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文明家庭傳優良家風”巾幗書美攝作品展

“助力成長”家校共育大講堂
家風如春風,潤物細無聲。今年3 月,在鹽城市建湖縣,一場滋潤心靈的“創文明家庭 傳優良家風”巾幗書美攝作品展在縣美術館拉開帷幕,水鄉女性用筆墨繪出家風故事、以鏡頭記錄巾幗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中營造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今年以來,建湖縣婦聯充分組織發揮婦女在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激勵婦女用手建設家、用心經營家、用情呵護家,緊扣家庭主陣地,弘揚文明新風中展現“巾幗情懷”,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融入日常,以家庭的“小氣候”浸潤社會的“大氣候”。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幸福的源泉。建湖縣婦聯和各部門緊密配合,整合資源、創新形式、豐富內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家教家風及普法宣傳等活動,構建家庭家風網絡,以家庭和睦帶動社會安定,以家庭幸福帶動社會祥和,以家庭文明帶動社會文明。在《習近平走進百姓家》贈書儀式上,建湖縣婦聯主席邵靜宣讀《建湖縣家風建設倡議書》,動員全縣廣大婦女姐妹和家庭:以實際行動爭做最美家庭參與者、文明新風傳播者、書香社會營造者、清廉環境創造者、綠色低碳奮斗者,為建湖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的巾幗“家”力量。
近年來,建湖縣積極培樹典型,常態化組織開展培樹“最美家庭”活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號召全縣家庭向“最美家庭”學習。建湖縣孫強家庭、嵇紹兵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嵇紹兵家庭入選全國清廉家風故事十佳案例;查玉婷家庭榮獲“江蘇省五好家庭”,何宏新家庭榮獲“江蘇省最美家庭”,黃海燕家庭榮獲“江蘇省教子有方家庭”。2022 年,建湖縣推選“鹽城市最美家庭”6 戶,縣最美家庭50 戶。“建湖女性”公眾號對“最美家庭”進行展播并開展家教家風相關活動12 場,征集教子有方家庭和社區教子有方支持典型,在全縣范圍傳播和帶動優良家風。
家,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為了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建湖縣婦聯在“建湖女性”公眾號開設家教課堂,推出省婦聯家庭教育“三道”課程,家長們可以更加便捷、專業、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學習。去年以來,建湖縣婦聯與教育局、關工委等單位聯合舉辦建湖縣“助力成長”家校共育大講堂活動8 期,千余人參與現場活動,線上收看達17 萬人次,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建湖縣婦聯在各鎮區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講座和“從家庭變化看改革開放史”暨好家風故事分享會。
建湖縣婦聯緊抓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節點,以“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為主題,組織婦聯干部入戶宣傳家庭教育相關法律知識,讓居民明確家長主體責任,重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主動參與到家庭、學校、社會協同教育。聯合建湖縣檢察院舉辦《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檢小課堂,聯合建湖縣法院、縣司法局開展法規宣傳,力促《家庭教育促進法》家喻戶曉。依托“三全社區”作為基礎陣地,構建社區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類型的“三全”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在盂蘭、鎮西、城南、徐東等社區,組織《月圓緣》等系列親子教育活動,貫徹“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及家長潛移默化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進一步培育文明家風家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家風正則民風淳、政風清、黨風端。在建湖,家風不僅代表了家家戶戶的德行傳承,更涵養了萬千黨員干部的廉政黨風、清廉政風。近年來,建湖縣將廉潔家風建設作為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的切入點、著力點,深挖地方廉潔家風資源,重點打造“線上+線下”立體家風,不斷厚植廉潔基因,涵養清風正氣。建湖縣婦聯聯合縣紀委監委、縣文明辦等以“廉潔家風、你我同行”為主題,相繼組織廉潔書畫、家風誦讀視頻以及家規家訓家書、“廉政寄語”“治家格言”等作品征集活動,大力推進以家倡廉、以家助廉、以家促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及其家屬共筑廉潔家庭防線,讓廉政文化好家風在全縣普及推廣。

《習近平走進百姓家》贈書儀式

《習近平走進百姓家》讀書分享會
“一個人讀書,能讓心靈豐富;一個家庭讀書,能涵養良好家風。”黨的二十大提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為把書香家庭建設做在經常、抓在平常、落在基層,近日,建湖縣婦聯、縣全民閱讀辦聯合開展建湖縣“閱‘建’美好書潤家風”“書香家庭”評選活動,舉行《習近平走進百姓家》讀書分享會,通過親子閱讀、經典誦讀、閱讀講座、贈書送學等,促進廣大家庭在樂享閱讀中建設好家庭、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教,讓“人人愛讀書”成為家庭進步的“能量源”,“家家飄書香”成為書香建湖的“風尚標”。建湖縣婦聯主席邵靜說:“我們的活動不僅走進校園,還將走進機關企業、村居社區,號召廣大女性參與,并通過她們帶動更多的家庭投入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中來,我們也希望通過小家庭的和美來促進大家庭的和諧,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彰顯巾幗風采,貢獻巾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