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云南至廣東±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楚穗直流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個±800 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電網建設史上一個里程碑,在世界電力工程史上也是一個重大突破。本文通過對楚穗直流工程穿越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段進行生態現狀調查,重點分析、探討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運行期對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影響,為后續特高壓工程的實施提供參考。
云南至廣東±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楚穗直流工程)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首個直流特高壓輸電自主化示范工程,該工程西起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楚雄換流站,東抵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穗東換流站,線路全長約1373 千米,額定輸送容量500萬千瓦,工程于2006年12 月19日開工建設,2010年6 月18 日雙極投產。線路以“架空線路+塔基”方式穿越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長約8.46 千米,立塔17 基。
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太和鎮內,地處南嶺九連山余脈的青云山尾端,位于清新區和清遠市城市建成區的北緣,東鄰清城區,南靠清新城區,西連濱江河,北與筆架山林場接壤。地形地貌是自北向南傾斜,北面為山脊、山頂、南面山腳,緊連城市建成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85.69 公頃。根據《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為小型的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國家和廣東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水源涵養林。
參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考慮到項目區域對保護區的實際影響,將輸電線路兩邊各300 米范圍作為重點評價區,面積為515.70 公頃。
由于楚穗直流工程所在區域均在海拔較高的山頂或山腰區域,經過十多年的自然恢復,僅有極少數塔基位置仍有一些簡易小道可以到達,多數塔基位置的植被已經完全恢復,無道路通達,基本處于自然的狀態中。根據衛星圖片初步判定,結合實地的現場踏勘,共設置了百步梯樣線、太和洞森林公園樣線、保護區東邊界樣線、保護區西邊界樣線4 條樣線,基本覆蓋了重點評價區域內有分布的植被類型種類。此外,在樣線調查的基礎上,我們也在塔基所在位置,共設置了4 處10×10 米的喬木灌木樣方。
1.根據《中國植被》中采用的分類系統,并結合野外實地考察,重點評價區共有4 種植物型組,7 種植被型,17 個群系,詳見表1、表2。

表1 重點評價區植被類型名錄

表2 重點評價區植被類型表
2.結合保護區日常監測資料和實地調查結果,重點評價區內哺乳綱有6 目8 科11 種,分別占保護區哺乳綱總目、科、種的100.00%、53.00% 、50.00%;鳥綱10 目24 科46 種,分別占保護區鳥綱總目、科、種的90.91%、88.89%、86.79%;爬行綱2 目5 科8 種,分別占保護區爬行綱總目、科、種的100%、71.42%、42.11%;兩棲綱1 目3科4 種,分別占保護區兩棲綱總目、科、種的100.00%、50.00%、33.33%,詳見表3。重點評價區野生動物種類較豐富,主要以鳥綱為主。

表3 重點評價區與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比較統計表
3.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以遙感影像為基礎,通過選擇有代表性的地物類型,建立遙感影像野外標志數據。通過收集能反映區域土地利用特征的野外照片、錄像資料,并經野外核查后,再依托人機交互式圖像解譯,實現影像信息的判讀,詳見表4。

表4 重點評價區土地類型統計表
經現場調查,重點評價區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41 科383 屬528 種,其中蕨類植物17 科28屬37 種;裸子植物5 科7 屬8種;被子植物119 科348 屬483種。有陸棲脊椎動物19 目40 科69 種,其中:哺乳綱有6 目8科11 種;鳥綱10 目24 科46 種;爬行綱2 目5 科8 種;兩棲綱1目3 科4 種。重點評價區野生動物種類較豐富,主要以鳥綱為主。重點評價區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植物和動物多樣性豐富,與評價區以林地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相一致。
1.重點評價區生態系統類型主要為森林生態系統,項目建設過程中,已經采用先進技術,盡量減少對保護區生態系統干擾,如:在保護區內架線,采用飛艇技術,線路通過林區采用高跨方式,沒有砍伐通道。經實地調查發現,塔基附近植被主要為灌木和小喬木。
2.項目建設地面塔基座總占地面積為0.357 公頃,僅占重點評價區總面積 515.70 公頃的0.07%,占比極小。項目占用林地主要為人工林及次生林,從現場情況看,塔基實際占地僅限于其四個支撐腳,實際占地面積極小。實地調查發現,塔基下植被已基本恢復,項目建設對重點評價區植被影響較小。
3.重點評價區共有植物141科383 屬528 種(含栽培植物64種),其中蕨類植物17 科28 屬37 種;裸子植物5 科7 屬8 種;被子植物119 科348 屬483 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5 科5 屬5種,其中I 級保護植物1 種,為蘇鐵(栽培);Ⅱ級保護植物4種,分別為金毛狗、羅漢松(栽培)、金線蘭、龍眼(栽培)。其中蘇鐵、羅漢松和龍眼均為人工栽培種,分布在太和洞森林公園旅游線路兩側,遠離項目線路區域。金毛狗和金線蘭在重點評價區主要分布在太和坑溪流兩側林下和溝谷陰濕處,距離項目輸電線路和塔基距離均較遠。本次調查未在塔基附近調查到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塔基下方植被已經恢復,項目建設對重點評價區植物多樣性無影響。
4.經實地調查,該工程線路保護區段導線對地高度約35 米以上,同時由于塔基主要位于山頂或山腰上,因而部分線路距離地面更遠,實地調查發現,項目建設對重點評價區動物多樣性無影響。
經現場調查,楚穗直流工程運行期由于不產生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項目占地僅為地面塔基基座占地0.357 公頃,且單塔占地僅0.021 公頃,屬不連續占地,占地面積僅占重點評價區總面積 515.70 公頃的0.07%,占比極小。此外,項目檢修不進入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地面區域,對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系統、植被和植物多樣性、動物多樣性影響均極小。本項目不影響保護內動植物資源的多樣性,不會使保護區內地帶性植被改變,本工程的建設對保護區內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
輸變電項目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針對楚穗直流工程,從生態現狀調查及分析、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項目運營期從保護區生態影響評價等方面,分析了該工程對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影響是可接受的。為了更好地保護清新太和洞縣級自然保護區,建議項目運營單位在今后要進一步加強人類活動管理,在后期線路維護巡檢過程中,盡量采取空中巡線方式,嚴禁在保護區范圍內新設巡護便道,禁止隨意破壞保護區內植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