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熟市人大虞山街道工委深入踐行“忠誠為黨分憂,忠實為民代言”理念,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往前端走、往深處走、往常態走,形成了以“代表常在、百姓常來、實事常辦、作為常顯”為鮮明特色的工作新格局。
搭建“代表常在”直通車。以精品建設為基礎,完成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提檔升級,推進6個片區人大工作站改造,立起人大基層單元“柱”,做精標準化建設文章。以促進履職為重點,開發建設“虞山人大”網上履職平臺,全天候組織代表登錄上報履職活動,通過“指尖”履職、網絡留檔、實時監督“一網通辦”,不斷提高代表履職質效。以用出成效為關鍵,精心安排專題接訪,調配好代表資源,提供法律咨詢、社保養老、醫療教育等服務,做到件件有記錄、項項有答復、事事有落實。
架設“百姓常來”連心橋。對接百姓“盼的事”。市、街兩級人大代表多次深入村居調研,推動城中村自主更新22個單元,惠及群眾582戶,完成22個村組市級驗收,創建蘇州市級特色康居鄉村12個。對接群眾“煩心事”。兩年多來,市人大代表、街道議政代表提出的121件建議均已辦結答復。全力推動“關于改善世茂商圈‘停車難’問題的建議”辦理,通過實施“5G智慧停車”項目,有效緩解了商圈停車難,泊位周轉率從2—3次/天提升至16 次/天。對接民生“幸福事”。依托人大代表公益會平臺,組織引導會員代表回饋社會、助力慈善公益事業。連續5年開展民生實事工程專題調研,助力民生福祉不斷提升。
◎人大虞山街道工委組織開展城中村自主更新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專題視察。
打造“實事常辦”會客廳。“虞話坊”凝民心。以4個代表工作站、44個代表聯系點和45個村社區服務中心為載體,每個“虞話坊”工作站每月舉辦活動兩次,每次安排2—3 名代表接訪群眾。今年以來,已有230 余人次參與,收集意見建議200 余條。“虞山問政”匯民意。組織開展“虞山問政”直播品牌,人大代表和群眾面對面對街道相關工作職能部門、分管領導進行詢問,做到群眾心聲有人聽、群眾事情有人管、群眾問題有人解,督促街道辦事處提升為民服務質效。“虞山論壇”集民智。邀請專家、學者、鄉賢等有識之士齊聚一堂,與街道相關部門一道,緊緊圍繞歷史街區更新、農宅自主更新、農村人居環境改造等高質量發展課題進行探討,提出層次深、有見地的意見建議。
提升“作為常顯”硬本領。成立虞山街道議政代表聯合黨委,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開展“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大討論,組織法律法規、廉政講座、代表履職能力集中培訓,讓“不忘初心、凝聚民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創新機制樹先鋒。出臺“先鋒工委、先鋒小組、先鋒工作站、先鋒代表”四級先鋒積分管理辦法,定期公布代表履職積分排名,對排名靠后的實行紅、黃、綠三色預警,不斷提高建言“靶向性”,切實增強議政“含金量”。精準監督提效能。以推進民生實事票決制為抓手,充分聽取群眾心聲。制定民生實事項目分組監督視察計劃,向代表書面印發每個項目進展情況,力促每項民生實事和每件代表建議辦結、辦好、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