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紅
(定西市渭源縣第四高級中學 甘肅 定西 748208)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要求高中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在保障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進行培養。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要對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方法進行調整,開始應用“問題教學法”,首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且充分的了解,主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等進行研究,其次,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案,最后,把問題教學法融入語文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保障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效果,促使語文教學水平和效果得到提升,保障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還可以為教育改革目標的實現提升工作,推動我國教育行業發展,間接提升國家的整體實力。
這是新型教學法的一種,是存在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個優質平臺,這個平臺的存在可以促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有效性得到保障,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最大程度地開發。在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其目的就是鼓勵學生進行提問,以此為依據,對學生合理提問的能力進行培養,促使問題教學法應用的作用得以發揮,讓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細致且全面的分析,保障問題解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優化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并且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1]。
隨著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問題教學法應用程度的加深,發現這種教學方式擁有以下幾方面的應用意義[2]:首先,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為學生搭建優質的課堂氛圍。眾所周知,語文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花費諸多的時間與精力等進行學習的一個課程。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使得語文教學活動和方式以及觀念等多個方面都呈現枯燥和乏味的狀態,極大程度地影響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隨著問題教學法的應用,促使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借助問題的方式的進行,這樣可以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進而促使語文課堂的優質學習氛圍得以形成,為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及活躍度的調動提供助力。
其次,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效果顯著提高。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采用問題教學法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度明顯提高,進而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養成正確的思維觀念和思維體系,讓學生在面對語文問題的時候,以自身的思維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促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同時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遷移能力等得到顯著的提升。另外老師在對語文知識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針對語文知識點中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進行,可以更好地保障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以此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學習效果的目的[3]。
最后,促使學生的質疑精神得到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是以質疑精神為基礎,因為語文教學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擁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雙重性質的一個特點,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抽象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想保障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就要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而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借助問題教學法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身問題意識進行培養,最終實現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目的。
要想保障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的應用效果,就要重視問題價值性的體現,對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行激發。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語文老師在教學活動之中使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不要進行隨意提問,也不要以數量取勝,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借助等諸多的問題進行課程導入,這樣不但難以實現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厭煩心理,嚴重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因此,在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就要結合語文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情況,為學生制定具備啟發性和延伸性等特點的問題,保障問題的價值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對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行充分的挖掘和激發,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為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養成奠定堅實的基礎[4]。
比如,人教版高中語文《鴻門宴》的這個內容時,老師在使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就要為學生制定具備相應價值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對文章進行充分的理解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設立“鴻門宴的主要涉及的人物是誰?”和“項羽為什么會是以悲劇為結局”以及“如何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評判?”等多個方面,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學習,并且借助文章的學習和文章背景的了解,讓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判,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學知識儲備量。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問題教學法應用的效果,保障學生未來的進一步發展。
在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用的時候,要為學生搭建問題情境,讓學生處于相應的氛圍之中進行學習,不但可以激發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促使語文課堂人的學習氛圍得到活躍。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促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教學法的時候,可以表現極大的興趣,為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目標得以實現[5]。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并序》的內容時,老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要為學生搭建相應的問題情境。尤其是老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對文章描寫的情景和對話以及心理等進行還原,讓學生以角色的心理和語氣以及環境,實際感受文章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語文課堂的氛圍向著輕松愉悅的方向發展,學生可以養成“樂于學習和享受學習”的心理,同時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養成正確看待和使用問題的能力,進而保障問題教學法應用的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在進行問題教學法應用活動的時候,語文老師要對提問的實際進行合理控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以身作則的作用,對提問的時間和目的進行控制,保障提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這時要求語文老師要再把問題合理應用在課堂知識導入和難點與重點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保障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進而可以對學生問題意識的養成起到間接作用,讓學生與老師接觸的過程中,養成正確的提問意識,為自身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6]。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紅樓夢》這個內容的時候,林黛玉進賈府可以說是經典,老師就要在課程引入和文章重點內容講解的過程中合理應用問題,讓學生明白林黛玉為什么進賈府小心翼翼,為什么不敢抬頭,學生知道后在適宜的時候提出和應用才可以對自身的學習效果起到提升的作用。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胡亂地提出問題,不光打擾老師的講課節奏,而且還會浪費其他同學的學習時間。因此,老師就要幫助學生對提問時機進行合理控制,既可以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還可以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有別于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生,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學問題設計上,不宜過于淺顯,所以可以基于學生實際情況,對所提問題的深度進行合理設計。對于語文能力差的學生,應提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反之對于語文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向學生提出難度較高的難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熱忱,又可以做到分層式教學,這對于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大有裨益。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完善教學設計,以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問題。
綜上所述,要想在高中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就要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大力應用“問題教學法”。因此,就要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問題教學法應用的相關內容,結合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目標,制定并且實施相應的應用措施,為學生搭建與學習問題有關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問題習慣和意識,以此保障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語文老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把握,保障問題教學法的應用處于為教學目標實現服務的狀態,最終促使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顯著提升,有助于整體教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