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際行動踐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如東縣人大常委會快謀劃、快推進,人大代表領辦431個議題,爭先實干,定點發光,攜手譜寫鄉村振興共富曲。
“人大代表首創的‘半月談’,談出了一條惠民惠企的和諧路。”發揮代表作用,助力產業發展,大豫鎮人大率先行動。現場推進會第一站,來到大豫社區。社區門前有一條路叫大白線,東頭連著農民街、南邊連著張謇工業園,重型貨車跑多了坑洼不平。縣人大代表、社區黨委書記施春華在社區首創的與民交心“半月談”上議出“半幅施工、打造亮化美化凈化民心路”的方案。開工后,交通流量比較大,他和鎮人大代表馮小建走進施工現場、沿街店鋪、沿線企業,面對面“談”錯時施工、貨車錯時進出的舉措,實現了施工、出行“雙安全”。他倆與商戶促膝談心,和盤托出沿線建設綠化隔離帶阻斷店外經營、消除安全隱患的設想,16家商戶從反對轉向支持。
走進大豫鎮強民村百姓家庭農場,綠油油的西藍花菜田頭,工人們正忙著采收,兩名年輕人對著鏡頭直播,下單的滴答聲響個不停。一車車滿載后直奔附近的保鮮冷庫,包裝車間內分揀、裝冰、打包、發貨,忙得不亦樂乎。“采收用工不夠,印代表連夜上門請來工人;電商直銷從無到紅火,也是印代表一手扶持起來的,每天發貨5萬公斤,還供不應求。”百姓家庭農場主薛勇軍開心地說道。
為走好電商直播之路,身為強民村黨總支書記的印雪峰把村電子商務中心讓給百姓家庭農場無償使用,幫助招來6人直播團隊,每天接500 多單。西藍花采收、加工高峰,每天產生8噸下腳料,印雪峰請來保潔公司,第一時間處置。“印代表就是我們西藍花富民產業的保姆。”村民們稱道。強民村12 家家庭農場種植7000畝,凡是種植、采收、銷售遇到難題,他都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以務實舉措助農增收。
“今年2 月成立的‘豫潤’代表聯系點,跑出了環境改造工程的加速度,今后我們家長不再為接送孩子停車難、會車難擔驚受怕了。”兵房小學學生家長頻頻點贊大豫鎮教育戰線袁紅利、包永艷等4 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的“兵房小學周邊環境整治”建議。這條建議在大豫鎮第四屆三次人代會上被列為大豫鎮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5月份掛網招投標,6月底進場施工,8月底前完工。”袁紅利說,“我們將在跟蹤項目進展的同時,繼續深入了解師生、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廣泛聽取民意,提煉出有深度、有廣度的高質量建議,為民解憂,多辦實事,助推大豫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推進‘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快落地、快見效,我們將持續實行清單制,緊扣‘四個走在前’,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短板、百姓急難愁盼,列出助力議題、助力目標、助力措施、責任代表和完成時限,通過樹立典型、對標爭先,煥發人大代表履職新動力,再造發展新優勢,結出富民新成果。”如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昌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