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驗室是社會公益性質的中介服務機構,在質量監督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實驗室的管理和技術水平的提升與實驗室自身的素質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通過管理評審工作能夠有效地實現對實驗室自身素質的提升。本文將對實驗室最高管理者如何有效做好管理評審工作進行分析,希望為實驗室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管理評審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3.04.054
How to Effectively Conduct Management Review by the Top Manager of a Laboratory
REN Zhiyong
(Shanxi Jincheng City Water Supply Co., Ltd., Jincheng 048000, China)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is a social welfare intermediary service institution tha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quality supervision work.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atory itself, and through management review work,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aboratorys own quality can be effectively achieved.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the top management of a laboratory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management review work,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laboratory management.
Key words: laboratory;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review
實驗室管理評審工作是對實驗室提升改進自身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是CNAS和外審對實驗室質量管理的要求。在實驗室管理的過程中通過管理評審能夠有效地對實驗室實際工作情況和實驗室預期計劃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行明確,從而來對實驗室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性的評價。這樣能夠在實驗室后續的管理過程中對實驗室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預防。通過管理評審能夠對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進行有效落實,從而來提升實驗室的整體工作效率和實驗室的整體素質水平。同時管理評審工作是針對整個實驗室來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審,所以管理評審工作的覆蓋面是非常廣,并且評審的深度是非常大的。通過管理評審工作及時對實驗室的各種訴求進行了解,從而來對相應的問題進行改進,來實現對實驗室相關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提升實驗室的整體水平。
2.1明確管理評審程序
實驗室的檢測環境會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是外部因素的變化,主要是國家政策的變化,經濟形式出現的變化、實驗方式的改變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變化。其次是內部因素,主要內部因素是實驗室機構的調整、實驗室開展新的實驗項目、相關人員的變更以及設備儀器等更新,這樣不斷變化的內外因素都會對實驗室的資源、管理質量體系造成影響。所以需要通過定期進行管理評審來保證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具備較強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同時在進行實驗室管理評審的過程中需要制定相應的評審程序,并且對評審的目的、范圍、職責以及工作程序要求進行規定。實驗室最高管理者需要在實驗室內審完成之后進行管理評審,并且兩次評審的時間不能超過12個月。如果實驗室的規模較大,最高管理者可以通過分級、分部門或者分次的方式來進行管理評審。同時最高管理者需要通過實驗室的實際情況來組織臨時的管理評審。
2.2評審流程
在進行實驗室管理評審的過程中最高管理人員需要按照管理評審的程序來進行相應的評審工作,并對在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整改和跟蹤驗證,從而來保證管理評審工作的落實。管理評審的程序如圖1所示。

實驗室通過管理評審工作來實現對自身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對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各項要素進行評審。這樣的情況下就會使實驗室管理評審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最高管理者在進行實驗室管理評審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評審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保證管理評審工作順利進行。首先是管理層對管理評審工作不重視。由于部分實驗室管理層人員對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很容易使最高管理者所制定的管理評審流于形式,導致每次的管理評審工作所得到的結論沒有太大的區別,從而無法有效地發現實驗室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管理評審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其次是制定的管理評審計劃不夠全面、周密。在進行實驗室管理評審的過程中,部分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存在不能夠明確管理評審的主要內容,或無法將管理評審工作覆蓋到質量管理體系和檢驗檢測活動中去的情況;部分實驗室管理人員無法明確管理評審的分工責任,或在進行管理評審的過程中沒有做好計劃工作,這樣導致管理評審的相關人員無法充分準備管理評審的相關材料。最后是管理評審的內容不夠全面、沒有突出重點。管理評審工作是實驗室最高管理者對實驗室相關信息以及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情況進行了解的一種較好的方式。實驗室的管理評審工作需要根據實驗室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所產生的變化來進行相應的變化。但是部分實驗室在進行管理評審的過程中,實驗室最高管理者在進行管理評審內容計劃的過程中沒有做到全面考慮,這樣就導致實驗室管理評審工作的內容不夠全面,從而無法對實驗室的各方面進行充分的分析評估,使實驗室管理評審工作無法有效地落實,無法發現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最后是改進不到位,同時對管理評審后續工作沒有進行及時跟蹤驗證,這樣就導致問題整改不能有效落實到位。這樣管理評審后續工作的不重視會導致管理評審工作沒有任何的價值。
4.1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的適宜性
實驗室的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是隨著實驗室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動態變化的。所以最高管理者在進行管理評審的過程中需要對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進行分析,對目前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進行分析,判斷其是否具備較好的適宜性,如果適宜性較差就需要對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根據實驗室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來確保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
4.2外部環境變化對實驗室的影響
實驗室的管理評價需要充分考慮到實驗室內部人員以及外部相關人員的期望。最高管理者在管理評審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實驗室在外部環境變化下所受到的影響。充分分析外部組織對實驗室的需求進行分析,來保證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會對實驗室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從而來更好地為社會提供相應的服務工作。
4.3重點關注近一年實驗室的改進工作效果
實驗室進行管理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實驗室不斷進行改進。實驗室最高管理者需要對上一次管理評審以來實驗室的改進工作效果進行重點關注。首先需要對各項指標的達成情況進行總結,其次需要對前次評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關注,分析整改后的有效性。最后檢查上次評審以來實驗室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所取得的效果。通過對近一年的改進工作效果進行關注能夠對實驗室的改善機制的完備情況進行判斷,從而來為本次管理評審提供相應的改進支持。
5.1加強對管理評審的重視程度
實驗室管理評審工作只有實驗室最高管理者足夠的重視,才能夠更好地實施管理評審。才能有效體現管理評審工作對于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在進行管理評審的過程中,需要最高管理者加強對管理評審的重視程度,從而來保證實驗室的各項活動能夠充分、適宜和有效地進行。
5.2制定全面、周密的管理評審計劃
實驗室管理評審的過程中會涉及評審計劃、評審輸入、評審輸出及評審報告內容等多個要素。首先需制定好管理評審內容的計劃,考慮實驗室持續活動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其次做好管理評審的時間計劃,根據實驗室實際情況來進行管理評審時間安排,保證管理評審工作能夠有效地落實到位。最后是人員的安排,管理評審工作是由最高管理者進行主持,由相關質量、技術等部門負責人與質量管理人員來組成管理評審小組進行管理評審工作。所以在進行管理評審人員計劃的過程中,最高管理者需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并做好相應的協調工作,從而更好地準備管理評審工作,使管理評審能夠更加有效地實施。完成管理評審計劃制定之后,最高管理者需要求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按照管理評審計劃的評審內容來進行輸入材料的準備,并對與管理評審相關的各類文件信息進行收集和預審,過程中需要對這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進行確認。同時為了保證材料能夠對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覆蓋,需要在進行文件提交的過程中對材料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改進。為了保證材料的準確性,可以通過相應的客觀數據和統計結果來作為材料支撐。
5.3管理評審需要內容全面并突出重點
實驗室最高管理者能夠通過管理評審工作來更加客觀地獲取實驗室的信息以及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在管理評審會議的過程中需要對實驗室從上次管理評審到目前的質量管理體系情況和技術活動情況進行報告,具體內容見表1。參與管理評審會議人員需要對情況報告進行逐一討論分析,對這些事項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項目進行重點分析,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還需要對存在潛在問題的項目進行分析和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在會議中制定出決策性的決定。

5.4進行有效的跟蹤驗證
完成管理評審會議后,首先實驗室質量負責人需組織人員根據會議情況來進行管理評審報告的編制。在編制過程中需要將管理體系和管理過程的有效性、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合理性及需要提供的資源與改進內容等包含到管理評審的結論中。其次,需根據管理評審的相關決定來進行實驗室后續工作計劃的制定,工作計劃中需要包含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的制定、人員培訓計劃的制定、質量控制計劃的制定以及相關問題的整改措施等。最后各部門負責人與相關崗位人員需在管理評審會議后根據會議的相關要求來完成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跟蹤驗證。在這過程中需要深入分析相關問題產生的原因,實現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保障整改的有效性。在這過程中最高管理人員需要對整改進行跟蹤驗證,對問題的整改進行督導,確保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綜上所述,本文對實驗室最高管理者在實驗室管理評審中的相關工作進行了分析,并對提升管理評審效果的措施進行了說明。通過管理評審工作能夠有效地提升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實驗室的整體素質,從而使實驗室更好的發展。所以實驗室最高管理者需要重視管理評價工作的開展,來提升實驗室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淑斐.建材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的建立及持續改進[J].建材與裝飾,2023,19(6):81-83.
[2]郭曉辰,周偉,鄧月金,等.地質實驗室質量體系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2,41(11):287-291,297.
[3]劉恒.簡述農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中管理評審與內部審核的差異[J].新農業,2022(7):85-86.
[4]董華青,陳佳巍,葉瑞克,等.基于HSE理念的高校實驗室管理體系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39(5):238-243.
[5]吳好庭,李寧,張秀英,等.獸藥檢驗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獸藥雜志,2022,56(4):37-40.
【作者簡介】
任智永,男,1981年出生,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為水質檢測。
(編輯:謝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