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暑,古人在住房設計上下了一番功夫?;适視iT建造適合夏季居住的宮殿,比如唐代的涼殿。宋代王讜撰寫的文言軼事小說《唐語林》載,盛夏時,拾遺(諫官)陳知節被唐玄宗召往涼殿問話。殿內玄宗座后有水力驅動的“扇車”,將涼水運送到大殿屋頂。陳知節坐的是石榻,四周陰涼,無陽光照進。積水不斷從屋頂流下,如同水簾,陳知節感到陣陣涼意。玄宗又命宮人端來“冰屑麻節飲”,陳知節吃了幾口就感覺太冷了,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叫,再三向皇帝請起才被允許。而玄宗實在是太怕熱了,居然還不斷地冒汗。
這就類似于現在的“空調房”。當時大臣借鑒制冷原理建造了“低配版” 的涼殿。據唐代封演撰寫的《封氏聞見錄》中記載,玄宗時期御史大夫王鉷在家中修建 “自雨亭”:“宅內有自雨亭,從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本褪菍⒕\送到屋頂,再從檐上飛流而下,涼爽如秋天一樣。
古代的“空調房”,傍水而建,原理比較復雜,但大致意思就是通過水循環,把涼氣輸送到屋里,或者是利用機械把水送到屋頂,然后水沿著屋檐流下來,簡直跟水簾洞一樣了,真是腦洞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