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東

“通過本次國際論壇暨高峰對話的舉辦,共同剖析研判能源轉型和新型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碰撞思想火花,為貴州乃至全國新型儲能產業培育建言獻策。”2023年7月7日,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17個主題論壇之一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暨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對話”上,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邊廣琦這樣表示。
邊廣琦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發展。近年來我國新能源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自2020年起,新能源新增裝機規模連續三年超過了1億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和發電量持續快速增長為能源安全保供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徑,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加速推進。與此同時,新能源發電固有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特征,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型儲能因為具有布局靈活、響應迅速、建設周期短等優勢,正在受到日益提升的關注和認可,已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自2021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初步構建起以頂層設計文件為引導,以項目管理、調度運用、市場機制等專項政策為支撐,以試點示范、人才培養、標準體系等共性政策為保障的行業發展政策體系,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帶動我國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快速進步,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裝機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870萬千瓦。同時,作為新技術、新產業,新型儲能可持續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深化認識、創新突破。
在新型儲能技術創新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深入推進多元化發展。既要鼓勵集中式儲能建設,也要支持分散式儲能創新發展。既要發展鋰離子電池,也要鼓勵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飛輪等技術多元化發展,積極助力構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體系。
在新型儲能發展戰略布局方面,要抓住重要窗口期,加快實現產業化發展。“十四五”“十五五”時期是我國新型儲能發展的關鍵期、窗口期,各方面要持續加強全球新型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形勢研判,加快健全新型儲能創新發展環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夯實我國新型儲能產業化發展基礎。
在新型儲能發展實踐中,要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切實推動儲能產業安全發展。安全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各方面在工作中要統籌全產業鏈安全、項目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快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切實保障新型儲能設施安全可靠。要加強新型儲能安全應急相關技術研究,促進新型儲能安全發展。
邊廣琦表示,貴州有很好的新型儲能發展基礎,在綜合能源系統等技術創新與示范應用方面,率先探索了寶貴經驗;貴州磷、錳等資源豐富,形成了一批電化學儲能產業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