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綠樹陰濃。走進生機盎然的七月,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顯效發力,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9951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餐飲收入為4371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94%,同比增長16.1%;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134億元,占餐飲總收入的25.94%,同比增長15.4%。1—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餐飲收入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230億元,同比增長23.5%,餐飲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國際烤肉產業發展大會暨2023齊齊哈爾烤肉美食節”、第二十一屆中關村國際美食節、“中華美食薈·知味陜西·咸陽味道”餐飲消費季、2023首屆黃河流域(聊城)美食文化節、首屆“西安國際美食博覽會”、2023 國際(大同)美食文化季——國際區域美食產業發展論壇等多場美食節活動在全國各地火熱舉行,點燃盛夏熱情;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組團赴新加坡考察餐飲投資、受邀參加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國慶日招待會,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在武漢出席“中法工商歡迎晚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茶日·首屆國際食文化博覽會”,“2023世界中餐業聯合會職業技能競賽國際評委、高級國際評委培訓班”等多場國際交流活動以美食為媒,推動國際文明交流互鑒;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企業家分會第二屆一次代表會議、2023中國飲食文化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國際烤肉產業發展峰會”、餐飲行業基石資產保障項目啟動儀式、“遼寧老字號傳承創新論壇”,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分別與山西省商務廳、常州市政府大同市委、長垣市委座談交流、深化合作,各項行業活動有序進行,重點把握消費需求和高質量發展趨勢。
各項精彩紛呈的活動之余,盛夏納涼避暑,可以臥一席清夢,開卷有益。本期“專題”欄目帶來《傳承飲食文化,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餐飲文明》,作者荊林波闡述了深入挖掘與傳承我國的飲食文化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提出了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餐飲文明的思路和有效路徑。石自彬的《基于烹飪技術經驗的川式鹵水技藝解析》,則將深受廣大食客喜愛的川鹵制作技藝之色物制備、香辛料配伍、高湯制作、鹵湯調制與調味、封油制作、鹵品鹵制、鹵水保養等工藝流程呈現給讀者。
此外,還可以跟隨作者的筆觸在《中國淮揚菜志》和《中國閩菜精粹》二本書中了解其飲食文化的積淀和內涵,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白樂天的香醉滋味”和《詩經》里的那些菜,在紀錄片《我粉你》中體驗十幾種性格迥異的粉。還有王海東情有獨鐘的韭菜餡餅、沈賢斌精心呈現的時令美味、小暑、大暑節氣菜以及營養專家的夏季飲食祛濕和促進食欲的建議。當然。也可以騎著徐龍的“銀蹄白踏煙——馬”,順江前往湖南株洲一飽口福,再沿著“一帶一路”去探尋溫暖的中東歐美食,讓這個盛夏更添別樣滋味。
享受美好的盛夏時節,愿無所畏懼的餐飲人一路坦然、一路收獲,用汗水書寫奮勇直前的足跡。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