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東

“貴州發展電化學儲能有‘三大機遇。”2023年7月7日,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17個主題論壇之一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暨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對話”上,貴州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魏雄軍在發布《貴州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報告》時這樣介紹。
魏雄軍表示,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速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儲能產業的中堅力量。貴州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堅定把能源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打造,推動煤炭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一核兩區”建設,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產業并行發展,一批儲能電站啟動建設,電化學儲能正為貴州省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新的活力。貴州發展電化學儲能有“三大機遇”:一是儲能萬億級市場正在開啟、儲能行業規模化發展條件已經成熟。二是國發 2 號文件賦予貴州“六大產業基地”、政策驅動力量日趨顯現。三是電化學儲能在儲能占比中快速提升、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絕對主導地位。貴州是磷礦資源大省,磷化工產業基礎好。可以預見,在電化學儲能賽道上,貴州將以其獨特優勢占據重要地位,貴州發展電化學儲能產業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第一,以畢水興能源資源富集區為依托的光伏產業穩步發展,光伏產業在畢節威寧已形成集聚。目前,貴州省光照資源集中的畢節、六盤水、黔西南等西部地區,畢節威寧已形成光伏組件、光伏發電、儲能設備為鏈條的產業集聚,開辟了綠色發展新路。
第二,以“一核兩區”為支撐的儲能電池產業加快突破,產業鏈上下游配套正在形成。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磷化集團等龍頭為引領,全省已有超過20家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企業在黔投資,產業生態不斷完善,為儲能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以發電央企為主體的儲能電站項目探索啟動,共享儲能有望應用推廣。貴州目前在建儲能項目有4個、裝機40萬千瓦,其中安順紫云的電化學儲能項目(200MW/400MWh)是省內第一個集中式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
第四,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儲能技術路線廣泛應用,鈉離子電池等新技術正產業化推進。貴州在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研發生產上已具規模,預計2025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達到140萬噸/年。同時,振華新材與為方科技在鈉離子電池技術研發攻關上也有突破。
第五,以風光儲一體化試點示范項目為推動,發展模式不斷探索突破。目前,畢節威寧正在申報國家新型儲能試點示范。有專家建議,可通過“自建光伏發電(配套儲能設施)-電力就地上網-用電集體共享”方式,在儲能應用模式上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