,我的這個觀念正在改變,因為我發現,有時候,珍藏也是一種辜負與浪費。
換季收拾衣服的時候,翻出結婚時婆婆給買的一件大品牌羊絨衫,因著這幾年要帶孩子,怕弄臟了所以一直壓箱底。穿上試了試,竟發現自己胖了不少,衣服緊繃在身上很不舒適。撫摸著這件手感極佳的衣服,疼惜得不得了。因為當時買的時候價格不菲,也考慮到為了日后能常穿而發揮出它的價值,所以選擇了更為日常的淺粉色。饒是當初這樣一番考量,如今還是浪費了它的價值——細數一下,從買來到現成僅穿過兩次!這么精貴的衣服,不能就這樣浪費了呀,深吸一口氣,把羊絨衫套在身上,穿著出了門。一路下來,感覺人像是困在一個套子里,身上緊還好說,這是一款高領樣式的,人一胖脖子不僅粗了還短了,緊收的高翻領捂得連呼吸都不順暢了。回到家中,認命地脫下,無比糾結地盯著這件華服盤算著,是放著等自己瘦下來呢,還是送給妹妹呢……
一件好衣服,經常穿著,感覺就是得而不惜,暴殄天物;可珍藏到它小了、壞了、不合時宜了,才發現只穿過屈指可數的幾次,讓原本的愛惜之意變成了最后的遺憾之痛。
前陣子回家,母親特地給我蒸了血腸,這是我們小時候冬季里常吃的美味,須得新鮮的腸衣和豬血,趁鮮現做。成家離鄉的這些年,時機會趕不對有好些年沒吃到過這道美味了。這次也是倍感稀罕珍貴,吃了一餐后,剩余的血腸母親都給我帶上,讓我回家后再好好吃幾餐。我想著,這美食少見,等周末了拿去婆婆家一起品嘗享用。這個血腸不好存放,不能冷凍,冷藏只能在0度那個節點剛剛好才行,我調了冰箱的溫度還特意放在最后面貼近制冷管的地方。可等到了周末取出的時候,發現已經發霉壞了,只能扔掉,讓人既心疼又懊惱。母親聽說了,也可惜地說,不若當時就自己吃了。

經過這些失誤,我也算是開竅醒悟了:好東西不應該拿來珍藏,物盡其用才不辜負它的價值,一味珍而不用,不僅辜負還是浪費。老一輩人們,比我們更惜物,更不舍的,于是拿著眼前這件事,我趁機勸導母親:園子里熟透的瓜果趁著正當時,趕緊摘了吃,不要等著留給我們;雞兒現下的蛋趁著新鮮趕緊吃,不要攢著只等帶給我們,反而放壞了;我們買去的衣服,平日里就穿吧不要等逢年過節才上身……我們珍惜的應該是當下,而不是藏到以后。
新買了一雙鞋子,我第二天就穿著上班了,而且還天天穿。放在以前,我定是要放幾天才會穿,而且穿上一次之后,看著原本嶄新光潔的鞋面有了折痕,就覺得心疼趕緊束之高閣緩幾天再穿。以前,對那種有了新物就迫不及待使用的行為,不甚贊同,甚至還會腹誹“燒包”。如今,我不再因特別喜歡而舍不得使用,不再因愛惜而藏之,反而是愛不釋手——不閑置放在手里經常用。這雙鞋子我很喜歡也百搭適腳,穿著頻次很高,兩個月下來,鞋頭已經有些磨痕,雖然也心生謹惜,但天天穿才是不辜負我對它的中意。那天看到商場換季,這雙鞋子打6折,我的想法是幸虧我一買來就穿了,這兩個月也夠折舊了,若是像以前珍藏惜用,現在怕是又要嘆悔血虧。
好東西不要珍藏,好心意同樣也不要藏而不露。一直存著一個念頭,想著帶母親回她出生時的老家轉一轉,因為時間不自由并未吐露這個想法,怕短時間內實現不了而讓老人空歡喜一場。前陣子母親老家的親戚發來老宅的照片,母親看著很是心儀,拿出來跟我念叨不停。我一時興起也不再藏著掖著,跟母親說了我的想法。母親一聽,激越又興奮,連說好啊好啊。然后又說,今年先不著急回去,老家大舅正在蓋新房,等明年收拾好了再回去。本來我也是因為今年時間不允許而沒提前說,明年正合適,一切正正好。雖說行程是在明年,可母親現在就開始憧憬開始歡愉,沉浸在好事在即的喜悅中,沉浸在未來可期的雀躍中。這樣不是更好嘛,母親的快活開心提前了一年,多體驗了一年,也許這份事前的欣喜比事情本身更令人陶醉呢。我也欣喜自己表達出一這份好心意,讓快樂提前到達——好事情何必要藏。
面包最是剛出爐時才噴香,香的美食在它最可口的時候入嘴,新的物件在到手的時候就讓它立即發揮價值,好消息要在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好東西不要珍而不用,好心意不要藏而不說,不要讓珍藏變成遺憾,變成辜負,變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