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變化及修復對策研究

2023-08-08 14:24:34肖英才胡文敏黃熠和李果
人民長江 2023年7期
關鍵詞:生態

肖英才 胡文敏 黃熠和 李果

摘要:

探討洞庭湖區實施各項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后生態變化的過程及特點,對于指導區域生態建設有積極作用。基于研究區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數字高程模型與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數據,探討了洞庭湖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后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的時空演變特征及其生態變化。結果表明:湖泊面積顯著增加,林地和農田面積減少明顯,水域和草地面積少量增加,山地面積不變;相較崗地丘陵區和山地區,河湖平原區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降低最為明顯,其中平原農田降幅最大,亟需重點保護。建議在洞庭湖區后期生態建設中完善山體自然災害監測機制,進行水環境針對性治理,實行林地分區修復管控,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提升草地保護修復的關注度。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生態保護修復分項規劃策略。

關 鍵 詞:

生態保護修復; 山水林田湖草; 生態變化; 洞庭湖區; 空間格局

中圖法分類號: X171.4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3.07.007

0 引 言

區域人口增加、土地開發建設強度增大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態退化的主要原因[1]。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對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有力途徑。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視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2-3]。已有不少學者關注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服務[4-8],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論研究、技術布局、示范與應用等[9-13]。目前,國家和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但結合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探討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生態變化的研究尚不充分。此外,雖然中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地區的地貌類型眾多,但以河湖平原為研究對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效果研究仍亟待完善。

洞庭湖作為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自然資源尤為豐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由于自然災害和人類不合理利用等因素,洞庭湖區面臨土壤重金屬污染、水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與植被退化等環境挑戰[14],為此洞庭湖區展開了多項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于2018年10月成功申報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為探討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對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變化過程及空間格局的影響,本文以洞庭湖區為典型研究區進行山水林田湖草的空間格局和演變特征定量化分析,探討洞庭湖區實施各項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后生態的變化及特點,對于指導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有積極作用。

1 研究區概況

洞庭湖作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是承接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的洪道型湖泊。以洞庭湖為中心的洞庭湖區,在行政區劃上地跨湖南、湖北兩省。考慮到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受地方行政管理,本研究選取湖南省洞庭湖區域,該區域涉及15個縣市區,分別是華容縣、云溪區、君山區、岳陽樓區、汨羅市、湘陰縣、武陵區、漢壽縣、鼎城區、南縣、資陽區、沅江市、赫山區、岳陽縣、安鄉縣,總面積約20 273 km2(見圖1)。

洞庭湖區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呈階梯狀向洞庭湖傾斜的碟形盆地,植被類型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15],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 m以下。湖區年均氣溫16.6 ℃,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降水量1 100~1 400 mm,湖區多年平均蒸發量1 150~1 500 mm[16]。根據研究區域各縣市區2020年統計年鑒可知,洞庭湖區2020年總人口數為825.199 3萬人,占全省人數的12.42%。近年來,洞庭湖區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經濟發展速率穩步提升。然而,受自然災害和人類不合理利用的影響,洞庭湖區面臨不同程度的生態問題,為此洞庭湖區展開了多項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本文整理了2010~2020年洞庭湖區實施的主要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與政策(見表1)。

由表1可知,在2010~2020年間,洞庭湖區域內實行了多項有關生態保護修復的工程,由于區域河湖平原環境特點原因,治理方向主要集中在湖、水、林、田方面;山在研究區域內分布較少,因此關注度不夠;在草方面的治理也比較欠缺。

自2010年洞庭湖區實施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重大工程、整治與規范管理洞庭湖區非法亂象、加強洞庭湖等重點湖泊和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工程后,耕地的保護與建設、非法矮圍和河道采砂等亂象、重點湖泊和濕地的保護與修復等都得到了重視與整治,各項工程的實施對洞庭湖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有極大促進作用,有利于區域內田、湖要素面積增加。但期間整體城市建設發展,對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面積也會造成一定影響。為此,本研究將對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在2010~2020年間的生態變化過程進行分析,并討論研究結果,為洞庭湖區的生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基于研究區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數據、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數據與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數據,結合洞庭湖區自身河湖平原地貌特征,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并采用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數據,厘清各類空間格局下的生態變化過程,探討洞庭湖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后,區域內山水林田湖草空間的生態變化,從而對后續洞庭湖區的發展保護提出建設意見。

2.1 數據來源

2.1.1 數字高程模型數據

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獲取于地理空間數據云(http:∥www.gscloud.cn/search),數據類型為30 m分辨率的GDEMV3數據,對獲得的數據在ArcGIS10.2軟件中進行裁剪、轉換等預處理,結合洞庭湖區獨特的地貌特征,提取絕對高程,對其進行地貌劃分。

2.1.2 土地利用數據

土地利用數據獲取于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https:∥www.resdc.cn/)。分別獲取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數據,分辨率為30 m,利用ArcGIS10.2軟件對數據進行裁剪、投影轉換等預處理,并基于研究的需求劃分為裸地、草地、湖泊、田地、林地、水域以及山地類型。

2.1.3 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數據

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數據來自于國家科技共享資源服務平臺(http:∥www.nesdc.org.cn/),分辨率為30 m,該數據集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計算平臺,利用全年所有Landsat5/7/8遙感數據,通過系列數據預處理和數據平滑等方法,得到2010,2015,2020年每個像元一年中的NDVI最大值,再利用ENVI5.3和ArcGIS10.2軟件對數據進行提取、鑲嵌、轉換等預處理。

2.2 研究方法

2.2.1 地貌類型劃分

采用絕對高程作為描述高程特征的指標。洞庭湖區高程范圍在6~934 m,結合洞庭湖區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學者竇鴻身等[17]對洞庭湖的研究,將洞庭區的地貌類型劃分為河湖平原、崗地丘陵及山地三類(見圖2)。具體劃分標準為河湖平原絕對高程<45 m,崗地丘陵絕對高程在45~250 m,山地絕對高程>250 m。

河湖平原主要集中在研究區中部、北部,約占研究區面積的67.45%;崗地丘陵分布在研究區的四周,主要集中在西部、南部和東部地區,中部地區零星分布,約占研究區面積的30.27%;山地少量分布于東南和西部地區,約占研究區面積的2.28%。

2.2.2 山水林田湖草識別

采用ArcGIS10.2空間分析方法,依據中國土地利用/土地覆蓋遙感監測數據分類系統,針對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做出如下界定:“山”通過ArcGIS10.2自然間斷點分級法,根據絕對高程劃定洞庭湖區山地范圍(絕對高程>250 m),并進行重分類操作,提取出山要素;“水林田湖草裸地”通過ArcGIS10.2對土地利用數據進行提取分析,“水”包括水域大類下的河渠、湖泊、水庫坑塘、灘地,以及未利用土地大類下的沼澤地;“林”為林地大類下的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田”為耕地大類下的水田、旱地;“湖”為水域大類下的湖泊;“草”為草地大類下的高覆蓋度草地、中覆蓋度草地、低覆蓋度草地;“裸地”為未利用土地大類下的裸土地。

2.2.3 單一土地利用動態度

基于單一土地利用動態度來對某一地域在相應范圍內各個類型的土地利用面積轉移情況進行研究探索,針對變化的數量和速度進行刻畫,其計算公式為

K=Ub-UaUa×1T×100%(1)

式中:T和K分別代表間隔的時間段和單一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Ua、Ub分別代表該類型土地利用在研究初期和末期的面積。

2.2.4 植被覆蓋度提取

目前在估算植被覆蓋度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蓋度反演,然而,受物候或植被類型等因素影響,同一區域的植被覆蓋度在各個時相遙感數據上可能有較大差別,即便植被屬同一類型,但因坡向、高程等地形影響,植被覆蓋度在同一時相遙感數據的空間分布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通過多時相遙感數據對植被覆蓋度進行反演,對某一地區水土流失、土壤侵蝕、草地退化進行評估或是評估生態環境的荒漠化以及質量變化情況時,所形成的結果不夠準確[18]。而使用歸一化植被指數年最大值的優點是可以弱化影像獲取時間差異、植被類型差別和地形因素對植被覆蓋度的影響。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替代以往的歸一化植被指數,對區域的植被覆蓋度進行研究反演。

利用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基于混合像元分解模型計算植被年內最大覆蓋度,并將結果作為利用多時相遙感數據評估生態空間變化分析的依據。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方法中,將遙感影像的某個像元劃分為兩個部分:土壤、植被,混合像元的NDVI值即這兩部分植被指數值的加權平均求和[19]。

NDVI=fv·NDVIveg+1-fv·NDVIsoil(2)

根據公式(2),植被覆蓋度的計算公式為:

fv=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3)

式中:fv、NDVIsoil、NDVIveg、NDVI分別代表的是植被覆蓋度、純土壤像元的植被指數植、純植被像元的植被指數值、混合像元的植被指數值,用NDVI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代替NDVIveg、NDVIsoil[20],則fv的計算公式為

fv=NDVI-NDVIminNDVImax-NDVImin(4)

式中:NDVImin代表NDVI的最小值,理論上和0接近;NDVImax代表NDVI的最大值,理論上和1接近。

3 研究結果

3.1 山水林田湖草空間分布特征

2010,2015,2020年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空間分布如圖3所示。洞庭湖區以平原為主要地形,山地面積分布少,2010~2020年面積無變化;水域以研究區域中部為主,以洞庭湖為核心,其次有入湖的湘江、資水、沅江、澧水4條河流,以及汨羅江等中小河流;林地分布在區域的東西部和南部,北部較少;農田以洞庭湖為核心呈發散分布,且在研究區內廣泛分布;湖泊分布主要以洞庭湖為主,以及分布在洞庭湖周圍的漉湖、大通湖、黃金湖、東湖、南湖、芭蕉湖等;洞庭湖區草地分布零散且少。

利用ArcGIS10.2軟件對洞庭湖區2010,2015,2020年山水林田湖草的面積進行統計得到表2。洞庭湖區以水、林、田 3種類型為主。以2020年為例,田類型占土地總面積比超過一半,為50.16%,水占比為24.03%,林占比為20.99%,湖類型占土地總面積為10.26%,山占比為2.28%,草占比最少,為0.26%。洞庭湖區各種土地利用類型在各個時間段的變化速率區別較大。通過分析不同土地類型的單一土地利用動態度差異能夠得到:湖、草類型范圍在2010~2020年間有了明顯的擴張,單一動態度達到1.80%和1.32%;林類型的面積在研究期間呈現減少的趨勢,單一動態度達0.13%;山類型無變化。

水、田類型單一動態度分別減少0和0.08%,在研究期間的變化速度較穩定。由于近些年洞庭湖區的城市建設發展,區域內各土地利用要素變化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3.2 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時空演變特征

圖4、表3分別為河湖平原、崗地丘陵、山地在2010,2015年和2020年間農田、林地、草地、水域、裸地的空間格局分布和面積變化。

(1) 河湖平原。2020年與2010年相比,平原農田面積減少78.222 6 km2,平原農田逐步地轉化為平原草地和平原林地,可見近些年退耕還林獲得較為明顯的成效;平原草地和平原水域有著較為相似的變化趨勢,其面積分別增加1.744 2 km2、0.678 6 km2;平原林地面積減少14.846 4 km2。

(2) 崗地丘陵。2020年與2010年相比,丘陵林地減少面積45.852 3 km2,丘陵農田減少面積17.338 5 km2,丘陵草地面積增加5.065 2 km2,丘陵水域和丘陵裸地變化較小,其面積分別減少0.568 8 km2、0.196 2 km2。

(3) 山地。2010年與2020年無山裸地分布,2015年的山裸地面積也極小,且2020年與2010年相比各類用地面積變化較小,可見山區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

3.3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變化

2010,2015,2020年洞庭湖區河湖平原區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分別為0.726 2、0.747 3、0.349 8;崗地丘陵區分別為0.824 1、0.828 0、0.592 2;山地區分別為0.959 4、0.930 7、0.766 7,如圖5所示。

2010~2020年河湖平原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大幅下降,生態環境質量退化情況明顯加劇。主要原因為河湖平原范圍內城市建設和發展等人為干擾加劇,以及大面積的蘆葦和楊樹種植,導致生物物種多樣性降低、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旱化、地力衰退[21],洞庭湖區楊樹覆蓋面積在生態退楊政策實施后減少了1 213.761 6 km2[22]。崗地丘陵區在2010~2020年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先增加后減少,但從整體來看,下降了0.231 9,研究區邊緣為主要高值區,中部主要是低值區。相較于河湖平原和崗地丘陵,山區生態環境質量較好,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在2010年為0.959 4。但后10 a,生態環境質量退化較明顯,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降低0.192 8。綜上所述,洞庭湖區的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有所下降,表現明顯的區域為河湖平原區域。因此,在未來,河湖平原將是洞庭湖區域治理的重點,處理好城市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才能保障治理的針對性,并以此對可持續發展空間進行協調和建設。

結合洞庭湖區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分析其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的生態演變過程。圖6為2010,2015,2020年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下各空間類型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情況。

在山地地區,山林、山草、山田整體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較高,但是2010~2020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山水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在2015~2020年下降明顯;研究區2010年和2020年無山裸地分布,2015年山裸地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相較于山地地區其他類型無明顯差別。在崗地丘陵地區,丘陵林地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呈現降低趨勢,2010~2015年降低很少,2015~2020年降低明顯,10 a間下降幅度為21.4%;丘陵農田、丘陵草地、丘陵水域、丘陵裸地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呈現先少量升高后明顯降低趨勢,10 a間分別減少了28.7%、21.4%、14.6%、14.5%。

相對于崗地丘陵區和山地區,河湖平原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降低趨勢更明顯。2010~2020年,平原農田平均植被覆蓋度大幅降低,減少了41.8%;其次是平原草地、平原水域和平原林地,分別減少了32.3%、31%、28.3%;平原裸地減少較少,為14.7%。

4 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探討了2010~2020年洞庭湖區內實行多項有關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后,其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的生態變化特征。研究結果表明,湖泊面積顯著增加,林地和農田面積均減少明顯,水域和草地面積少量增加,山地面積不變。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4.1 完善山體自然災害監測機制

洞庭湖區山體主要是東部岳陽縣境內大云山與相思山、東南部汨羅市境內玉池山,以及其他小山體,均為海拔1 000 m以下的低山。洞庭湖區山要素面積受人為活動影響程度不大,山地面積在2010~2020年未發生變化,但山體地區易發生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特別是低山丘陵地區。在山要素的保護修復方面,完善山體自然災害監測機制是重中之重,同時建議對山體的規劃需集中在保護、修復、利用方面。

4.2 進行水環境針對性治理

洞庭湖區水要素面積總體變化不大,主要受河渠、湖泊、水庫坑塘、灘地綜合影響。其中湖泊面積增加較大,水庫坑塘小面積增加,河渠與灘地面積減少較多,因此水要素總體未發生較大變化。河渠與灘地的減少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自然因素為沉積物堆積、全球變暖等,人為因素包括引水灌溉、圍湖造田、環境污染等,目前的政策仍對這些不合理利用進行嚴格管控。

而湖要素的增加得益于近些年洞庭湖區實施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湖區違規設施拆除、濕地修復等生態修復工作。在洞庭湖區的水、湖生態方面,水質主要受城市生活源、工業點源、農業面源的影響[23]。因此,對區域內的水環境提升治理應重點從城市生活源、工業與農業源入手,進行針對性治理。

4.3 實行林地分區修復管控

洞庭湖區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林地較少,東西部和南部為林地分布集中地。2010~2020年,林地面積減少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建設用地擴張,導致其他類型用地相應地產生變化,其中林地受影響較大。其次由于非法采伐林地資源、生態退楊工程等因素,林地面積進一步受到影響。2005年洞庭湖區開始種植歐美黑楊造紙經濟林后,使洞庭湖濕地大面積原生濕地植被遭到破壞,土壤含水率降低,濕地生態功能下降[24]。為此2014~2018年洞庭湖保護區開展了楊樹清理行動,而進行楊樹清理之后要更關注濕地的生態修復。因此,對洞庭湖區林地修復建議分為生態退楊區與非生態退楊區。

4.4 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

作為我國重要農產品供應區域,洞庭湖區農田廣泛分布。而2010~2020年農田面積減少明顯,農田的減少與城市建設發展密切相關,此外非法侵占耕地資源和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因素都是土地資源遭受威脅的原因。而在2010年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重大工程啟動后,除了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外,更加重視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以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田生態條件變好為宗旨。因此,對于田要素的保護修復關注方面不僅要對基本農田轉出方面嚴格控制,更要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實現對有限土地資源保護利用最大化。

4.5 提升草地保護修復關注度

洞庭湖區草地分布星散且少,僅東部和南部有少量分布。在2010~2020年,其面積變化甚小,根本原因是其本身占地面積小。目前的生態保護修復政策工程中對草地的修復治理關注度較低,而草地在生態系統中起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等作用,與其它生態要素相輔相成。因此,在未來的保護規劃中,要重視對草地的保護修復。

5 分項修復策略

基于對不同空間格局下的生態變化過程分析,提出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生態保護修復分項規劃策略。

山要素保護修復方面:① 對自然山體實施分區分級保護策略,保護山體的生態功能,建立山體保護長效機制;② 加強山體風貌保護,禁止破壞性開發活動,充分考慮山體的實際受損狀況,通過優化提升、節點透綠、景觀修復等方式進行修復;③ 建設山體公園與景區,增加配套服務設施,引導保護性開發自然山體,保障山體森林旅游產業良性發展。

針對洞庭湖區的水環境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① 不斷完善城市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污水處理廠的布局及規模;② 調整、優化和提升工業園區產業結構,控制重金屬污染,確保廢水達標排放,對不符合規范的生產項目嚴格管控,鼓勵發展綠色循環經濟;③ 從源頭控制農業污染,結合現代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實現對不同面源污染分類治理。

對洞庭湖區林地修復建議分為生態退楊區與非生態退楊區:① 生態退楊區采取人工修復與自然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恢復濕地植被,對采伐跡地進行補植更新,恢復植被結構與功能;通過苗木栽培基地建設和生態搬遷以及林下經濟補償來實現林地保護和生態修復的目標;② 對非生態退楊區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加強珍稀物種棲息地管理監測,提高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質量。

農田保護應從政策監管與目標實現著手:① 對耕地轉為非耕地嚴格控制,構建完善的耕地補償和基本農田保護機制,從而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② 實施土地綜合整治與修復工程,具體落實到各部門,建立高標準農田保護建設示范區,進行治理措施與成果宣傳。

草地的修護可在原有的草地植被保護基礎上,對草坪進行改良及結合景觀綠化種植人工草坪,以達到提高草地環境質量的目的;對于有草飼畜牧業的地方鼓勵種植人工飼料,提高農副秸稈的使用率,從而可減少草食畜牧業對于天然草地的依賴性。

6 結 論

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空間分布特征結果表明:2010~2020年整體來看,湖、草、水要素分布增加,田、林要素分布減少;同一年不同地貌類型的平均年最大植被覆蓋度:河湖平原<崗地丘陵<山地,河湖平原在2010~2020年間由于城市建設進程加快,以及生態退楊工程等因素,其植被覆蓋度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基于本文對各類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及植被覆蓋度年際變化分析可知,在2010~2020年,河湖平原農田降幅最大,山地和崗地丘陵中農田降幅比較小,平原水域與山地水域的植被覆蓋度降幅明顯。因此,在今后城市規劃建設時,要重點關注河湖平原農田的規劃治理。

本研究利用同一時期的土地利用、高程和年最大歸一化植被指數數據進行空間分析對比,再探討不同年份間的生態變化。目前獲取的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數據均是利用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遙感影像,進行人工目視解譯生成,三期數據獲取的影像不能保證是同一時間,因此考慮不夠周全,這些不足將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探討。本研究的洞庭湖區為典型的河湖平原類型地區,研究結果可為洞庭湖區以及該類地貌類型山水林田湖草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夏暉,何軍,饒勝,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思路與實踐[J].環境保護,2018,46(增1):17-20.

[2]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3-11-16(1).

[3]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EB /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9/21/content_2936327.htm.

[4] MASOOMEH B L,YADOLLAH S,SARA A.The tolerance level of the ecosystem as a limited constrain in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J].Ecological Indicators,2021,132:108265.

[5] AZAM K M,MOHSEN S.Investigating tradeoffs between supply,use and demand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ffective drivers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1,289:112534.

[6] HERNáNDEZ-BLANCO M,COSTANZA R,CHEN H,et al.Ecosystem health,ecosystem services,and the well-being of humans and the rest of nature[J].Global Change Biolegy,2022,28(17):5027-5040.

[7] USUBIAGA-LIAN~O A,EKINS P.Monitoring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countries through the stro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J].Ecological Indicators,2021,132:108281.

[8] BROSZEIT S,BEAUMONT N J,HOOPER T L,et al.Developing conceptual models that link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to ecological research to aid management and policy,the UK marine example[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9,141:236-243.

[9] 成金華,尤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原則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路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29(2):1-6.

[10] 李達凈,張時煌,劉兵,等.“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體的內涵、問題與創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11):1-5,93.

[11] 張澤,丘海紅,胡寶清.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與生態變化分析: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灣海陸交互關鍵帶為例[J].中國科技論文,2021,16(1):65-70.

[12] 邵雅琪,王春麗,肖玲,等.媯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間格局與生態過程分析[J].生態學報,2019,39(21):7893-7903.

[13] 于恩逸,齊麟,代力民,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要素關聯性分析:以長白山地區為例[J].生態學報,2019,39(23):8837-8845.

[14] 楊勝蘇,劉衛柏.基于恢復生態學的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研究[J].生態學報,2021,41(16):6430-6439.

[15] EVANS J,GEERKEN R.Discrimin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human-induced dryland degradation[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4,57(4):535-554.

[16] 楊毓鑫,杜春艷,張金帆,等.洞庭湖湖區最低生態水位的確定[J].水資源保護,2019,35(3):89-94.

[17] 竇鴻身,姜加虎.洞庭湖[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0.

[18] 殷娜.基于Landsat和MODIS時序數據的植被年內最大覆蓋度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1.

[19] 趙舒怡,宮兆寧,劉旭穎.2001~2013年華北地區植被覆蓋度與干旱條件的相關分析[J].地理學報,2015,70(5):717-729.

[20] 張智,郭玉芳,楊立國.陜北地區植被覆蓋度變化監測研究[J].測繪標準化,2014,30(4):8-10.

[21] 袁正科,李星照,田大倫,等.洞庭湖濕地景觀破碎與生物多樣性保護[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6(1):109-116.

[22] 魯宏旺,胡文敏,余濟云,等.生態退楊對洞庭湖濕地景觀格局變化影響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171-178.

[23] 朱丹丹,胡琦,陳兆祺,等.洞庭湖水質演變特征及驅動因子識別研究[J].人民長江,2023,54(2):106-111.

[24] 李有志.洞庭湖濕地楊樹人工林對林下植物多樣性的影響及機理[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4.

(編輯:黃文晉)

Ecological changes an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of mountains,rivers,forests,fields,lakes and grasslands in Dongting Lake area

XIAO Yingcai1,2,HU Wenmin1,HUANG Yihe1,LI Guo1,2

(1.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 2.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Big Data for Landscape Resources in Nature Protected Areas in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4,China)

Abstract:

Exploring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hang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guiding 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land use,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annual maximum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data of the study area in 2010,2015 and 2020,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mountains,rivers,forests,fields,lakes and grassland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ke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forest land and farmland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water area and grassland area increased slightly,and the mountain area was unchanged.Compared with the hilly area and mountainous area,the average annual maximum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river-lake plain area decreased most obviously,among which the plain farmland decreased the most and needed to be protected.In the late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Dongting Lake area,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mechanism of mountain natural disasters,carry out targeted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implement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forest land partition restoration,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and enhance the grass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Finally,we proposed the subitem restoration program suggestions for the mountains,rivers,forests,fields,lakes and grassland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respectively.

Key word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mountains,rivers,forests,fields,lakes and grasslands;ecological change;Dongting Lake area;spatial pattern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貴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6:32
生態之旅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2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茶葉通訊(2017年2期)2017-07-18 11:38:40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se亚洲综合不卡 |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青青操| 国产成人综合网|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欧美黄网在线| 欧美另类一区|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 五月天久久婷婷|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99久久|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欧美精品v| 国产高清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色综合综合网|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天|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欧美一级夜夜爽|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91麻豆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色色中文字幕| 毛片一级在线|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91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国产精品第|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蜜臀AV在线播放|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