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社區,所以我們社區工作者不能放假,必須全天有人在崗,隨時準備為群眾解決問題?!薄拔逡弧毙¢L假首日,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西園社區黨支部書記高勇軍早早來到黨群服務中心,和同事們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在今年初調至西園社區工作之前,高勇軍在大橋鎮高巷村擔任了十多年的黨支部書記,并且是江都區第十六屆、十七屆人大代表。在高巷村工作的十多年中,他帶領村民致富、改善村容村貌、致力公益慈善……為人民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叭M數字”印證了他的閃光足跡和深厚的為民情懷。
一個經濟薄弱村的成功逆襲——“拿出一點資金和土地入股,我就從低保戶成了村里流轉土地項目的‘股東’,每年年底除了能分到幾千元的保底收益,還會享有村里的二次分紅?!闭劦搅鬓D土地項目,高巷村村民張大爺滿臉笑意。從“低收入”到“股東”,張大爺的身份轉變得益于近年來在高巷村開展的土地流轉項目,實現29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高勇軍用足用活農村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發動農民流轉土地,由村集體籌措資金,將村民手中相對集中的廢棄、閑置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30多畝流轉出來,進行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后,再統一承包給種田大戶,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
路寬暖人心——從高巷村興隆組通往外界國道的路面比較狹窄,寬度僅為2米,這條道路是興隆組幾十戶村民出行的唯一道路。隨著經濟發展,進出的運輸車和村民的私家車越來越多,狹窄的道路制約了高巷村的經濟發展,也給村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高勇軍組織村里的人大代表和村“兩委”干部多次沿線實地察看,認為實施道路拓寬工程刻不容緩,但由于涉及一戶村民路邊的廂房拆除,拓寬工程遇到阻力。高勇軍多次深入這戶村民家中,從法、理、情三個方面循序漸進地開導。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最終使這戶村民轉變了態度,主動拆除了路邊房屋,使工程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成功解決了困擾村民30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照亮鄉村振興路——以前,高巷村全村僅有3盞簡易路燈,加之年久失修,亮度有限,夜晚道路漆黑,存在安全隱患。高勇軍深入調研,立即聯系專業人員實地察看現場,制定詳細安裝方案,同時充分發揮在外鄉賢熱心公益、造福桑梓的積極性,動員他們捐資10多萬元為村里購置了42盞太陽能路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按照規劃選點路段全部安裝完畢。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要通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農民的主人翁精神?!备哂萝姳硎?。自2016年擔任區人大代表以來,他積極履職盡責,認真參加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會議、視察、培訓等各項代表活動,并深入基層一線實地調研,就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坦陳己見,領銜提出了“加快農村垃圾收集和轉運,改變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國道345改道工程,保障沿線群眾出行安全”等高質量建議,獲得“優秀代表”榮譽。同時,他還以村黨支部和“人大代表之家”為陣地,積極向廣大村民宣傳全國及省市區兩會精神,建立了“村里大小事,村民共商議”的議事協商制度,提高了村民參與議事的積極性,較好地推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