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振 馬雪
【摘要】本文通過闡述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現階段高中物理深化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方法.從教學實際出發,進一步推動高中物理教學方式的合理化發展,從而通過高中物理教學引導學生學會科學地了解、探尋自然世界的方法.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新課改后,高中物理教學的任務量加大,難度提高.這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是一種挑戰.應新課改的核心要求,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一套可以獨立自主地應對自然科學問題的方法.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培養,引導學生形成可以面對復雜問題開展研究的理性思維,真正地發揮高中物理學習的價值.
1 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意義
探究式教學方法就是在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下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對某一個知識點的不斷研究,讓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學會一種可以靈活地探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從實踐教學中可以看出,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探究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對實驗的結果和結論質疑,鼓勵學生打破常規思想,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構想開展合作式學習.特別是在自然科學的學習中,學生通過不斷地對傳統結論的質疑和驗證,進一步從根本上掌握自然規律,為未來的深入研究打下堅實的理性思維基礎.同時,學生的質疑精神將指引其在未來的研究中不斷地推陳出新,推動物理學邁向新的高度,這對于整個基礎科學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
1.2 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探究式教學并不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全部的知識點,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將會發現新的證明方法,并自主地將各種知識進行聯系,搭建自身獨特的知識體系.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將會開辟出一套屬于自己的研究方式,從而可以更加高效地探尋自然世界的本質.
1.3 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探究式教學鼓勵學生主動闡述自身的研究方法和結論,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學習的自由.通過探究式學習,學生將會逐步認識到每個人的研究方法和思維邏輯是不同的,只有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才能更好地去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在這種認知的指引下,學生將會注重自身思維的個性化發展,從而為未來研究的多元性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2 現階段探究式教學應用的問題
2.1 實驗的效果較差
現階段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驗多數都以教師演示和影像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少.僅僅通過觀察的方法學習,學生仍然不能深入地理解原理,更無法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
2.2 知識脫離現實
僅僅通過教師的口頭傳授和實驗演示,學生當然不能將知識生活化,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復雜的力學、電學等知識時不能迅速地切入關鍵點,無法理解知識的深層次含義.這對于學生日后搭建理科學習框架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2.3 合作學習形式化
現階段高中物理的合作學習僅僅是在一起談論做題的方式,并沒有引導學生思考物理知識是如何應用于生活的,如何才能讓物理幫助生活.這種方式的合作學習不能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思維,也無法讓學生通過對自然科學的探討實現自身理科研究的突破.
3 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方法
3.1 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高中物理的學習不能僅僅是照本宣科,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但是,質疑也不能是漫無目的的,必須要引導學生學會理性的質疑.結合實際教研成果,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相應的工作.
第一,引導學生敢于挑戰理論.教師要讓學生理解,物理學知識并不是一成不變的[1].通過讓學生閱讀科學發展史,向學生介紹物理學的歷史變遷.從而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困惑.
第二,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學生要想提出疑問,必須要在腦海中有一定的素材.必定是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現象相沖突,才會產生相應的問題.為此,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生活,從抽象到具體,再從具體到抽象反復思考,才能為質疑打下思維基礎.
第三,培養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學生在用心觀察生活后,心中一定有很多的困惑.要培養學生獨立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將生活過程中常見的事物予以總結,探尋問題的本質.通過解決核心本質問題,理解相應的知識點.
例如 在學力學的時候,學生會觀察到菜刀的手柄、自行車輪胎、汽車輪胎都是帶有花紋的,這是為什么呢?通過這種探索,學生將會理解摩擦力的原理.
第四,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闡述疑問.當學生從眾多的疑問中總結出核心問題后,會發現自身很難將抽象的問題予以表達.教師在此時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相應的措辭,通過引導學生不斷地變換表達方式幫助學生闡述心中的疑惑.
3.2 鼓勵學生思維創新
所謂思維的創新就是要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運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特別是在對待生活問題時,要給出多種可行性方案,而不是拘泥于一種方式[2].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引導學生的思維創新.
第一,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探索理解知識的方式.高中物理知識是復雜而深刻的,其本身的邏輯也是嚴謹的.例如,在力學的學習中,學生可能無法理解磁場力等抽象的概念.為此,可以鼓勵學生自我尋找動畫演示、模擬實驗器具、模擬圖畫等方式去理解相關的概念.教師要讓學生理解思維的創新首要的就是學會尋找到適宜自己的研究方式,只有找到正確的研究道路才能達成探究式學習的目的.
第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解題.通過做題培養創新思維是最簡單有效的探究式教學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做題,并鼓勵學生多寫幾種解題方法.同時,要讓學生自主研究每種方法的差異性,所用到知識的共性.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將各種類型的題目相聯系,從聯系中找出出題邏輯.
第三,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解決生活問題.要讓學生通過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學習物理知識.探究式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有效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通過改變物體的特性方便自己的生活,從生活實踐中領悟深層次的知識.
第四,引導學生總結創新的過程.當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究,開創出新的理解知識點的方法,尋找到新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對探究的過程予以深刻的總結和反思.重點要思考自己是如何開展相關研究活動的,采取了哪些觀察方法、實驗步驟、思考方式.通過這種系統化的深入思考,學生將會理解創新的過程,并將其運用到對新知識點的理解上.比如,學生可以在研究彈力的時候借鑒自己研究摩擦力時所采用的方法.
3.3 有效開展小組學習
小組學習是探究式學習的主要方式,更是有效地探索物理學知識的學習形式[3].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物理學知識,著重探討知識生活化的內容,不再拘泥于單純的解題.從實際經驗出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
第一,鼓勵學生交流生活經驗,從經驗中尋找物理知識.生活現象和常識本身就是探究式學習的重要研究對象,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將會在合作探究后重新審視生活的各種現象,從而尋找到新的突破點.這一點在力學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通過對同一個受力對象的分析,可以發現重力、彈力等多種力的作用形式,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物體的受力狀態.
第二,鼓勵學生探索更高效的研究方式.組內的研究方式可以是多樣的,要讓學生探究如何將各種研究方式進行有機的整合.例如:可以通過一起討論的方式開展研究;也可以讓一部分學生進行討論,另一部分學生查找相應的資料.最后,要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總結將結論予以匯總和升華,從而達成研究目標.
第三,倡導更為靈活的組織形式,創新小組學習方法.教師要讓學生自發地選擇合作學習的伙伴,并倡導學生在保證組內學習效率的前提下,通過開展小組與小組的交流、小組內成員和其他組組員的交流推動研究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發展學生的思維.
第四,運用小組復習方法,鞏固學習成果.新課改后,高中物理的深度和廣度都在增加,為此必須要引導學生學會有效地復習,從而鞏固學習成果.通過小組復習,學生可以共同完善知識框架,自行梳理知識結構,從而做到高效復習.
例如 在學習力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行總結各種力的知識點.學生經過小組討論,逐步地完善相應的知識導圖,并在完善的過程中檢驗自身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通過共同畫受力分析圖,分析力的方向等復習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效力學的思維方式,并將這種思維在后續的學習中加以靈活運用.
3.4 有效開展實驗
物理學是一項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探究式教學法更是要求學生自主地通過各種實驗模擬生活現象,從而在一個相對簡化的環境下對抽象的知識進行細致化的分析和吸收.通過讓學生全程自主地完成相應的實驗,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并掌握從實踐到理論的學習方法,為后續的研究進行鋪墊.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開展實驗教學.
第一,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內容.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設計相應的實驗驗證理論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參照教材的方式去實驗,而不是簡單地復刻教材的內容[4].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聯想的思維意識,創新尋找到新的實驗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將自己的構想詳細地記錄,并認真地揣摩哪里需要改進,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嚴謹的實驗需要考慮到很多的因素,需要提出很多的設想,而現實生活中很難滿足這樣的實驗環境.通過這種深層次的對比,學生將會深入理解實驗和現實的不同,從而激發學生深入研究的動力[5].
第二,讓學生自主決定實驗器材.經過對實驗內容的反復思考,鼓勵學生自行選擇相應的實驗器材.
例如 在電學學習的時候,要不要運用萬能表?能不能用電壓表和電流表代替萬能表?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將學會如何去選擇實驗器材,了解如何科學地利用現有的科學儀器.這對于日后開展復雜的實驗,合理地安排實驗儀器,提高科學儀器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讓學生自主決定實驗記錄的內容.高中的物理研究涉及的數據更多,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更為復雜.有一些實驗數據可能并不需要記錄,那么如何記錄數據、記錄哪些數據、以怎樣的方式記錄數據成了學生得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究相應的記錄方法,分析數據邏輯關系,合理地記錄實驗的內容是探究學習必須完成的任務.
第四,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實驗分析.在開展實驗后,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的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實驗數據背后的邏輯關系,通過數理關系推導出相應的結果.特別是在電學方面,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每一種電路圖中電壓、電流、電阻的關系,從而有效總結相應的公式,透過現象看本質.當學生掌握了一套科學的研究方法,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應對未來復雜的研究環境,有效地應對各種情況.
4 結語
新課改后探究式學習法是學習物理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深入研究相應的教學技巧,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相應的物理學習任務.要將培養學生的理科邏輯思維作為首要教學目標,通過不斷地總結教學方法,深入探討教學模式,推動中國高中物理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曹宏剛.淺探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J].試題與研究,2022(12):6-7.
[2]韓冰,孔祥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J].新智慧,2021(15):7-8.
[3]趙香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高考,2020(10):8.
[4]金海林.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9(05):45.
[5]王江濤.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分析[J].高考,201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