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處湘中的雙峰縣,有一份教育“成績單”令世人驚艷:在2016 年教育部組織的四、八年級語文和科學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雙峰在全國56 個貧困縣中排名第一;在2019 年5 月教育部組織的四、八年級語文、藝術質量監測中,雙峰榮獲全省第二;2022 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綜合排名,雙峰在全省122 個縣市中位居第一,12 項監測指標均位居全省前三,其中8 項排名第一!
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何以能實現教育的“逆襲”?3 月中旬,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深入雙峰探訪發現,該縣堅持了14 年的閱讀教育功不可沒。
閱讀,播下一顆顆夢想的種子
“老師,我的香腸鐵柱搶,他聲東擊西趁我忙,為了填飽他肚腩,順手牽羊拿了我的棒棒糖……”
3 月14 日,甘棠鎮中心小學,四(2)班學生蔡琪和朱燁晨一段聲情并茂的快板吸引著同學們的目光。
孩子們傾情表演為哪般?原來是為了向同學們推薦一本書《三十六計》。“盤古開辟,女媧補天,還有神農把百草嘗遍……”在永豐街道灣田學校,四年級38 班全班學生伴著明快的節奏,一邊表演著手勢舞,一邊用rap唱出《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內容,個個陶醉其中。
“南陽諸葛亮,如坐中軍帳,擺下八卦陣,專捉飛來將。”豐茂學校1802 班的幾位同學扮作諸葛亮、司馬懿、司馬昭、侍從,字正腔圓的臺詞、走心的表演,將一出《空城計》演繹得惟妙惟肖,引得臺下學生掌聲笑聲陣陣,恨不得立刻捧起《三國演義》,領略那激動人心的歷史風云。
雙峰縣芙蓉學校四年級1903 班羅舒航薦書的方式別出心裁。他一人分飾兩角,獻上了一段《霸王別姬》京劇演唱:“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
一曲唱罷,羅舒航手捧《中華上下五千年》向同學們推薦:“中華上下五千年,滄海桑田,朝代更替,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璀璨的文化,我熱情邀請大家都來讀一讀這本書,感受我們中華歷史文化的魅力。”
除了聲情并茂的圖書推薦,孩子們還拿起畫筆,為自己喜愛的書畫插圖、設計封面、書簽、讀書卡;拿起紙筆畫出一幅幅思維導圖,梳理書中的人物關系和情節;打開電腦制作一個個PPT,圖文并茂展現自己閱讀的所思所獲。其涉獵之廣泛,其思考之深遠,都讓記者為之震撼。
每天一節午讀課、每周一節閱讀課、每月一個閱讀報告……易流于形式的閱讀教育,在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浸潤著全縣12 萬余名學子的心靈。
“除了世界名著、歷史、名人傳記之外,兒子還喜歡看科學類、軍事類的書。”灣田學校三年級學生羅海榮的媽媽說起兒子來甚是驕傲。讓她更欣慰的是,通過閱讀,孩子變得更懂事了,“有一次兒子突然給我打了一盆洗腳水,幫我洗腳,讓我感動得差點哭了,一問原因,原來是他剛看了《二十四孝故事》,想要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
小富中學初三學生成思沛原來是個靦腆的小男孩,一到大庭廣眾之下說話就臉紅緊張,現在可不一樣了:“學校開展的閱讀活動是要每個學生都參與,我又很喜歡讀書,看著同學們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我的表達欲望也漸漸強烈。”
一次次上臺演講,收獲的掌聲愈來愈熱烈,在老師贊賞的目光和同學欽佩的眼神下,成思沛變得越來越自信,如今的他,口才一流,是學校各種閱讀活動的積極分子。
“我想當一名作家,也寫出受大家歡迎的書。”“我想成為科學家,讓《三體》里面的科幻場景走進現實。”“我想當一個英雄”……采訪中,孩子們訴說著一個個夢想。看著他們清澈的眼神,記者心中不禁怦然。
校校都有圖書館,閱讀成為最美的風景
2009 年,雙峰成為香港梁偉明先生創辦的“閱讀·夢飛翔”文化關懷慈善基金在湖南實施的重點項目縣之一。當年9 月,雙峰縣第一所“閱讀·夢飛翔”圖書館在甘棠鎮中心小學開館。
“我們學校地處雙峰最西北的甘棠鎮,當時沒有一間圖書室。首批捐贈圖書3 萬冊一拉進學校,孩子們就蜂擁著跑過來,盯著那成捆的圖書,眼光泛亮。”甘棠鎮中心小學校長朱滿紅回憶起10 多年前的場景,還是忍不住激動。
書有了,不過適合低年級孩子的繪本卻不多。“我們發動社會募捐,積極對接鎮上的文化館,千方百計為學生搜集適合的‘精神食糧。”朱滿紅說,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繪本上架圖書館。
“每創建一所合格學校就建好一所高標準的圖書館,每改造一所薄弱學校就新建一所合格的圖書館。”雙峰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波說,從2020 年開始,縣財政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撥款100 萬元閱讀專項經費。通過“財政撥一點、公用經費擠一點、勤工儉學籌一點、愛心人士捐一點”的辦法,全縣每年投入閱讀資金均達到300萬元以上。
花門中心小學圖書館建于2010年,建館早,時間一長,書都被孩子們看了個遍,有的還翻爛了。
“如果不及時更換、補充,將嚴重影響師生的閱讀積極性!”雙峰縣教育局知曉后,組織愛心人士捐書400 余冊;學校利用湖南省教育基金會在騰訊99公益節組織的“老校煥新書”活動,師生、家長籌款4000 余元,購買600 余冊圖書;縣文化局、鎮文化站也累計捐書達1000 余冊……
不光如此,花門中心小學還建設了全縣最漂亮的樹下閱讀長椅。初夏,樹蔭如蓋,清風徐來;金秋,丹桂飄香,秋風送爽。這手持書卷的美好時光,將是學子若干年后仍回味無窮的美好記憶。
荷葉鎮上達學校是一所古色古香的百年老校,前身為始建于嘉慶十年的葛氏宗祠,至今保持著獨特的明清建筑風格。一石一木一墻一壁,都恰到好處地營造了書香環境。學校還通過建立班級圖書角、閱覽室全天候開放、校際交流圖書等方式,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閱讀平臺,以書引行。
經過14 年的努力,全縣共建了106所“閱讀·夢飛翔”圖書館(室),閱讀項目學校265 所,成為全國第一個閱讀項目學校全覆蓋的縣。不管是鄉村小學,還是縣城高中,閱讀已成為最美的風景。
以書為媒,這道風景還走進了12萬學子的家中。
親子共讀,是甘棠鎮豐稼明德小學的常規要求。一開始,很多家長都很抵觸,“平常很忙,哪有時間搞這個?”“這個是學校的事情,為什么要我們家長來承擔?”……學校沒有放棄,通過家訪給家長說閱讀的好處,邀請家長走進學校參加閱讀活動,感受孩子們身上發生的可喜變化。
慢慢地,抵觸變成了支持。每次圖書館來了新書,家長們就自發來幫忙包書貼標簽。每天的親子共讀,家長們踴躍曬出照片。“孩子跟我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多了,親子矛盾也越來越少了。”“以前有了空閑就是打牌消遣,現在習慣看書了,也更懂孩子了。”……家長們紛紛感慨。
小富中學初二學生朱峻熙從小愛看書,媽媽劉桂桃給他準備了一個書柜,里面擺的書上百本,“雖然現在孩子住校,但每周末他回家我們還是會進行親子閱讀。”劉桂桃說,在哥哥的影響下,妹妹也愛上了閱讀,讀書后的感想經常是兩兄妹的話題。
“讓閱讀點亮人生”“書香與夢想齊飛”“閱讀與人生相伴”“爸媽進課堂”“親子共讀”……各學校相繼開展的全員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全員參與的生活方式。
有標準可復制,雙峰閱讀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
“我們縣的閱讀教育,有一支縣級專職管理團隊、一套系統完整的閱讀操作流程,每天一節午讀課、每周一節閱讀課、每月一個閱讀報告、每年一次年度綜合考評,教師每人有一本閱讀指導手冊、學生每人有一本閱讀筆記本。這是標準!”雙峰縣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彭少華說,這“八個一”的閱讀管理模式,讓閱讀教育有標準可復制,即使只有十幾名學生的教學點也能開展。
“閱讀教育工作不能功利化,要安排專門的時間,讓學生每天讀一點,把讀的說出來、寫下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才是閱讀的樣子。”雙峰縣教研室閱讀工作負責人朱瑩說,縣教研室每學期都要組織專門力量對“閱讀·夢飛翔”項目的學校進行考核,考察重點是學校的閱讀教育常規工作。
班級閱讀開展情況表、教師閱讀培訓內容、午讀示范程序表、午讀情況記載表、好書推薦卡活動檔案、學生自制閱讀報告單、親子閱讀卡檔案……走進雙峰任何一所中小學校,從這些成摞的閱讀資料里,都可以看見閱讀教育的扎實有序。
雙峰縣還出臺了《雙峰縣閱讀種子老師團隊建設實施方案》,培養選拔閱讀種子教師。如何開展故事課,如何指導學生選書,如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圍繞這些閱讀指導能力,該縣以送培到校、集中培訓、校本研修的方式對閱讀教師隊伍進行多方面的培訓,以點帶面、由核心到外圍,層層推進、漸次推廣。
為進一步促進閱讀與學科全融合,雙峰縣開展了“相約閱讀攜手課改”“學科教學中的閱讀課堂實踐”等交流探討活動,提升教師閱讀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科閱讀素養。在雙峰縣芙蓉學校,英語、生物、地理、物理、思政等學科教學中都融入了閱讀元素,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抓閱讀,就是抓學生的習慣養成,隨手推開一間教室,課桌都收拾得整潔有序;抓閱讀,也是抓學生的綜合素質,無論是鄉村還是縣城的學校,學生都彬彬有禮、多才多藝;抓閱讀,更是抓教學質量,雙峰縣的中考、學考和高考成績多年保持全市優勢地位,2022 年高考成績更是大幅提升,僅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就有8 人。
對此,雙峰一中校長黃勝華深有感觸:“從這兩年高考試題來看,無論什么學科的試題閱讀量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抓閱讀教育,我們既是踐行者,也是受益者。”
“全覆蓋”“全參與”“全融合”,一個區域性開展閱讀教育并大面積獲得豐收的雙峰閱讀教育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閱讀是終生的教育,在‘雙減政策下,扎扎實實抓好閱讀教育,就是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雙峰縣委書記彭石清說,雙峰將繼續加大財政和政策支持力度,促進閱讀的均衡發展,推進閱讀工作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閱讀的效益和質量,把這一項既利當前、更利長遠的德政工程做實、做好,培養適應世界和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