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華美食,位列傳統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不容錯過,不僅有傳承千百年的美味秘方,也流傳著諸多典故秘聞。漢賦大家枚乘寫過一篇描寫江蘇地區貴族游宴的長賦《七發》,其中詳細描摹了當時宴會中的菜譜,有用芍藥醬調制的軟爛熊掌、切成薄片的里脊肉制成的烤肉、鮮鯉魚肉切成的生魚片等,這是最早的一批淮揚菜。隋煬帝三下江都,古代淮揚菜也因此發展到第一個高峰。成書于宋初的《清異錄》,專設《饌羞門》,記載隋唐五代飲食的三十九事,其中不乏淮揚菜的身影,比如縷子膾、玲瓏牡丹鲊、建康七妙、鎮江寒消粉等。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六下江南,從客觀上促進滿漢菜肴的相互借鑒,古代淮揚菜也至此發展到頂峰。
淮揚菜的制作像寫詩作畫,廚師們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各種精致的菜肴。作為長江下游地區的代表風味,淮揚菜源于江蘇,始于春秋,興于隋唐,盛于明清,光大于當代,與魯菜、川菜、粵菜并稱中國四大菜系,與北方菜、粵菜、辣味、清真并稱當代中國餐飲五大風味集聚區,素有“東南第一佳味,中華之至美”之稱。
淮揚美食文化是千百年來江蘇人民的智慧結晶和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江蘇經典的歷史文化符號之一。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講好江蘇故事、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標識,更好地服務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于2017年啟動《中國淮揚菜志》編纂工作。經過五年的辛勤編纂,于2022年底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國淮揚菜志》總字數66萬字,收錄圖片434張,共分為五卷,分別從沿革、名菜、名點、宴廚店、拾遺等多個方面追根溯源、廣征博采,全面系統記述了淮揚菜的起源與萌芽、興起與形成、鼎盛與高峰、傳播與發展,展示了404道風味名菜、323道風味小吃、148套風味名宴、388位古今名廚、365家名企名店等,反映淮揚菜的發展歷程和菜系特點,展現淮揚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融合統一和賡續創新等特性。
《中國淮揚菜志》的編纂,是地方志編纂工作的一次新的嘗試。這部志書突破了傳統志書的體例束縛和形態風格,使用大量精美圖片,語言精練,圖文并重,一函五冊,裝幀精美,將志書的嚴謹厚重與時尚的現代表達相統一,力求達到內容與形式、敘事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打造出活色生香的“舌尖上的方志”。通過地方志這種文化形態,深入挖掘江蘇悠久燦爛的地域文化,關注貼近百姓現代生活,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和江蘇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為了恢復淮揚菜發展歷史原貌和名廚菜單,編纂團隊遍訪江蘇各地檔案館、圖書館等地,走訪了各地的名廚世家,進行尋訪調查,確保不放過一絲一毫有價值的資料。就日常豆腐菜而言,淮揚名菜中就有多種做法,如平橋豆腐、文思豆腐、界牌豆腐、魚翅燈籠豆腐、中山釀豆腐、鏡箱豆腐、雙冬老豆腐、海蠣豆腐、胡先生豆腐等,讀者既可學,也可去做,推陳出新,可以說是一本江蘇美食的指南、提高廚藝的教材。

書訊:《中國淮揚菜志》
作者: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定價: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