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牛奶蛋白過敏診療之困

2023-08-12 09:38:05楊智杰
中國新聞周刊 2023年29期
關鍵詞:癥狀

楊智杰

三月齡的寶寶突然連打十多個噴嚏,開始咳嗽、流鼻涕,媽媽王淇瞬間緊張起來。她排除了孩子感冒的可能,猜測是因為當天家中長輩生日,收到大量鮮花,引起孩子花粉過敏。花被移出室外,但孩子的癥狀沒有好轉。2022年3月起,寶寶便時不時打噴嚏,干咳,揉眼睛,眉毛周圍紅紅的,最難熬的是晚上,他總在睡覺時突然撕心裂肺地大哭,手刨腳蹬,難以安撫。

王淇翻遍網上的相關信息,之后一個多月,她為了給寶寶確診,帶著孩子看了四位擅長治療嬰幼兒過敏的“京城名醫”。

一位私立婦兒醫院兒童保健科的醫生聽了病史描述,查了寶寶下眼瞼,診斷為“99%的可能性是牛奶蛋白過敏”。這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食物過敏。王淇是母乳喂養,在醫生建議下,當天起,她忌口八大類過敏食物,同時給孩子吃不含牛奶蛋白的氨基酸奶粉。一周后,另一家私立醫院的兒童過敏反應科醫生告訴王淇,孩子生長發育未受影響,甚至體重偏胖,“基本不考慮牛奶蛋白過敏”。第三位醫生是北京一所公立兒童專科醫院消化內科的專家,她只問了王淇兩個問題:孩子濕疹是否反復發作,家長誰是過敏體質。之后,醫生診斷為孩子過敏,建議斷母乳,孩子喝氨基酸奶粉。最后一位醫生是北京一家私立診所的知名兒科專家,他篤定判斷,孩子并非牛奶蛋白過敏,不用喝氨基酸奶粉,要對癥下藥,修復寶寶鼻黏膜,治療腸道受損。

王淇選擇了最后一位醫生的治療方案,寶寶除了睡眠仍不安穩,其余癥狀很快得到緩解。王淇將這段經歷分享在社交媒體,收到大量私信,有關牛奶蛋白過敏如何診斷和治療,正困擾許多家庭。

梅紅是武漢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已有30多年,她向《中國新聞周刊》直言,目前國內牛奶蛋白過敏診斷存在很大問題,過度診斷與診斷不足并存。國際兒科專家、哈佛醫學院兒科高級教授約翰·范德霍夫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認為,這背后更根本的問題在于,從科學角度,醫生普遍缺乏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了解,人們對這一疾病的認知有許多空白。

不同醫生對同一患兒的診斷相差甚遠

食物過敏正成為困擾全球嬰幼兒的“流行病”。 2013年,發表在《世界過敏組織雜志》的一篇關于全球兒童食物過敏調查的論文顯示,在發達地區,嬰兒期食物過敏的患病率最高達到 10%,在中國等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中,食物過敏發病率也上升,約7%的學齡前兒童受食物過敏困擾。食物過敏主要由空氣污染等大環境導致的免疫發育遲緩、飲食結構變化和遺傳影響所致。其中,牛奶蛋白過敏最為常見,多發于嬰幼兒時期。

牛奶蛋白過敏主要有兩種類型。一些嬰兒攝入牛奶或者相關乳制品后,幾分鐘或一兩個小時內,出現急性瘙癢、紅斑、嘔吐、急性鼻炎或結膜炎等癥狀,一般為IgE(免疫球蛋白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另一些嬰兒在接觸牛奶蛋白過敏原兩三天后,才會出現喂養困難、吐奶、腹痛腹瀉、血便等胃腸道癥狀,部分還伴有濕疹等皮膚和呼吸系統癥狀,屬于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無論在國內外,醫生在臨床上接觸到的更多患兒屬于后一種。

在全球,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為2.5%~3.0%,但中國還沒有針對該疾病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2012年,重慶、珠海、杭州三個城市的兒童保健機構曾進行多中心大樣本調查,顯示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患病率為0.83%~3.50%。2018年,廣東省7家兒童醫療機構針對6000多名患兒進行調查,顯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患病率為2.5%。

調查顯示,近些年,牛奶蛋白過敏的患者數量并沒有太大變化。但在臨床上,多位受訪的兒科、過敏科醫生卻明顯感受到,咨詢牛奶蛋白過敏的患兒家長在增多。新冠疫情以來,梅紅所在科室的線上咨詢中,“最火爆的就是牛奶蛋白過敏疾病”,個別醫生一號難求。在梅紅看來,現在父母對食物過敏越發重視,而且,牛奶蛋白過敏可以通過詢問病史、看大便圖片等線上診斷,一定程度上促成這一熱潮。在王淇看來,家長急于尋訪名醫,是因為牛奶蛋白過敏確診過程中,有太多疑問難以解答。

為診治寶寶的牛奶蛋白過敏,今年以來,家住北京的許靜求助了三位口碑較好的兒科醫師。從3月齡起,她的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一天至少拉三次,粘液多,偶爾出現血絲,體重長得稍慢,但不算嚴重。她的寶寶是母乳喂養,如果母親食用牛奶或相關乳制品,嬰兒則有可能出現牛奶蛋白過敏。除了小麥和豆類,許靜忌口了其他常見過敏食物,但寶寶癥狀沒有好轉。

今年年初,她帶五月齡的孩子到北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問診。醫生聽了病史,看了大便照片,推測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建議斷母乳,改吃氨基酸奶粉兩周左右。另一位北醫三院的消化內科醫生告訴她,寶寶過敏的幾率很大,但不能直接判斷為牛奶蛋白過敏。醫生要求做便檢,并推薦許靜飲食忌口,繼續母乳喂養,如果效果不好,改喝氨基酸奶粉,再次便檢進一步診斷。她又線上咨詢了武漢兒童醫院消化內科的醫生,對方同樣認為寶寶大概率是牛奶蛋白過敏,但癥狀不嚴重,不建議喝氨基酸奶粉,優先推薦媽媽忌口后繼續母乳喂養。許靜一刻不想耽誤孩子的治療,最終選擇了北京兒童醫院醫生的方案。

目前,國內外相關專家都推出了不少關于牛奶蛋白過敏的診療指南。在中國,中華醫學會2013年發布《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2017年發布《食物過敏相關消化道疾病診斷與管理專家共識》,2022年,中華預防醫學會也推出《中國嬰兒輕中度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診斷和營養干預指南》。在國際上,英國于2017年牽頭發布《國際初級衛生保健中的牛奶過敏指南》(以下簡稱《iMAP指南》),都為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劉光輝是中華預防醫學會過敏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臨床診治過敏性疾病已有40多年。他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包括牛奶蛋白過敏在內的食物過敏,一套完整的臨床診斷包括三步:詢問詳盡的病史和飲食記錄,過敏原檢測,以及最終的金標準——食物回避與激發試驗,三者缺一不可。

病史是患兒的第一手資料,是醫生診斷的基礎。梅紅會詳細詢問家長,孩子吃什么奶,是母乳喂養、混合喂養還是奶粉喂養,何時出現癥狀,有無發燒,前期是否打過疫苗等。她總結了一些規律,比如6個月以下單純吃奶的患兒,近期沒有生病住院,出現便血、腹痛或者腹瀉等癥狀,主要是飲食問題,會傾向于考慮是牛奶蛋白或其他食物過敏。如果孩子年齡超過6個月,近期吃過藥或者打過針,出現大便帶血,就要考慮其他致病因素。

對于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等過敏原檢測,并不能單獨作為確診依據。對于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患者,過敏原檢測后,結果是陰性,不代表患兒非牛奶蛋白過敏。即便IgE結果為陽性,也可能只是被食物致敏,并不一定會表現出過敏癥狀。IgE檢測數值越大,孩子牛奶蛋白過敏的可能性越高。劉光輝建議兒科醫生,不能忽視血清特異性IgE檢測,這對最終確診仍有提示作用。

范德霍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在臨床接觸的多是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的患者,實驗室的檢查不能為醫生提供明確信號,因而大多數兒科醫生靠的是臨床經驗,因此不同醫生的診斷看起來都有所不同。

牛奶蛋白過敏的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和普通的慢性腹瀉、便血、嘔吐沒有差異。此外,梅紅提到,病史來自于家長的報告,不同家長的表達能力不同,一些家長就診前看到一些過敏信息,向醫生介紹時還有一定傾向,這都對醫生的臨床經驗提出了很高要求。

牛奶蛋白過敏的癥狀涉及消化道、皮膚、呼吸道等多個系統,相關診斷分散在普通兒科、消化內科、皮膚科、呼吸科、變態反應科等多個兒科科室。“低年資、高年資的醫生都在看,不同醫生臨床經驗、對病例的分析和判斷都不相同,而一些醫生對牛奶蛋白過敏的認知也存在問題。”梅紅說,這進一步導致牛奶蛋白過敏臨床診斷的混亂。

牛奶蛋白過敏變成疾病“垃圾桶”

王淇發現,目前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有兩個極端:一些家長遇到的醫生只通過某一兩個癥狀,比如血常規檢查中嗜酸性粒細胞偏高,就懷疑是牛奶蛋白過敏,推薦吃氨基酸奶粉。另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已出現了許多典型牛奶蛋白過敏癥狀,但醫生還是讓孩子繼續吃普通奶粉。

梅紅也注意到這一危險的趨勢。她記得,過去兒科消化科醫生看到腹痛腹瀉的孩子,會先想是不是感染了病毒或者細菌。但現在,有的醫生一看到患兒腹瀉或者便血,甚至是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癥狀,第一反應便推測是牛奶蛋白過敏或其他食物過敏,會造成泛濫診斷。梅紅認為,醫生在診斷時要考慮便血、腹瀉、生長發育不良等多重因素,再慎重分析判斷。

她曾在線上接診一位媽媽,孩子是母乳喂養,大便出血,當地醫生認為是牛奶蛋白過敏。梅紅仔細詢問了她和孩子的病史,得知這位媽媽此前得了肺炎,吃過抗生素,推測這可能是嬰兒出現癥狀的原因。梅紅建議,先針對抗生素致病的可能性,給孩子吃藥治療,不行再換配方奶粉,“結果孩子吃了藥,第二天就好了”。

曾永梅是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病區副主任和兒科教學主任,曾參與前述廣東地區牛奶蛋白過敏的流行病學調查,有20多年的消化科診治經歷。現在她講課時都會提醒年輕醫生,不要把牛奶蛋白過敏當做“垃圾桶”,臨床沒有搞清楚的病癥,最后都被扣上牛奶蛋白過敏的帽子。

近十年,牛奶蛋白過敏才逐漸被更多中國兒科醫生和家長認知。曾永梅記得十多年前,兒科消化科醫生總搞不清楚,為什么一些孩子哭鬧得厲害,或者腹瀉、血便反復。后來一些醫生接受了新的治療理念,讓患兒用上配方奶粉,便血等一些棘手的癥狀得到好轉。這些案例被分享給更多醫生,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治得到推廣。

“越來越多的醫生認識到了牛奶蛋白過敏這一疾病,但對診斷標準不夠了解或執行不嚴苛。”曾永梅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她曾聽過,有嬰兒生長發育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父母帶著孩子去做過敏原檢測,數值高,有醫生便懷疑是過敏,要求回避牛奶蛋白。但過度的食物回避,會反過來進一步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國內兒科對過敏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劉光輝提到,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等少數幾家機構設有診斷過敏的兒童變態反應科,包括兒科醫生在內的大多臨床醫生,在醫學本科階段都沒有系統學習過敏的專業知識。“站在變態反應學的角度,即便是一些高職稱的兒科權威專家,對過敏專業知識的了解也遠遠不夠”。 曾永梅坦言,過去,她只知道IgE檢測被寫進診療指南,幾年前,她給其他醫生講課,備課時,才真正把IgE檢測的機制了解清楚。

多種因素下,中華醫學會發布的2019版《兒童過敏性疾病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中直言,國內兒童過敏性疾病存在診治標準不統一、漏診、誤診、處理不當或診斷過度并存的情況,各科臨床醫生對這類疾病診治規范,可能存在認知不足和使用不當等問題。

梅紅提醒,母乳喂養的食物過敏,并不等于牛奶蛋白過敏,但現實中很多醫生將兩者混為一談。也有醫生分不清乳糖不耐受與牛奶蛋白過敏的區別。梅紅解釋,乳糖不耐受只會導致患兒出現消化道癥狀,比如腹痛、腹瀉、大便帶水等,但一般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孩子吃奶時間變長,癥狀會自行好轉。牛奶蛋白過敏的癥狀更復雜,最明顯的特征是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因此,用于測試乳糖不耐受的IgG檢測,并不能用于輔助診斷牛奶蛋白過敏。但劉光輝注意到,一些醫院的消化內科醫生不懂過敏,或受到某些IgG檢測產品公司的營銷影響,會讓牛奶蛋白過敏的患者做IgG檢測,但實際上,患者應做的是IgE檢測。

未完成的確診

牛奶回避與口服激發試驗,是目前臨床確診牛奶蛋白過敏的“金標準”。當嬰兒被懷疑是牛奶蛋白過敏,飲食要暫時回避牛奶蛋白——母乳喂養的媽媽忌口牛奶、奶制品及豆類,奶粉喂養的嬰兒,更換為特殊配方奶粉。一個月后,如果嬰兒的胃腸道等癥狀沒有改善,要考慮其他致病原因。若癥狀改善,在嬰兒的飲食中重新引入牛奶,進行激發試驗,當癥狀再次出現,才能最終確診。

對于大多數疑似輕中度的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幼兒,如果是混合喂養或奶粉喂養,《iMAP指南》推薦,嬰兒吃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進行食物回避。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是通過加熱、超濾、水解等技術,將牛奶蛋白變成低致敏性、易消化的小分子蛋白質。但國內的相關指南要求有所不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組推出的《食物過敏相關消化道疾病診斷與管理專家共識》中建議,使用氨基酸奶粉進行初始診斷。《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同時推薦了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用于診斷。

當兩位醫生直接向王淇推薦氨基酸奶粉時,她懷疑醫生們“是不是進了‘氨基酸教,”她認為,“孩子沒有嚴重到要吃氨基酸奶粉的地步”。多位國內醫生表示,在診斷環節引入氨基酸奶粉,在國內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無奈。梅紅介紹,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仍含有一定的蛋白,會使一小部分孩子過敏,最終還是要轉為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則完全阻斷了過敏原的攝入。多位受訪醫生表示,基于國內兒科醫生對牛奶蛋白過敏的認知,使用氨基酸奶粉,是操作性比較強的診斷方式。

診斷環節更大的問題在于,口服牛奶激發試驗在臨床難以推行。多位醫生表示,國內醫院兒科醫生普遍緊缺,缺乏做食物激發的現實條件。一些孩子在食物激發后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急性過敏癥狀,這要求門診具備一定的急救設備。此外,兒科門診還要安排一個專門的房間和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試驗。《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中寫到,醫護人員做激發試驗時,牛奶初始量要以不能引發癥狀的小劑量開始,通常將一滴牛奶滴在孩子嘴唇,之后激發量由0.5毫升、1毫升逐漸增加至200毫升,每次加量的間隔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這意味著,一天中,一位醫護人員只能給幾位患兒做測試。梅紅補充道,醫院在這一塊甚至都沒有相關的收費標準。

梅紅還提到,早期一些指南只提到在醫院做激發試驗,但“用什么方式激發、如何觀察,指南中缺乏詳細的指導,一些醫生干脆裝聾作啞”。王淇問診的四位專家中,只有一位醫生提到食物回避與激發的方法。

幾年前,曾永梅和一些同行交流牛奶蛋白過敏的病例,不少人只是分享自己如何治療,不提回避與激發試驗。近兩年,她注意到越來越多的消化科醫生意識到這一環節的必要性,但不少人坦言,家長往往會拒絕這一環節。不少家長都不想讓孩子再次承受過敏反應的風險。“他們說錢不是問題,只要孩子別再生病。”曾永梅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激發試驗的缺失,是全球牛奶蛋白過敏診斷普遍面臨的難題。約翰·范德霍夫向《中國新聞周刊》補充說,對于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激發試驗的癥狀往往會延遲幾天出現,醫生向家長解釋結果時,也不得不更加謹慎。但更多時候,因為父母對配方奶粉的結果很滿意,不愿做激發試驗。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兒科變態反應專業醫學博士羅布特·博伊爾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正在增加,但其中不少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幼兒,并沒有患有這一疾病。他和幾位學者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顯示,在高收入和中收入的國家,有10%的父母稱,他們的嬰兒患有這一疾病,但實際上牛奶蛋白過敏只影響了1%的嬰兒。

2022年,中華預防醫學會推出《中國嬰兒輕中度非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診斷和營養干預指南》,細化了診斷流程。對于混合喂養的嬰兒,該指南優先鼓勵和支持恢復不忌口的純母乳喂養,先判斷過敏是否是由普通奶粉所致。如需配方奶替代,專家優先推薦深度水解奶粉。

氨基酸奶粉不一定是最優解

當嬰兒確診牛奶蛋白過敏后,《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和《iMAP》都建議,在治療時,輕中度患兒吃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重度過敏患兒使用氨基酸奶粉。

但沒有精確的診斷,就難以做到精準治療。曾永梅向《中國新聞周刊》提到,因缺乏明確診斷,一些孩子被懷疑是牛奶蛋白過敏后,需要繼續喝幾個月的氨基酸奶粉進行“治療”。與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相比,氨基酸奶粉口感差,有家長形容味道又苦又腥,不少人在喂養時,孩子非常抵觸。

而且,氨基酸奶粉價格最貴,是普通奶粉價格的兩三倍。一位過敏寶寶的家長算過一筆賬,一罐400克的氨基酸奶粉近400元,一罐只能吃三四天,一個月的奶粉錢約三四千元。如果沒做激發試驗,出現誤診,會給一個家庭帶來不必要的配方奶粉開銷。未來一個階段,家長還不得不花費很大精力為孩子增減輔食。

過敏嬰兒的飲食要緩慢調整,一般是從氨基酸奶粉調整為水解蛋白奶粉,再轉為普通奶粉或母乳。圖/視覺中國

許靜聽從北京兒童醫院醫生的建議,給孩子換成氨基酸奶粉,寶寶癥狀逐漸好轉,大便次數從1天超過三次變成1周一次,之后慢慢變成1天兩次左右。但她仍想母乳喂養。過敏嬰兒的飲食要緩慢調整,一般是從氨基酸奶粉調整為水解蛋白奶粉,再轉為普通奶粉或母乳。

寶寶吃了一個月氨基酸奶粉后,許靜自行給孩子換成深度水解奶粉。今年5月,寶寶打了一次疫苗后,大便次數又增多,醫生讓她再次換回氨基酸奶粉。她認為,寶寶的癥狀并不嚴重,但最終還是聽從了醫囑。但許靜發現,如果寶寶再吃1個月氨基酸奶粉后進行階梯式轉奶,將錯過吃母乳的最佳時間,她只好放棄母乳喂養的打算。

在梅紅看來,近年來,兒科消化專科醫生接受了不少牛奶蛋白過敏治療的培訓,相關診療方案多是換配方奶粉。她認為,當一些患兒出現腹瀉等癥狀時,醫生不只有換配方奶粉這一種選擇,也可以開相關藥物,對癥下藥。“孩子吃了特殊配方奶粉,也并不意味著胃腸道不會再出問題。”梅紅說。

近年來,低敏的配方奶粉的過度使用在歐美等國引發聲討。2018年,《英國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調查稱,2006 年至2016年間,在英國,用于治療牛奶蛋白過敏的專業配方奶處方增加了近5倍,這些費用由英國國民保健署買單,相關支出增加了7倍。研究者發現,并沒有數據顯示牛奶蛋白過敏嬰兒如此大幅度增多。究其原因,該調查作者指控,包括《iMAP》在內的多個牛奶蛋白過敏指南,幾乎都得到了配方奶粉行業的直接或間接支持。

近些年,博伊爾進行了針對牛奶蛋白過敏以及低敏配方奶粉發展趨勢的多項研究。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如果遵循現有指南,大多數正常嬰兒的癥狀,都會標記為疑似牛奶蛋白過敏,嬰兒更容易被推薦吃低敏配方奶粉。2022年,他與挪威、澳大利亞的學者共同發表的調研論文顯示,不僅是英國,2009年~2020年,挪威嬰兒專用配方奶粉處方量增加了2.2倍,2001年~2012年,澳大利亞相關處方量增長了3.2倍。博伊爾直言,過度使用低敏配方奶粉,給品牌方帶來了巨大利益,讓家庭或者醫療保健系統承擔了不必要的經濟支出,也會影響嬰幼兒的健康。“因為這些奶粉使用了葡萄糖漿、果糖或者蔗糖等代替乳糖,這些糖是導致兒童肥胖和齲齒的重要原因”。 博伊爾說。

面對外界指控,2019年,《iMAP指南》修訂版發布,其中特別聲明,該指南從未直接或間接從任何來源獲得任何資金。該指南的主要作者、倫敦國王學院教授亞當·福克斯對媒體表示,“我們從未從中賺到過任何錢,也從未有任何資金資助指南的制定,我們原本是出于好意。”

在中國,氨基酸等低敏配方奶粉屬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相關品牌必須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注冊,才能進入市場。特醫食品不得與普通食品或藥品混放銷售,也禁止利用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對其進行虛假宣傳。多位受訪者認為,并沒有相關證據顯示,中國相關的診斷指南受到相關品牌方的影響。

近年來,國內線上線下相關過敏的科普講座增多,這些講座往往是配方奶粉企業主辦或贊助,邀請公立、私立醫院知名的兒科醫生講解。劉光輝注意到,的確有一小部分醫生,因缺乏經費支持或受其他原因影響,為一些特殊配方奶粉品牌站臺。“如果品牌方只是用經費來買一些專家華麗的辭藻,推銷自己的產品,這種做法需要規范。”劉光輝說。

“嬰幼兒領域大量研究,是通過嬰兒配方奶粉企業贊助進行的。”范德霍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大多數研究發表時,同行評審會發現或部分消除不必要的偏見。但并非所有合作都是良性的,不是所有醫生都能分清學術合作與為企業利益站臺間的分寸,這需要相關學會進行規范。

配方奶粉的過度營銷,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家長的喂養決策。一位家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有過敏史,在生育前查看了許多網上的信息,擔心自己的寶寶過敏,因此“寶寶出生后,第一口奶喝的就是適度水解蛋白奶粉”。

世衛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2年發布了《配方奶粉營銷如何影響我們嬰兒喂養的選擇》的報告,報告調研了中國、孟加拉國、英國等8個國家。報告提到,在中國、墨西哥、南非、英國和越南,配方奶粉的創新產品更專注于降低嬰幼兒的過敏狀態。配方奶粉企業也十分重視培養家長對這些奶粉的“需求”。該報告指出,中國的一些配方奶粉品牌營銷人員透露,配方奶粉企業會創建和參與“寶媽群”,收集家長信息、推薦產品、提供禮物,誘導女性購買企業的產品。

對于家長而言,最頭疼的問題依然是,當寶寶牛奶蛋白過敏時,到底該相信哪一種說法?在哈佛醫學院兒科高級教授約翰·范德霍夫看來,由于臨床經驗的差異,醫生對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但網絡信息難辨真假,醫生仍然是最好的信息來源。

曾永梅也希望自己是患兒家長看病的“最后一站”,給出一個科學的診療方案,但有時候她遇到一些病例,也會反問自己,“我的建議到底是不是真的科學?”她一般建議對方一周后復診,或者打印病例,留下這些家長的電話或者微信定期隨訪,逐漸積累對牛奶蛋白過敏的認識。相關研究表明,40%~50%的牛奶蛋白過敏患兒1歲時能脫敏,3歲時大部分的患兒完全康復。

劉光輝正考慮在國內組建兒科過敏診治聯盟。他認為,中國對整個食物過敏的研究都遠遠不夠,經費支持少,一線兒科醫生沒有精力做過敏的研究。他呼吁更多政府部門關注過敏的研究,兒科、消化科和變態反應科的臨床醫生也能共同合作,提升食物過敏指南的質量,使醫生的診斷更加標準化。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淇、許靜為化名)

猜你喜歡
癥狀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癥狀立即治療,別“梗”了再搶救
保健醫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39:40
出現哪些癥狀要給肝臟做個檢查?
缺素癥的癥狀及解決辦法
今日農業(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52
缺素癥的癥狀及解決辦法
今日農業(2020年16期)2020-09-25 03:05:08
預防心肌缺血臨床癥狀早知道
可改善咳嗽癥狀的兩款藥膳
瓜類蔓枯病發病癥狀及其防治技術
吉林蔬菜(2017年10期)2017-11-01 07:47:04
夏季豬高熱病的癥狀與防治
獸醫導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5
以肺內病變為首發癥狀的淋巴瘤多層螺旋CT與PET/CT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欧美福利在线| 91亚洲精选|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激情亚洲| 91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中文字幕 91|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日韩黄色在线|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网站|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网|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久久a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欧美成人区|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99视频只有精品|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99热亚洲精品6码| 亚洲第一色视频| 久草热视频在线|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91av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老司机| 日本午夜三级|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99这里只有精品6|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午夜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