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2023年7月,我國出口降幅小幅擴大,一是同期基數仍處高位,二是外需下行壓力持續。分區域來看,我國對美出口降幅邊際企穩,但仍處于深度負增長區間,對歐盟、東南亞出口降幅擴大。分產品來看,汽車出口延續高增,手機出口需求環比改善,勞動密集型產品、工業品出口降幅亦普遍收窄。進口方面,價格下行和需求偏弱,使得7月進口降幅再度擴大。向前看,三季度我國出口仍將面臨基數和外需壓力,短期內出口增速或將繼續磨底。出口同比增速的顯著改善,仍需等待四季度后基數壓力的緩解,和外需的逐步回暖。同時,在出口新伙伴、新動能以及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的支撐下,我國出口的韌性依然值得期待,出口同比降幅進一步下探的概率較低。
申萬宏源:全球供給競爭加劇將形成出口的中期壓力,結構上關注美國地產鏈和新興國家內需鏈兩條阻力較小的結構性機會。出口破局的關鍵其一為發達國家“紅海”市場中尋找有周期性的機會。美國地產銷售領先我國對美國后周期商品出口(家電、家具、裝潢材料)半年,二季度以來美國地產銷售走強將反映為三季度末我國相關領域商品出口表現觸底反彈。而若美聯儲明年開啟降息,美債利率明顯回落,會進一步推動美國地產銷售回補,進而進一步拉動我國對美國后周期商品出口,這一邏輯獨立于美國整體消費需求降溫的過程。其二為開拓非發達國家的“藍海”市場,新興國家向投資驅動轉型,以及城鎮化后消費內需提升均將成為我國出口的拉動來源。對新興國家出口數據已呈現出內需商品(汽車、鋼材、塑料等)增速、持續高于發達國家外需驅動的加工貿易品(電子設備)的情況。
招商證券:7月的出口增速依然承壓,但這并不意味著接下來的出口增速會持續維持低位。目前值得注意的幾個積極信號:一是美國經濟仍有韌性,今年下半年與中國出口相關的部門表現好轉,房地產年初以來已經回暖、下半年將繼續回升,美國制造業PMI開始企穩,下半年回升的概率較大;二是美國對我國出口增速拖累最大的月份已過,與上個月相比,7月份美國對我國出口增速的負貢獻率開始收窄;三是高頻數據顯示SCFI 和CCFI同時環比回升,這是2季度以來首次發生,尤其是SCFI自7月以來觸底回穩的跡象更加明顯,讀數始終在950附近震蕩,近兩周穩定在1000以上,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的近期變化反映出口需求邊際回暖。整體來說,我們認為8~9月份出口增速會明顯收窄,10~12月份出口增速大幅回到0值以上,8~12月整體呈現爬坡回升的態勢。對于進口,目前生產形勢依然偏弱,在穩增長的政策未落地之前,短期內進口增速仍然承壓。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43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113億美元,升幅為0.35%。中國7 月末黃金儲備報6869萬盎司(約2136.5噸),環比增加74萬盎司(約23.02噸)。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8月7日公布,7 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0.9點,比上月提高0.3點,保持連續上升態勢。7月份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121.8點,同比增長超過20%,農村電商業務量指數為127.8點,同比增長超過25%。
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0.1萬輛和238.7萬輛,環比分別下降6.2% 和9%,同比分別下降2.2% 和1.4%。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5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6%和31.6%,市場占有率達到32.7%。
據上海海關統計,上海自貿試驗區自2013年設立以來,進出口規模由設立之初的0.7萬億元,穩步增長至2022年的2.1萬億元,擴容3倍。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7月比6月公共充電樁增加6.2萬臺,7月同比增長40.4%。截至7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221.1萬臺。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銀行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4626.49億筆,金額4805.7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7%和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