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霞
摘 要: 村級公路建設是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是發展農村牧區經濟,提升農村牧區公共服務水平的先決條件為提高農村牧區公路的好路率和完好率,解決農村公路失養的嚴重狀況,現就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等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路 養護管理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341-01
如何管理和養護好已建成的農村牧區公路,提高公路 的使用年限的質量標準,使其連續、穩定地為農民服務,是目前我國各級交通主管部門仍舊面臨的一個問題?,F今,我旗農村牧區公路里程達300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將達到74億元。全旗農村公路密度將達到32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萬人擁有公路487公里;嘎查通油路率達到100%,農村牧區公路通村率達100%。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快,但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卻嚴重滯后。為提高農村牧區公路的好路率和完好率,解決農村牧區公路失養的嚴重狀況,開創農村牧區公路管養工作局面,現就農村牧區公路養護管理等問題進行探討。
一、農村牧區公路養護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1.主體意識弱,有效管護難到位。按照《公路法》、《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公路管理辦法》及國家計委、交通部制定的《縣際及農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村級公路的養護主體為嘎查村民委員會,從實際情況看,還有一部分嘎查村存在著管護意識差、重建輕養的問題,認為農村牧區通公路面硬化后,地方政府和沿線群眾認為行路難問題解決了,可以高枕無憂了,無需浪費人力財力去養護,沒有把管護工作真正擺上位置,抓在手上,導致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路政、公路管理部門及個別鎮政府,還存在著指導不及時、督促不到位的問題,督辦檢查的職能作用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2.經費無保障,管養資金難籌措。這是影響全旗通村路建設及管護的最大瓶頸。一方面,隨著道路里程的延伸,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相應的旗財政的匹配額度越來越大,受旗級財力限制,實際資金到位嚴重不足。另一方面,通村硬化路建完后,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直接交付嘎查村級投入使用。國家政策法規要求農村牧區公路村建村養,加之目前旗、鎮兩級財政對村道公路養護管理未列入資金預算安排,加上相當部分村級經濟狀況較差,在化解債務,減輕農牧民負擔情況下,使得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籌集變得更加困難。
3.建設標準低,遺留隱患難處理。一是建設標準低,損毀快。建設的農村公路,由于上級補助標準低,自籌資金困難,加上部分工程趕工冒進,導致工程質量難以保證,附屬設施差,使用壽命短,基礎比較薄弱,增加了養護壓力。二是超限超載難治理,損毀快。目前,全區只是在國、省道上設立專業檢測站進行治超,且須經區政府批準,對于農村牧區公路的治超,現在無法實施。對于超限的車輛,全旗目前設置了3個超限超載監測站,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4.主體不明確,管養體制難理順。由于認識不夠,界定不清,資金籌集難等因素的制約,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對農村牧區公路管養問題常采取回避態度,致使農村牧區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不順暢。說不管,大家都管得著,真要管,誰都不真正管。講權利分效益時,大家都說有份,都要分享;講責任攤任務時,大家都說不屬自己管轄,沒有責任和義務,互相推諉。大多數地方呈現無養護機構,無固定養護人員、無養護經費,無養護機具的“四無”狀態。
二、加強農村牧區牧區公路管養的幾點建議
1.加強預防養護,延長使用周期。當公路狀況良好,尚未出現明顯病害或輕微損壞時,在合理的時間內采取相應的預防養護措施,及時處理公路病害,杜絕進一步惡化,延長使用年限和節約養護成本,達到控制病原的目的。從這一意義出發,加強公路預防性養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有具體的養護工作中,要貫徹早預防、早施治的方針,經常跟蹤檢查瀝青路的損壞情況,是否存在輕微的龜裂、松散、裂縫等現象。如有損壞時,應采取相應的固坡植被、灌縫、壓漿等預防性措施,把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養護的實際效果。
2.保持路面整潔,及時修補路面。保持路面干凈、平整、堅實是實現公路安全暢通的最基本條件。要使之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在日常養護工作中,要及時修補路面坑槽,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操作,注意修補工藝和流程,做到修補的坑槽線條順暢、材料與原路一致,接頭平順,不錯過有利時機,保證路面沒有積水。
3.保持設施完好,確保排水順暢。公路許多病害都是因水而成造成的,特別是在7-9月份尤為如此。所以要緊抓公路排水工作,保持公路縱、橫向排水處于暢通狀態。做到邊溝無堵塞、溝底干凈。特別要注意截水溝的完好狀況,尤其在雨季期間,要預防水流沖刷邊坡,以防邊坡流失,引發邊坡塌方等安全隱患的發生。要對損壞的邊溝、邊坡及時進行修復,保持水溝排水暢通。
4.加強橋涵養護,確保正常運行。在平常的養護工作中,要保持路面干凈、泄水孔灌通、無堵塞、排水良好。特別是要治理橋頭跳車現象,做到日常檢查與維修并舉,及時修復損壞的橋梁欄桿與伸縮縫、清除雜草、雜物,清理涵洞進、出水口垃圾和堆積物,以防止發展破壞,確保橋涵灌通,安穩地運行。對其他構造物設施,要做到合理置、整齊、維修及時。
5.加強公路綠化工作,打造生態綠色通道。公路綠化是起著穩定路基、固坡植被,防流失、防沖刷的作用,也是確保公路路況完好的主要養護措施,更是公路一道亮麗的風景,融自然于一體的景觀綠色通道。對于路樹的養護,在春季,主要進行路邊樹木補植,同時抓好補植后的管護。對影響行車視線、不規則的樹枝,要進行修剪,有一定的造型。對于邊坡上的藤類樹種,要注意養護,防止割草損壞,確保成活率。在冬季,要定期進行路樹刷白,預防病蟲害的侵蝕,確保路樹保暖過冬。
綜上所述,當前鄂前旗必須全面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水平,保障農村牧區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保障農村牧區公路網的完好和暢通,實現農村牧區公路“有路必養、暢通快捷、安全高效”,讓條條農村牧區公路真正成為農牧民群眾長久的“致富路”,長期服務于農牧民,服務于農村牧區,服務于農牧業。為鄂托克前旗“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提供良好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