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位于千陽路209號,地處普陀區西側,毗鄰地鐵13號線祁連山南路站,于2007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家一級甲等醫療機構。中心轄區面積7.67 km2,建筑面積9 489.3 m2,常住人口15.37萬,轄28個居委,下設新村、祥和、象源麗都、芝巷、星梅5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轄區居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社區護理,家庭病床,上門出診等醫療服務。中心現有職工165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4名,高級職稱12名,中級職稱70名,本科以上學歷120名;設置有預防保健、全科醫療、中醫、康復醫學、口腔、臨終關懷、醫學檢驗等科室,住院部開放床位190張(包括20張安寧療護床位),主要收治診斷明確的常見病、慢性病患者。
中心秉承“健康長征路,關愛零距離”的服務宗旨,堅持“科教興醫、醫研并重”的發展策略,以家庭醫生團隊為核心、以全專結合發展為基礎、以科研和教學為兩個重心,打造安寧療護、功能社區和中醫藥等特色服務,探索家庭醫生“雙簽約”、醫養深度融合等試點項目,致力于為長征居民提供優質、連續、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近年來,中心先后榮獲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社區教學基地、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先進集體、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家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單位等稱號。
作為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安寧療護”的首批18家試點單位之一及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工作的先行者,中心安寧療護科以創建標準化、專業化、精準化的安寧療護服務為目標,從團隊組建、服務內容開發、服務標準制訂等方面著手,圍繞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以維護生命尊嚴為核心,通過癥狀控制、舒適護理和人文關懷護航人生“最后一公里”,近年來陸續創建為全國臨終關懷培訓基地、國家安寧療護普陀試點單位、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掛靠單位。
中心醫護社一體化的安寧療護多學科團隊用他們的真心組建起了“向陽小屋”工作室,杜芳就是工作室中的一員,作為專職從事安寧療護工作的護士,她用愛溫暖離別的哀痛,全身心地幫助患者回顧、整理、感恩、尊重、道別生命,讓臨終患者享受生命的最后一縷微光。
1 精益求精,勤練內功
在從事安寧療護護理工作之前,杜芳是一名有著十幾年外科監護室工作經歷的護士,當她見到那些躺在病床上,身邊只有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卻沒有親人陪伴的患者時,難受、無力和惋惜就會涌上心頭。2012年,當她進入中心,開始接觸到安寧療護護理工作時,才真正體會到了護理工作的意義所在,更體會到了讓患者有尊嚴、安詳、無痛苦地離開人世是醫學對生命的敬畏。她主動提升專業技能,取得了全國安寧療護醫學人文及心靈關懷師合格證及PICC專業護士核心能力培養(維護)適任證書,應用專業的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舒適護理及癥狀護理;她帶領團隊成員積極探索、多次實驗,成功制成了六指輸液防護手套,在輸液時能有效保護患者血管,減少外滲發生,有效減輕了患者痛苦,該項發明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她拓展了多項適宜護理技術,包括中醫適宜護理技術、音樂療法、芳香精油療法等,有效舒緩了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緊張與不適感。
2 用愛陪伴,安撫哀傷
作為安寧療護多學科團隊的成員,杜芳每日與醫生、醫務社工一起進行查房,從人文關懷角度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無微不至的照護;參與跨學科團隊人文查房,就患者的照護情況進行綜合探討,同時與安寧療護多學科團隊分享工作感想及困惑,將患者的心愿、家庭的需要融入到臨終照護計劃中。石爺爺是肺惡性腫瘤患者,在詢問到他的睡眠情況時,他說自己晚上都沒怎么睡,因為害怕睡了就再也醒不過來了。針對這一情況,杜芳和護理團隊為石爺爺制訂了“陪伴”計劃,每天護士們會輪流到床邊陪伴他聊天,同時輔以芳香精油療法等中醫適宜護理技術,漸漸地,石爺爺的睡眠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在陪伴過程中,石爺爺回憶了他人生中記憶最深刻的一些過往,包括他在江西插隊落戶的經歷、他的工作、愛人和事業有成的博士后兒子,談到這些過往的時候,石爺爺的眼睛都在發光。之后,杜芳和團隊成員共同趕制了一本《老石的知情歲月》電子相冊送給石爺爺,他靠坐在妻子的懷里,神情欣喜而感動,努力的睜著眼看著照片,像這樣的例子在中心的安寧療護科還有很多很多。迄今為止,杜芳已組織召開患者家庭會議16次,編輯生命回顧相冊10本,服務了1 144名臨終患者,為550名臨終患者提供了疼痛緩解服務,為1 000余人次提供了特色適宜護理技術服務,824名臨終患者在她的陪伴下安詳離世。
3 重視科研,傳道解惑
杜芳積極參與中心安寧療護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該項目通過市級驗收并入選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第七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參與的《中醫傳統理論指導下的安寧療護實踐及效果》《安寧療護標準化服務的構建與應用項目》分獲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社區衛生獎)和上海醫學科技獎(社區推廣獎);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3篇,參與安寧療護課題5項;參與《我們走過的路》《給生命一個愛的承諾》《我們在這里陪伴你》《人生善別路》等書籍、畫冊的編寫,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對安寧療護服務的知曉度。作為中華護理學會安寧療護專科護士京外臨床教學基地社區組、上海市舒緩療護(臨終關懷)項目崗位執業資格培訓實踐帶教老師,杜芳認真制訂帶教制度、規范和計劃,精心設計帶教課程,將自己的所知所學傾囊相授。她連續3年擔任全國安寧療護服務能力培訓授課老師,參與一專多能“安寧療護-管理護士”實踐操作授課,承擔社區實踐基地及健康醫學院見習、實習護士帶教工作,共帶教健康醫學院學員8批、120余人次,獲得了學員的一致好評。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讓患者安然度過生命的最后一程,守護最后的尊嚴”是安寧療護工作者的職責所在,杜芳以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份責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繼續用心做好生命教育的傳播者,專心做好緩和治療的踐行者,全心做好臨終患者的陪伴者,讓患者享受安寧,讓家屬不留遺憾,讓醫學詮釋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