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珍
有些人感覺天旋地轉、頭暈眼花,且頻繁發病,會懷疑自己得了頸椎病或者頭部疾病,前往神經內科或骨科就診。事實上,部分患者可能是因為前庭(人體耳朵中主管平衡功能的器官,位于人耳的內耳部分)或者迷路神經(也叫內耳迷路,是前庭耳蝸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功能發生異常引起的頭暈,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耳源性眩暈。
·“耳朵不好”引起的眩暈·
人體的平衡主要是依靠前庭、視覺及本體系統共同協調來維持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對維持人體平衡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前庭感受器,位置在內耳。前庭感受器出現病變,如缺血、缺氧,往往會引起眩暈,這種眩暈就是耳源性眩暈。耳源性眩暈的癥狀包括站立不穩、惡心、血壓下降、面色蒼白,以及耳鳴、耳聾、耳悶脹感、耳痛、耳癢、耳異響感等耳部癥狀。部分患者沒有耳部相關的癥狀。通常情況下,耳源性眩暈一次發作的時間較短,患者會感覺物體旋轉或自身旋轉,行走可出現偏斜或傾倒,發作的過程中神志清醒。
·發病原因·
70%的耳源性眩暈由內耳相關疾病,如耳石癥、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聽神經腫瘤等引起。此外,長時間勞累、休息不好、睡眠障礙、情緒波動、天氣或季節變化等均為該病的誘發因素。
1.耳石癥
由于生理代謝原因,橢圓囊、球囊等掌握平衡的前庭器官中的耳石,脫落到半規管(維持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內耳的組成部分),在半規管中游動,可導致患者視物旋轉。耳石癥患者通常在晨起時,頭運動到某一部位后,引起一種強烈的眩暈感,或者是自己感覺旋轉,同時伴有眼球震顫,通常頭暈的時間比較短。翻身起床,昂首或低頭時,患者癥狀加重。
2.梅尼埃病
病理基礎為膜迷路(包括橢圓囊、球囊、膜半規管和耳蝸管)積水膨大,患者不僅會眩暈,在眩暈的過程中還會出現波動性的聽力下降。沒有眩暈時,患者的聽力會恢復正常。反復發作后,患者的聽力會進一步下降,且發作的持續時間會逐漸變長,間歇時間會逐漸變短。梅尼埃病導致的眩暈的持續時間一般比耳石癥長。間隙期無眩暈發作,但患者可能有不平衡感或不穩定感。該病一般為單耳起病,隨疾病進展可導致雙耳發病。雙側梅尼埃病患者可能長時間有不穩定感、搖晃感或振動幻視。
3.前庭神經元炎
患者病前2周多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病變發生在前庭神經節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可導致突發性眩暈,嚴重的可引起惡心、嘔吐。癥狀常在幾天內逐漸緩解,多數可在2周內完全恢復。少數患者在短期內會有不同程度的頭昏、頭暈和不穩感,活動時癥狀加重。
·常見治療方法·
耳源性眩暈癥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患者應由醫生診斷明確病因,然后進行對癥治療。如對于耳石癥可采用手法復位或機器復位——將脫落的耳石歸位。對于前庭神經元炎可采取抗病毒治療,并采取相應措施改善血液循環。此外,患者保證良好的休息,能夠明顯改善眩暈癥狀。
1.手法復位
可應用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治療,是治療耳石癥較為有效的方法,可以反復進行。手法復位涉及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巧,患者應到醫院找專科醫生進行治療。常用復位手法的包括Epley法、Barbecue法等。Epley復位法指通過特定的頭位活動及擺動,使耳石經由總腳到達橢圓囊,令耳石不再影響半規管的動力學作用。
2.藥物治療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血栓通、銀杏葉片等血管擴張類藥物,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利尿脫水類藥物,阿托品、山莨菪堿等抗膽堿能藥物,地芬尼多、地西泮等前庭神經抑制劑。此外,還可利用蝸窗膜的半滲透作用原理,給鼓室注射藥物,緩解癥狀。目前,常用的鼓室注射藥物是慶大霉素和地塞米松。
3.手術治療
對于眩暈反復發作、癥狀劇烈,長時間應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遵醫囑進行手術治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盡可能采用破壞性小,能夠保護聽力的手術方式。對于晚期聽力下降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非聽力保存手術治療。
4.前庭康復訓練
在眩暈穩定期,患者可做前庭康復操,改善平衡功能,緩解頭暈。部分耳石癥患者有頸椎病、腰椎病,部分年長患者無法活動或活動較為不便,不能進行耳石復位,可在醫生指導下開展前庭康復訓練,以減少眩暈的發作。
·家庭護理建議·
1.保證生活環境“安全”
患者需要保持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避免噪音。家中墻壁應安裝安全抓手、護欄等設施,浴室應放置板凳、防滑墊等,馬桶旁應加裝扶手。患者不應以蹲姿如廁。不在患者常逗留的客廳、臥室放置開水等物品。患者應盡量少做飯或不做飯。患者外出不宜乘坐高速車、船,避免登高,不做久蹲、低頭或者搖頭旋轉等動作。
2.飲食調理
患者應重視營養調理,多吃富含礦物質鐵的食物,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適量多吃雞肉、魚肉、蝦肉等“白肉”,充足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同時,要忌濃茶、煙酒、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膩高鹽食物。
3.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過度勞累、嚴重缺乏睡眠是誘發耳源性眩暈的常見因素之一。患者要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睡前可以通過泡腳、聽輕音樂等方式來放松,不可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4.緩解緊張情緒
精神過度緊張也會誘發耳源性眩暈。精神越緊張,患者的發病頻率越高、發病癥狀也越嚴重。患者要積極舒緩不良情緒,緩解內心的緊張和恐懼,保持心情舒暢。
5.眩暈發作期及時進行治療
在眩暈發作期,患者要避免頭頸部運動,注意臥床休養。若眩暈發生時頻繁嘔吐,應采取側臥位,防止嘔吐誤吸引起窒息。患者應定期前往醫院檢查,按時服藥,不要因為病情暫時穩定便對其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