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俞大猷①
劍倚東冥②勢獨雄,扶桑③今在指揮中。
島頭云霧須臾盡,天外旌旗上下翀④。
隊火⑤光搖河漢⑥影,歌聲氣壓虬龍宮⑦。
夕陽景⑧里歸篷近,背水陣奇⑨戰士功。
〔注釋〕①俞大猷:明代戰功顯著的抗倭名將。②東冥:東海。③扶桑:我國對日本的舊稱,這里代指倭寇。④翀:通“沖”,向上直飛。⑤隊火:排列成隊的戰船上的炮火。⑥河漢:指銀河。⑦虬龍宮:指倭寇的巢穴。⑧景:即“影”。⑨背水陣奇:比喻抗倭水軍戰陣的精妙奇特。
借鑒
首聯寫水軍雄偉氣勢,體現了明水軍穩操勝券;頷聯轉向自然景觀的描寫,烘托戰前氣氛,進一步渲染了水軍的聲威和抗敵決勝的信心;頸聯緊承上聯寫水軍與倭寇作戰的情景,把規模宏大的海戰過程描寫得淋漓盡致;尾聯寫傍晚水軍戰士凱旋,肯定了他們作戰的英勇及建立的不朽功勛。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對明朝水軍與倭寇的一次激戰的描述,贊揚了明朝水軍高昂的士氣和強大的戰斗力,歌頌了水軍戰士的英勇氣概和輝煌戰績,洋溢著作者保家衛國的戰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