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春
(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031800)
痔瘡是指肛管或直腸下端的靜脈叢充血、淤血并出現腫大,伴隨排便時出血、肛周疼痛、肛周瘙癢等癥狀。據相關研究統計,有近一半的18歲以上居民曾患有肛腸疾病,且有98.09%的患者有痔瘡[1]。痔瘡的發病高峰集中在45~65歲,常見癥狀為排便時肛周或直腸出血,肛門墜脹、瘙癢,伴有疼痛感[2]。臨床治療痔瘡常采用保守治療,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補充纖維素、外用栓劑、口服抗炎藥等,其中栓劑可將藥物直接作用于直腸,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的優點[3]。治療痔瘡的其他非手術方法還包括橡皮筋結扎療法、注射療法等,其中橡皮筋結扎療法是通過相應器械將橡皮筋插入內痔的根部以阻斷內痔的血液流通,從而引發內痔出血、壞死直至脫落的方法[4];注射療法是將藥物注射至內痔的痔核內,使痔核縮小、變硬、從而附著到腸壁上,達到收斂止血的作用的方法[5]。若非手術方法治療效果不理想或發生并發癥時,應進行手術治療,一般采用痔瘡切除術或吻合器痔固定術,但因術后患者疼痛感較強,還會導致諸多并發癥,如肛門狹窄和尿失禁等,患者依從性較差[6]。中醫藥治療痔瘡及改善痔瘡術后并發癥方面均有一定優勢。本研究采用痔寧片聯合中藥熏洗治療痔瘡,收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診于榆社縣人民醫院普外科的80 例痔瘡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 例;年齡20~60 歲,平均(41.2±3.7)歲;平均病程(2.3±0.5)年。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0~60歲,平均(38.4±2.3)歲;平均病程(2.4±0.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醫學研究倫理原則[7]。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診斷參照《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中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的診斷標準制定[8]。內痔:有出血甚至痔核脫出,可伴有血栓、絞窄。外痔:肛周出現青紫色腫塊或紅腫甚至破潰成膿,局部皮膚水腫隆起,患者自感劇痛,有墜脹感,觸痛較明顯,腫塊由軟變硬。混合痔:既有內痔的表現,又有外痔的表現。②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風傷腸絡、氣滯血瘀、脾虛氣陷證的診斷標準制定[9]。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符合痔病Ⅰ、Ⅱ度(Ⅰ度:沒有其他明顯的臨床表現,只有大便時出血、滴血。內鏡下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結節,質地柔軟,顏色鮮紅,由于痔核很小,所以不會脫離肛門。Ⅱ度:有間斷的便后滴血,出現肛門脹痛、墜脹、里急后重等癥狀,痔核較大,便時會脫出肛門,但便后會自動復位)分級標準的患者;年齡20~60歲,病程1~5年;入組前1周未使用治療痔瘡的相關藥物;患者知曉本研究流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有精神病史,不能自主配合研究者;痔瘡較為嚴重,且采用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亟須手術者;處于妊娠期、月經期,或有陰道炎等婦科病而不能坐浴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者。
2.1 對照組 接受高錳酸鉀坐浴治療。坐浴液為高錳酸鉀消毒片[江西綠源堂藥業有限公司,贛衛消證字(2019)第C006 號,0.2g/片]加水配制而成的1∶5000高錳酸鉀溶液,每日坐浴兩次,水溫40~43 ℃,時間以15~20min為宜,連續治療兩周。
2.2 觀察組 接受痔寧片聯合中藥熏蒸治療。痔寧片[華潤三九(郴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36,0.48g/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中藥熏洗方(組成:蒼術、黃柏、紅花、苦參、黃芩、桃仁各15g)每日1劑,加2000 mL 水煎煮,煮沸后倒入盆中,先進行熏蒸,再進行坐浴,時間以15~20 min 為宜,每日兩次,連續治療兩周。
3.1 觀察指標 ①肛門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肛門疼痛程度。0分表示患者無疼痛感,1~3 分表明輕度疼痛,4~6分表明中度疼痛,7~10分表明重度疼痛。②肛門水腫程度評分。無水腫,計0 分;有水腫,以肛門為中心,水腫直徑<1cm,計1 分;水腫直徑1~<2cm,計2分;水腫直徑2~<3cm,計3 分;水腫直徑3~4cm,計4 分;水腫直徑>4cm,計5分。③安全性評價。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胃腸道不適、皮膚燙傷等。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30%<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減少≤7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減少≤3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痔瘡患者治療前后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痔瘡患者治療前后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肛門疼痛評分 水腫程度評分觀察組 40 治療前 7.14±1.57 4.21±0.21治療后 2.04±0.27△▲ 1.27±0.14△▲對照組 40 治療前 7.29±1.50 4.13±0.32治療后 4.24±0.98△ 2.97±0.25△
(2)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38/40),高于對照組的77.50%(31/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痔瘡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3)安全性評價 本研究無病例脫落,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內痔通常表現為痔塊脫垂或無痛性的直腸出血;外痔也會有出血的癥狀,尤其是血栓性外痔會引起急性疼痛;混合痔兼具內痔、外痔特點,出血較重,甚至會引起低血容量休克[10]。痔瘡的病因目前不十分明確,臨床治療痔瘡多根據患者病情予以對癥治療,藥物治療以消炎、消腫為主,如果療效欠佳,則需要采取手術干預[11]。盡管痔瘡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人們在痔瘡發病初期往往不夠重視,常延誤治療[12]。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如嗜食辛辣、飽餐)、作息不規律、久坐久站、負重、長期便秘、產后等因素均會導致肛門及其周圍氣血不暢,經脈堵塞,血瘀氣滯,發為痔瘡[13]。本研究采用痔寧片聯合中藥熏洗治療痔瘡。痔寧片是一種中成藥,由白芍、側柏葉、刺猬皮、當歸、生地黃、地榆、甘草、槐米、黃芩、荊芥、烏梅、枳殼組成,具有清熱涼血、疏風潤燥的功效,不僅可以改善痔瘡腫脹的程度,還能緩解痔瘡出血的癥狀。方中白芍緩中止痛,側柏葉涼血止血,刺猬皮清熱解毒涼血,當歸補血和血,生地黃清熱涼血,地榆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槐米清熱涼血、清肝瀉火,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荊芥消瘡止血,烏梅斂肺澀腸,枳殼行氣化瘀,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藥理學研究表明,白芍具有通便、消炎鎮痛等作用[14];側柏葉含有總黃酮,具有明顯的止血功效[15];刺猬皮含有諸多微量元素,具有止血生肌、解毒等作用[16];當歸具有抗炎鎮痛、調節免疫等作用[17];生地黃可改善異常的血流變、凝血系統指標,有效發揮止血作用[18];地榆具有止血、抗炎消腫及抗氧化等作用[19];甘草有抗炎解毒,調節機體免疫力等作用[20]。中藥熏洗是臨床常用的中醫外治療法,可通過熱力作用,促進局部血液運行,還能直接將藥物作用于患處,進而緩解腫脹、疼痛,減少出血等,在改善肛周疼痛、肛緣水腫、肛周瘙癢、肛門濕疹、術后感染方面較有優勢[21]。本研究所用中藥熏洗方中,蒼術、黃柏、苦參、黃芩清熱解毒,消腫利濕止痛;紅花、桃仁活血化瘀止痛。研究表明,蒼術具有較好的抗炎殺菌作用[22];黃柏有明顯的抑菌作用,可有效減輕痔瘡術后癥狀[23];苦參具有抗炎抑菌等作用,還可消肌止痛[24];桃仁、紅花均有抗炎、殺菌、促進血液循環、止痛等作用[25-2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肛門疼痛、水腫程度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其他不良反應。以上結果表明痔寧片聯合中藥熏洗治療痔瘡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樣本量較小,觀察指標少,未進行大樣本、長期性的研究,以及未對患者進行隨訪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將進一步優化研究方案,擴大樣本量,并進行長期研究,為痔瘡的防治提供更好的臨床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