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廖慶桓
今年以來,梅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找準問題“癥結”,出臺工作指引,以真招實招推動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全面提檔升級,為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提供堅實保障。
常委會領導班子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找準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聯絡站“三化”建設。一方面,向外對標先進。今年3-4月,常委會領導先后率隊前往佛山、珠海、惠州、中山等市,考察調研兄弟地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的先進經驗,主動對標對表,查找差距不足,學習有效做法,為優化本市代表聯絡站建設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向內找準癥結。常委會領導先后10多次率隊到全市30多個鄉鎮調研,重點調研了解鄉鎮人大工作開展情況,尤其是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和運行管理、人大代表進站履職和發揮作用情況。通過調研發現,雖然全市各級人大能夠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的意見》要求,采取措施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代表聯絡站建設運行比意見出臺前更加規范有序、形式多樣,但也存在站點布局不合理、室內布置不夠科學、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網上聯絡站建設起步晚、推進慢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代表聯絡站充分發揮作用,影響人大工作向基層“最后一百米”延伸,制約廣大群眾合理訴求的迅速有效解決。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相關同志現場觀摩代表聯絡站建設情況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常委會在省人大常委會相關意見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梅州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基本規范指引》,從聯絡站科學布局、名稱統一、場地規范、組織架構、辦公設備、制度上墻面、配備電子顯示屏、建設移動平臺、推進站點融合、規范臺賬建檔共11個方面,細化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標準,并統一制定《鎮(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工作制度》《村(社區)、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制度》《人大代表接待選民群眾工作流程》《基層立法聯絡工作職責》《基層立法聯絡工作流程》《年度人大代表接待選民群眾活動計劃表》《人大代表接待選民和群眾公告》《人大代表接待群眾、意見和要求登記表》《各級人大代表進站活動登記表》共9種統一模板,供各縣(市、區)學習、復制、推廣,有效推進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常委會于今年6月召開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推進會,組織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及相關工委負責同志,到全市4個縣(區)8個鄉鎮共9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示范站現場觀摩、互學互比、座談交流,部署推進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推動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全面提檔升級。
抓特色,實現代表聯絡站專業化。各級人大圍繞蘇區發展、客家文化傳承保護、鄉村振興、實體經濟等中心工作,在“四色”資源富集地建設各具特色的行業代表聯絡站示范站,并按照地域就近、行業相鄰、職能相關的原則,將各級人大代表編入示范站開展活動、接待選民,打破區域限制,整合專業代表資源,發揮代表專業特長,最大程度發揮代表聯絡站的平臺作用和人大代表的職能作用。目前,全市重點打造了56個升級版的示范站。
——突出“古色”。依托全市眾多的古鎮、古村資源,打造了梅縣南口、大埔百侯等服務優秀客家文化傳承保護的代表聯絡站。例如,梅縣區人大常委會在南口鎮僑鄉村這一中國典型的客家圍龍屋古村落,建立了圍龍屋保護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助推客家古民居保護和開發利用。
——突出“綠色”。依托和美鄉村、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了平遠八尺黃沙片區現代農業代表聯絡站、蕉嶺三圳招福片區農旅融合代表聯絡站等,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和綠美梅州生態建設。例如,平遠縣八尺鎮人大在黃沙村桑葚、無花果、西瓜、烤煙等現代農業發展較好的區域,專門建立黃沙片區現代農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將本縣農業界人大代表安排進站,匯集農技人員、種植大戶、企業家代表等力量,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技培訓、政策宣傳、產供銷一體化服務。
——突出“紅色”。依托梅州蘇區獨有的葉劍英紀念園、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等紅色景點景區,打造了梅縣雁洋、大埔三河等保護紅色資源、弘揚蘇區精神的代表聯絡站。例如,梅縣區雁洋鎮平原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大埔縣三河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就是分別依托葉劍英紀念園、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等紅色景點景區而建,依托當地紅色資源優勢,將經營民宿、餐飲、旅游等行業的代表編入聯絡站,組織代表圍繞如何用好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文旅產業,廣泛聽取群眾和游客意見建議,不斷提升紅色景點景區的吸引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金色”。依托省級工業園區,打造了梅州經濟開發區等代表聯絡站,將園區管委會、自然資源、科工商務、稅務、供電、環保等相關部門的人大代表,以及園區的企業界代表,編入園區代表聯絡站開展活動,更好推動惠企政策落實、服務企業發展壯大、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抓融合,拓展代表聯絡站功能。出臺促進站點融合建設工作指引,立足“立法聯絡、普法宣傳、執法監督”三大任務,積極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與基層立法聯系點融合建設。至目前,全市56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示范站全部增設了基層立法聯系點,實現“一個場所、兩塊牌子、功能融合”,充分發揮基層站點吸納民意、匯集民智作用。
抓上網,科技賦能代表聯絡站建設。梅州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要求,積極推進網上人大代表聯絡站等信息化平臺建設,以數字科技賦能人大工作,逐步推動代表履職由“線下”向“線下+線上+掌上”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