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經濟學人》6月15日
由于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AI 取代,在谷歌上搜索“我的工作安全嗎?”的人在最近幾個月翻了一番。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OpenAI 的TYNA ELOUNDOU 及其同事稱:“美國大約80% 的勞動力可能至少有10% 的工作任務將受到大語言模型的影響。”另一篇論文表明,法律行業、會計和旅行社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動蕩。其中,白領被認為是尤其容易受到生成性AI 影響的人群。然而,《經濟學人》分析了美國白領(包括金融行業人員、抄寫員等等)的就業數據,發現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人工智能對就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美《新聞周刊》6月16日
人們將水大量從地下含水層中抽出,為農業和城市供應用水。人們抽水的速度超過了含水層“補水”的速度,導致了地下水的枯竭。而這些被抽出來的地下水,會通過徑流、蒸發和降水流入海洋。根據一項研究,由于人類不斷地抽出地下水,地球的自轉極已經發生了變化。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由于地下水的枯竭和由此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在1993 年至2010 年期間,地球的自轉極向東漂移了約31 英寸。
首爾國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Ki-Weon Seo 表示:“在與氣候有關的原因中,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對自轉極的漂移影響最大。”

英《新科學人》6月16日
今年全球都在異常升溫。再加上人類導致的氣候變化,2023 年可能會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世界海洋溫度正在飆升,太平洋地區今夏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目前,最熱的一年是2016 年。本月的溫度記錄表明,2023 年的溫度可能會接近2016 年。根據歐盟哥白尼地球觀測計劃的數據,6 月的前11 天出現了同期全球最高溫度。峰值出現在6 月9 日—全球平均氣溫為16.7℃,僅比2016 年8 月13 日的最熱記錄低0.1℃。在海洋熱浪的影響下,海洋表面溫度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北大西洋6 月11 日的溫度達到了22.7℃,比2010 年6 月的最高紀錄還高出0.5℃。

美《彭博商業周刊》6月17日
BMI 是一個人的體重(公斤)除以其身高(米)的平方。這個公式已經使用了近200 年,但它并非由醫生設計的,而是由一個天文學家設計的。美國醫學協會指出,醫生要確認病人是否屬于健康的肥胖,應該多參考BMI 以外的因素。多年來,兒科醫生越來越重視BMI。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到2017 年,95% 的兒科醫生都會測試2 歲以上的病人的BMI—2006 年只有不到40%。甚至在許多學校,學生的成績也與BMI 有關。然而,BMI 不該作為一個單獨的衡量標準。醫生應該將它與更全面的健康指標綜合考慮,如腰圍、疾病的遺傳風險、身體成分和內臟脂肪含量。

美《時代》6月14日
找工作越來越難了。這部分是由于勞動力市場的緊縮—在科技領域,過去九個月里有數十萬人被裁員。目前在LinkedIn 上,申請人數是空缺職位的兩倍—2022 年初這一比例還是1∶1。許多雇主都延長了招聘的時間。根據Josh Bersin 公司和勞動力解決方案公司AMS 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雇傭一名新員工所需的時間在2023 年初達到了44 天,創下歷史新高。
LinkedIn 經濟和全球勞動力市場主管蘭特·加亞德表示,如今的求職者發出的申請比去年多40%。他說:“工人正在失去他們在過去幾年中擁有的一些議價能力。權力的平衡正在向雇主偏移。”

美《探索》6月16日
貓可能沒有九條命,但活個幾十年也是很常見的。不過,跟人類一樣,許多因素都會延長或縮短貓的壽命,特別是遺傳、生活方式以及主人對待它們的方式。根據寵物專家的說法,貓咪的壽命在10~15 年或12~18 年不等。實際上,很多貓可以活到20 歲甚至更久。相比之下,在室內生活的貓壽命一般都是兩位數,但室外貓的壽命卻短得驚人:最多只有2 到5 年。即便是在安靜的郊區,也有很多貓的天敵,如狼、狐貍、浣熊等。此外,戶外的貓更容易感染各種寄生蟲。環境也會對它們造成威脅,其中最主要的是車禍—這是戶外貓除疾病以外的頭號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