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4月14日,湖南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湖南省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對外公布。省委、省政府將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列為2023年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之首,計劃用2年時間支持100所縣域普通高中開展標準化建設,擴大優質公辦高中教育資源供給,打造縣域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新標桿。
“郡縣治,天下安。”治理好縣域,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也關系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教育,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縣域普通高中(下稱“縣中”)對當地民眾、對縣域未來的振興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一頭牽引著義務教育,另一頭肩負著當地民眾對教育改變命運的期許,縣中不僅要辦,更應該辦好。
“縣域教育”是中國教育的底色。
據統計,我國一半以上的學生分布在現有的2800余個縣級行政區內,這些學生在縣中學習生活,他們是建成教育強國不可或缺的力量。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區縣高中在辦學質量和高考升學率上遙遙領先,千千萬萬鄉村學子命運因此改變,“縣中輝煌”令人矚目。但近年來,受制于當地經濟水平發展,加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等因素的影響,有的縣中出現了“學生招不滿、老師被挖走”的尷尬局面,隨之而來的是教學質量下滑、升學率下降,而這種現象出現后,師生流失率變得更高,如此閉環下,縣中發展陷入了怪圈,甚至出現“縣中塌陷”“縣中衰弱”等聲音。
推動教育高質量高水準發展,離不開占據半壁江山的縣中的發展。破解困局、振興縣中,迫在眉睫。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振興縣中提供了政策支持,而湖南省日前對外公布的《湖南省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則為振興湖南縣中提供了可行路徑。
在時間上,“徐特立項目”精確到了2年內要求全省100所縣中“徐特立項目”全面建成;在建設內容上,對標國家和湖南省中學建設標準,確保實施一所、達標一所、用好一所;在名稱風格上,新建項目要求統一,設計標準要求甚至細化到了LOGO標識;除此之外,資金籌措、項目申報、保障措施也巨細無遺。可以說,這份實施方案是湖南省辦好縣中的行動指南。
建設教育強國,作為我國高中教育體系最基本單位的縣中不能被“落下”,“徐特立項目”的實施,將為湖南縣中帶來滿滿動能,為縣中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