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楠 黃娟

你是更喜歡陽光明媚的日子,還是小雨淅瀝的天氣?每個人都有自己偏愛的天氣,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陽光燦爛、晴空萬里的天氣更受歡迎,因為好天氣更容易給人們帶來好心情。事實上,光可以給人們帶來能量,而缺乏光照則容易產生諸多問題。例如,一部分人群在冬天日照時間明顯減少的時候,更容易出現抑郁情緒,而隨著季節的變換日照時間延長后,抑郁情緒逐漸好轉。這種與光照密切相關的抑郁癥(季節性抑郁癥)在高緯度、日照時間不足的地方更容易出現。
日照不足與抑郁情緒相關,甚至可能引發季節性抑郁癥,那么是否可以通過補充人工光照來使部分病人的癥狀得到緩解呢?研究者們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將光照療法應用于抑郁癥患者的治療,幫助他們改善抑郁情緒。研究者給予抑郁癥患者人工光源照射,人為增加光照強度及光照時間;發現通過系統的光照治療,改善了患者的抑郁情緒及睡眠狀況,糾正了紊亂的晝夜節律。隨著其具體治療方法的改進,光照療法在抑郁癥中的有效性得到了進一步證實。由于其操作簡單,不良反應小,有效率高,已被認為是抑郁癥的重要輔助治療方法。
光照療法的核心是光照,而光照是影響生物鐘的重要信號。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大部分行為與生理現象具有內源性的晝夜節律,如睡眠覺醒、體溫調節、神經內分泌活動等。而這些生物節律,主要由生物鐘來調控。生物鐘對光照非常敏感。光線進入眼睛,刺激視網膜上一類特殊的“感光”細胞,信號沿著神經束到達大腦中的生物鐘結構,進而調整人生理過程和行為,影響情緒和認知。
光照療法就是通過不同顏色、波長和強度的光,按照特定的方法照射一段時間,通過調節生物節律、神經內分泌等功能,達到改善特定癥狀的一種物理性治療方法。
光照治療的設備有燈箱、光療眼鏡等,具體的光照方法需要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中需要規定相關參數,如光照強度、照射時長、照射時間及與光源的距離等。目前光照療法已經成為治療季節性抑郁癥的一線療法,在治療非季節性抑郁癥中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既往研究表明,光照療法對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認知損害及睡眠障礙都具有改善作用。由于光照療法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起效快、耐受性較好、適應癥廣等優點,適用于特殊的抑郁癥群體,如兒童、老年人、孕婦等。
光照療法對抑郁癥起效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調節機體的光敏神經環路,影響神經遞質和激素表達水平,從而實現對抑郁情緒的改善作用。光照通過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將光信號轉為電信號進而傳輸到中樞神經系統,調節生物鐘基因的表達,進一步促進令人快樂的神經遞質分泌,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從而改善情緒,提升動力。此外,光照治療影響晝夜節律相關激素的分泌,如光照時間的縮短,讓松果體分泌褪黑素的晝夜節律出現明顯變化,部分抑郁癥患者褪黑素分泌的時間提前,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容易產生抑郁情緒。而光照治療通過影響下丘腦室旁核至松果體的投射,調節褪黑素的分泌,協助改善情緒和睡眠。光照療法中的“光”看似簡單,卻可以從多個方面調節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幫助抑郁癥患者走出情緒陰霾。
光照療法聽起來似乎只要增加光照時間即可,那我們多曬曬太陽是不是就可以了?事實并非如此,光照治療時所用的光線大有講究。首先,該療法所用光線不同于陽光,光源中不包括紫外線,這避免了因長時間照射造成角膜、結膜損傷以及視網膜病變。其次,光照療法使用的光線為LED光源而非熒光燈,這是因為熒光燈不僅在照度(單位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所接受的光量,單位為Lux)上達不到治療要求,而且其頻閃容易產生視疲勞和頭暈等不良反應。反觀LED光源則能克服上述缺點,更加節能環保、安全高效。
在臨床治療中,光照療法的治療時間多為早上6~10點,每日1~2小時,持續2~4周。在光源照度方面,光照療法可分為強光治療和弱光治療,其中,強光治療的照度一般大于10000Lux,弱光治療照度一般小于300Lux,臨床上強光治療更為常見。在光照療法的臨床推薦方案上,《2016年加拿大情緒和焦慮治療網絡成人抑郁管理臨床指南》指出,每天清晨治療30分鐘、光照強度10000Lux、持續6周為標準方案。我國《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則提到光照療法可作為抑郁癥的輔助治療方法。
光療通常是安全的。如果發生不良反應,通常也是輕度或暫時性的。可能出現眼睛疲勞、頭痛、惡心、煩躁,或異常的欣快感等。副作用可能會在開始光療后幾天內自行消失。也可以通過減少治療時間、遠離燈箱、多休息或更改光照頻率來減輕和控制不良反應。
充足的光照對于抑郁癥患者的睡眠和情緒問題都具有積極作用,與抗抑郁藥物相比,光照療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的優勢,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未來光照療法將更為普遍地應用于抑郁癥治療,使更多患者能夠走出抑郁情緒的陰霾,重拾陽光明媚的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