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峰毅
摘 要: 中國的經濟水平逐年升高,在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群眾對于精神享受的渴望也日趨高漲。促進文藝創作的繁榮符合時代的要求,不僅使文化更加多樣化,提高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同時也促進文化市場的繁榮。本文就當前群眾文藝創作的創新意識和時代需求,結合當前的形勢,提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文藝 創作 群眾 文化
中圖分類號:G24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393-01
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精神文明不可或缺。文化豐富多樣、積淀深厚,加強大眾文化創作,有利于促進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符合當今文化時代發展。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是時代所需,民之所需。
一、群眾文藝創作的內涵
藝術,其本身有著凈化人心的力量。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藝術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人的精神面貌,使人飽含理想,富有氣質。群眾文藝創作體現的是廣大民眾對于藝術的一種追求,在創作的過程中,表現的是廣大民眾的精神狀態,是對現實生活的理解。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更是建立在文藝創作之上的,文藝作品是群眾文化創作繁榮的果實。繁榮群眾文化創作有利于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艷”的良性循環。
二、影響群眾文藝創作的因素
1.群眾文藝創作的時代需求
文藝創作種類豐富,樂曲、詩歌、戲劇、書畫等形式繁多。對于藝術形式的創作而言,藝術創作需要長時間成本。群眾的業余活動時間本身有限,尤其是中青年人,接受最多、最容易接受的文藝創作形式就是文學創作。在互聯網高速信息交換時代,單一的原始創作形式,如果沒有新穎的題材和主題,文藝創作創新力必然活力不足,阻礙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時代需要文藝更加大眾化、平民化、生活化。應該說群眾文藝創作是最接近時代,群眾文藝作品更能弘揚主旋律,更能激發大眾的精氣神。
2.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意識
對于大多數創作者來說,長期生活在同一地方,受地域的局限, “閉門造車”、“缺乏新意”是大多群眾藝術創作上存在的普遍問題。要有深度、有層次、有個性、有變化的藝術內容和形式,這對藝術創作加工提出更高要求。隨著數碼、手機的普遍,多門類藝術的門檻隨之降低,大眾化的文藝創作普及、面廣,諸如攝影、微電影、微小說等新藝術形式日益為大眾接受。但大眾文藝創作對于廣大群眾來說還是比較新興的,當地文化部門通過舉辦講座、藝術展等,提高民眾的創作水平,豐富創作內涵、創作技法,創新藝術形式,創新藝術內容。群眾文藝作品需要通過創作技巧,反映社會信息,揭示創作者對社會、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群眾文藝創新首先需要作品既能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也能表現當前的社會狀況,引起人們的共鳴及思考。群眾文藝創作創新同樣需要遵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窗彩腥何囊魳穭撟魅藙⒁缓剑Y合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結合現代流行音樂曲風,創作出新城市民謠《阿凡提和阿瓦提》發布在網上不到一周,就被新疆阿克斯約訂為縣歌。走出去、放眼世界、跨界整合,增強群眾文藝創作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3.群眾文藝創作的人才拓展
普及群眾文藝,提升群眾文藝的創作水平是近年來各地文化部門的一項重點工作。群眾文藝創作要以大眾為主,群眾文藝創作理應倡導寫身邊人、反映身邊事。這就要求群眾文藝的創作人才要熟悉群眾的生活,了解其精神需求,找到創作載體,進行藝術加工。群眾文藝的創作人才須具備生活閱歷、藝術積累、做身邊有心人,這使得群眾文藝創作人才匱乏,創作人才隊伍老化。以淮安市清浦區為例,有4個街道12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成立了群眾文藝創作隊伍,共有42人,主要集中在音樂、小品、書畫、攝影和文學類,平均年齡62歲。群眾文藝創作進大學校園、進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是提升群眾藝術創作人才隊伍的一條有效捷徑。
三、繁榮群眾文藝創作方法的思考
1.激勵群眾文藝創作群體
倡導用群眾熟知的聲音、語言和文字等形式講訴群眾的故事,傳播好人好事跡,凸顯“實現偉大中國夢”社會主流精神,創新文藝載體、創作不同形式的原創文藝作品,以文藝作品創作激勵機制鼓勵文藝創作的多樣化,激發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吸引老中青幼各年齡層次、職業群體、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員參與?;窗彩星迤謪^2014年至2016年,分別出臺文藝名家工程、文藝雙星評選、群眾文藝獎勵方案等相關文件4件,兩年來有12名群眾文藝創作人員收到2000元至5000元的獎勵。
2.夯實群眾文藝作品內涵
文藝工作者需要經過人生的歷練、生活的打磨,才能創作出更富生活氣息的作品。與老輩文藝工作者相比,新生代的群眾文藝創作者,接觸新生的事物多,掌握新科技能力強,創作周期短。作品不流于浮華,就必須深入生活,發掘更多的素材,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創作素材,尋找和提煉創作主題,以大眾的審美角度激發靈感,創造出以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為導向的文藝作品,創作出更多的“鄰家式”文藝作品。
3.提升群眾文藝創作水平
群眾文藝工作者應在生活中不斷學習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作品,提高自身的修養及其藝術水平。相關文化單位和部門經常組織培訓,加強群眾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水平,通過展示、展演、評選、比賽,吸引群眾文藝愛好者參加文藝創作活動,提供平臺,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群眾文藝工作者更要帶頭開展文藝創作,在提高自己的創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的同時,帶動群眾業余文藝愛好者開展文藝創作活動,建立創作骨干隊伍。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提高其自身素質和文藝創作能力。
結語
現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秀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文藝的繁榮。群眾文藝創作是人民精神食糧的主要供給。群眾文化創作的繁榮,離不開創作形式及主題的創新,離不開對社會的洞察理解,離不開創作隊伍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促進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讓廣大民眾參與文化,享受文化建設成果。
參考文獻
[1]楊蘋. 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 大眾文藝. 2015(03)
[2]蔣晨光. 新時期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J]. 大眾文藝. 2014(12)
[3]鐘伊君.加快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祖國.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