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依照文獻對比法和理論分析法首先就道路橋梁易出現的病害問題進行了論述,其次提出了道路橋梁施工養護管理措施以及質控辦法,其中包括伸縮縫養護、混凝土結構加固、根據施工要求進行質量控制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橋梁;養護管理;質量控制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3.04.052
Preliminary Study 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WANG Zhengming
(Shenqiu County Highway Development Center, Shenqiu 4663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comparison method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disease problems that are easy to appear on road bridg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including expansion joint maintenance, concrete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quality control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etc.,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道路橋梁作為各個城市之間連接的紐帶,它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實力、社會生產力的綜合體現,現如今在各大城市,我們可看到不同類型的道路橋梁,但每一種橋梁在建設時都需保障其質量狀態,才可發揮項目建設效益。因此,在道路橋梁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需做好養護管理工作并明確質量控制難、重點問題,落實好道路橋梁施工保障機制,保障發揮建設效益,促進我國橋梁建設可持續性發展。
1.1裂縫
對于道路橋梁來說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未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則會加大道路橋梁裂縫發生概率。對于中、小跨度梁橋,因自身結構以及施工工藝等因素影響,此類型的道路橋梁對于養護管理與質量控制工作需求較高,若未進行或所采用的質量控制不到位,則會加大道路橋梁病害發生周期,當出現裂縫、堵塞等情況后,將會導致道路橋梁失去正常的伸縮能力,而且還會因為周圍的溫度而產生額外的內力。
1.2剝蝕
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大多數的質量問題都是由鋼筋剝蝕引發,特別是錨桿位置所出現的銹蝕問題,這一狀況不但會直接影響橋梁承載能力,而且還會對拉索的受力造成一定的影響。
1.3鋼筋銹蝕和混凝土碳化
1)碳化是引起混凝土銹蝕的主要原因,與混凝土中的碳化物相接觸,則會產生銹蝕現象。在此過程中,若鋼筋保護層不夠厚,或混凝土質量未達到道路橋梁建設規定標準,則會加大碳化反應的發生概率,并出現危害到道路橋梁建設使用壽命的嚴重性問題。
2)因橋梁面板排水不暢,導致部分混凝土表面被水沖蝕,加大局部出現碳化反應的現象,從而引發鋼筋銹蝕問題。
3)橋梁個別區域因有橋梁阻隔,在未經過雨水沖刷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銹蝕問題較輕。
1.4地基不均勻下降
1)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地基不均勻下降原因主要在于,地基土出現較大的彈性、軟化現象問題。2)表層處理不當,與基層一起進行碾壓,從而導致基層壓實程度過大,密實性較差,在這種情況發生后自然降低了表層強度從而加大了地基不均勻下降問題發生概率。
2.1伸縮縫養護
在道路橋梁養護管理過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伸縮縫養護管理工作,在此過程中,管理人員需結合道路橋梁實際情況,保障所開展的伸縮縫養護管理可達到預期目標,在做好清理工序后,還需保障伸縮功能,由此延長道路橋梁使用壽命,具體的伸縮縫養護辦法如下。
1)對伸縮縫進行清理。在日常養護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需做好對伸縮縫的清理工序。在實際清理過程中,可選用高壓水槍、高壓風機等機械進行,且需制定好清理周期,一般為結合項目建設周期一個月進行一次,針對易受污染的路面應加大清理力度,延長清理時間。2)橡膠條修補、更換。在伸縮縫養護管理中,還需做好修補與更換處理。當橡膠條出現局部開裂、破損等情況時,應用環氧樹脂膠進行黏接;如果損壞的范圍很大,而且老化程度很深,且較為嚴重再進行處理時需及時完成更換,在更換時可使用類似于更換輪胎的撬棒,將老舊膠條拉出更換為新膠條。3)伸縮縫錨固區裂縫、破損進行修復。當錨固區出現裂縫時,應用環氧膠漿填塞,大縫用環氧膠漿完成對其的修復處理工序。在此過程中,管理人員需明確的是當錨固區有較大損傷時,應先將損傷部位去除,暴露出鋼筋及型鋼件,除去銹蝕后再進行澆注處理,由此保障修復有效性。4)對伸縮縫進行整體替換。當伸縮縫鋼梁發生斷裂或失效時,需要將伸縮縫鋼梁全部更換好,其工藝過程如下。
開槽:一般使用風鎬,在損害不嚴重或輕微的條件下,可用人工鑿槽,槽的深度要依據裂紋類型及缺陷程度來進行分析,并確定出實際需要的間距。在此過程中,管理人員需明確溝槽內瀝青混凝土、松散混凝土情況,在必要時需將其挖空,并用抹布或噴嘴清除上面的塵土,最后使用刮刀或水槍把表面的灰塵和污物清理掉。
植筋位置或加強:在螺栓松脫而其他零件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才可進行加固處理。若要更換,則在安裝膨脹縫之前,應該根據現場溫度計算出伸長率ΔL =ΔT×α×L,隨后將鋼板放置在梁體頂部5 cm處。最后在進行螺栓連接時,可使用優質焊條進行連接處理,并將固定好的鋼筋與伸縮縫的螺栓焊接在一起由此準確地完成該工序。
混凝土的澆灌與養護:澆注前,在接頭兩側鋪上塑料布,以免混凝土污染到路面。在振搗的過程中,需在兩側共同進行,此過程還需確保混凝土的致密度。施工人員可用振動棒振動到沒有氣泡為止。在完成混凝土振搗后,按傳統方法,將混凝土分成4~5批,進行均勻碾壓。在鋪筑時,應格外重視平鋪,混凝土表面應略低于瀝青路面頂部的10~15毫米。
裝橡膠帶:在混凝土已經澆注完畢并進行振動后,將膠帶、不銹鋼板裝入其中,并將其擠壓到比道路略高1~2 mm的高度,并保障其無任何間隙。當拉力達80%后,將螺釘緊固。安裝完畢后,應持續維護保養。
2.2混凝土結構加固
1)在道路橋梁養護管理過程中,需做好對混凝土結構的加固處理,需結合道路橋梁結構進行分析并明確所采用的加固技術,并考慮到結構加固后所出現的變化。如,在對橋墩進行加固時,應綜合考量,以保證橋墩整體不受破壞為前提,同時,還要對其性能和可靠性展開分析,確保其構造原理、存在的缺陷等滿足其基本需求。在保證其承載能力的前提下,為以后的加固設計提供參考。2)結合道路橋梁實際情況,對于混凝土結構所出現的承載力較差等問題,在做好分析工作后,可結合實際情況考慮采用粘鋼法進行加固處理。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對原來的混凝土構件進行有效防護,而且還可以簡化施工過程,節省工程費用,操作簡單,該辦法屬于高效、可靠技術,保障了混凝土加固效果。
2.3加強橋梁檢測
1)在實際的道路橋梁檢測工序中,需明確所采用的檢測技術,以及科學合理的養護辦法,保障橋梁檢測工序可達到預期目標。如,針對國省干線的公路橋梁在進行檢測時,應確保檢測設備達到檢測需求,并保障所做出的檢測評價為道路橋梁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道路橋梁所產生的實際問題,最終合理提升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2)在進行道路橋梁檢測工作時,需通過合理的分析明確道路橋梁所采取的檢測設備、技術等,建立出公路橋梁檢測數據庫。并且,能夠及時地獲得道路橋梁各部分的病害和損壞狀況,通過對標準、完善、程度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動態分析,使養護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了解道路橋梁實際情況,從根本上解決以往所出現的道路橋梁養護管理不當等問題,進而提高道路橋梁施工質量,保障可達到養護目標[1]。
3.1根據施工要求進行質量控制
1)根據工程的具體需要,科學合理地對施工技術和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從而達到施工技術管理的目的。
2)管理人員需做好相應的施工技術準備工作,并依據項目建設情況,保障可對實際情況、設計圖紙以及施工工藝進行處理分析,由此結合道路橋梁需求完成對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工作,保障達到質量控制目的,有效提升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避免出現影響道路橋梁建設的隱患問題。例如,在鉆孔樁施工過程中,可用KPG-3000液壓鉆機、ZSD300/210液壓動力頭鉆機,以重錘為引導,采用降壓鉆進法,倒回泥水,經處理后的泥水用ZX-500型泥水分離器凈化。由此準確地達到項目建設施工工藝要求。其中泥漿可以由水、膨潤土、黏土、碳酸鈉和其他東西制成,并且在實際工序施工過程中,為確保黏土可達到質量要求,可選用塑性系數>25,顆粒度<0.005 mm,顆粒度大于50%的土樣,且所選的土樣不得含有石膏、石灰、鈣鹽等。
3.2做好道路橋梁整體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在城市公路橋梁建造中,一般多采用搭接式蓋梁技術,在橋墩上設置預留孔洞,然后在橋面上鋪設鋼筋,以實現一定荷載作用,從而提升道路橋梁使用壽命,而針對該技術的質量控制如下:1)結合項目實際情況,保障承載效果,可將鋼板事先埋設在墩柱中,然后拆下模子,將預制好的鋼板與橋梁框架焊接在一起,并且在進行箱梁預制件時,需確保采用梁臺基座與下模板對比法進行預制箱梁進行施工。2)管理人員要檢查下模的支撐,特別要注意下模的軸線,并做好質量控制。根據梁的情況,對內模進行分塊設計,并與地基固結,由此確保內部模板可與梁保持良好的連接性[2]。
在澆筑完畢后,為了抬高整體的設計高度,需要澆筑一定數量的混凝土,澆筑的鋼筋應達到澆筑的質量要求,例如厚度、密度、彎曲等。
3.3做好道路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質量控制
1)針對道路橋梁下部結構的質量控制工作,需明確所采取的技術類型,并做好針對性質控處理。一般來說,下部結構所采用的施工技術較多,對此在進行質量控制時,管理人員應做到全面細致。
2)在基坑、模板等施工工序中,應按照規定,對鋼筋高度和所施工的關鍵部位進行嚴格的控制。在預埋鋼筋的過程中,必須有專人在場指導,并在預埋鋼筋的位置上放置了定位儀和支架,以保證預埋鋼筋的精度[3]。
3)鋼筋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可以在混凝土內部鋪設水泥砂漿襯、塑料襯里,確保保護層有足夠的厚度,為下一步施工做準備。
4)施工中,在進行橫系梁和承臺的施工時,可以通過橫系梁來調節,這個過程能夠有效地改善樁身的總體性能。并且樁群采用支座型連接。如果技術管理得當,不僅能夠降低城市道路橋梁施工成本,也可有效提升工程質量,從而保證路橋建設項目達到實際效益。
5)承臺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需針對樁身完成無損檢測與表面清理工序,隨后要求施工人員按照規定完成對鋼筋的捆綁以及模板的安裝等工序。過程中需注意,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前,在進行其他工序時,必須涂抹好脫模劑,以免對施工縫產生污染。
綜上,為保障道路橋梁項目建設達到預期目標,需合理開展養護管理與質量控制工作,在養護與質控階段應結合施工技術、施工評定標準進行,并保障所采取的養護管理辦法與質量控制工作可解決道路橋梁所出現的病害問題,以此有效增加道路橋梁使用壽命,發揮建設效益,促進我國市政路橋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臻.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現場施工技術的應用與管理[J].建筑·建材·裝飾,2022(16):68-70.
[2]李廣盼.加強道路與橋梁現場施工管理的途徑[J].四川建材,2022,48(8):125-126.
[3]王飛.影響道路橋梁項目現場施工管理因素及解決辦法[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2(4):132-134.
【作者簡介】
王崢銘,男,1990年出生,助理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為公路管理養護。
(編輯:謝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