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陽, 張雪迪, 馬洲, 李帥, 宋士卒
(1.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 藥學部, 安徽 阜陽 236005; 2.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 新生兒科, 安徽 阜陽 236005; 3.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 新生兒重癥監護科, 安徽 阜陽 236005; 4.安徽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藥劑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危重早產兒因未達到基本胎齡,身體各個系統的功能發育未達到正常胎兒水平,出生后會存在營養不良、喂養困難等現象,嚴重時會發生生長發育受限、免疫低下等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存率[1-3]。研究指出,早期靜脈營養治療中氨基酸能夠逆轉患兒在出生幾天內的負氮平衡、減少蛋白質的分解率、提高蛋白質的合成率,給予靜脈輸入脂肪乳劑一方面可為患兒提供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與脂肪酸,另一方面可滿足患兒熱卡需求,然而單一靜脈營養支持用于危重早產兒的效果有限[4-5]。微量元素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當其比例失調或缺乏時,會對機體的功能與正常代謝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造成組織結構改變[6]。有研究指出,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對于抵抗疾病與維持機體各個系統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7]。也有臨床研究表明,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可維持新生兒腸外營養液中脂肪乳的穩定性,且安全可靠[8]。本研究將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應用于危重早產兒,觀察其對危重早產兒腸外營養支持的效果及生長發育的影響,期望為改善危重早產兒的腸外營養狀態提供參考。
選擇2020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254例危重早產兒,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127例。納入標準:(1)新生兒危重病例評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90分[9];(2)胎齡<32周;(3)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染色體異常或嚴重畸形者;(2)對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中任何一種輔料或活性成分過敏者;(3)合并遺傳代謝性疾病者;(4)嚴重膽汁淤積者;(5)有重度圍生期窒息史者;(6)早產兒出生時有糖皮質激素用藥史。該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入院后,2組早產兒均接受吸氧、營養心肌、促進腦代謝、保暖、維持酸堿與水電解質平衡、改善循環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兒接受早期靜脈營養治療:參照文獻[10],給予補充脂肪、維生素、葡萄糖及蛋白質的靜脈營養方案,葡萄糖劑量為15~20 g/(kg·d),最大濃度≤12.5%;脂肪乳劑與氨基酸起始劑量為0.5 g/(kg·d),每天遞增0.5 g/kg,最大量≤3 g/(kg·d);液體總量隨著患兒病情、體質量及日齡調整,用微量輸液泵控制輸液速度,當奶量熱量達到51 040~292 800 J/(kg·d)/(kg·d)時停用早期靜脈營養。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給與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療:將5 mL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7798,百正藥業有限公司)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 中,混勻后12 h內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1個月。
1.3.1營養狀態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時抽取2組患兒空腹靜脈血2 mL,3 500 r/min離心分離血清,采用循環酶速率法測定轉鐵蛋白(transferrin,TRF)、免疫比濁法測定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溴甲酚綠法測定白蛋白(albumin,ALB),試劑盒均購自上海酶聯生物有限公司。
1.3.2生長發育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時檢測2組患兒頭圍、身高以及體質量,比較治療前后及組間的變化。
1.3.3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記錄2組患兒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便秘、低血糖、呼吸暫停、靜脈炎等。隨訪6個月,記錄2組患兒的死亡情況。

2組患兒的性別、日齡、胎齡、體溫及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治療1個月時,2組患兒血清TRF、PA及ALB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時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血清TRF、PA及ALB水平
治療1個月時,2組患兒頭圍、身高以及體質量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時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頭圍、身高以及體質量
結果顯示, 2組患兒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n(%)]
隨訪6個月,對照組患兒死亡5例,研究組患兒死亡2例,2組患兒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22,P=0.447)。
危重早產兒出生后,因自身營養物質儲備有限,加之細菌入侵、自身組織損傷,供需不平衡、三大營養物質利用度提高、新陳代謝加速等引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患兒并發癥發生風險。目前,已有研究證實,早期靜脈營養治療可顯著提高危重早產兒的生存質量與生存率,但單一腸外營養支持效果有限,仍需尋求一種有效的干預方案用于輔助早期靜脈營養治療危重早產兒[11]。研究表明,TRF、PA、ALB均為評估新生兒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12]。有研究指出,由于早產兒在母親子宮內還未發育完成,加之早產兒胎兒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其生長發育緩慢,如果危重早產兒缺乏足夠的營養物質,身體無法正常生長發育,會導致體重增長緩慢、身高和頭圍偏小等[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兒血清TRF、PA、ALB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對危重早產兒腸外營養支持效果顯著,可改善患兒的營養狀態。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是一種微量元素濃縮液,能夠為人體提供鐵、錳、鈣等微量元素的每日需求量,能夠用作葡萄糖注射液與氨基酸注射液的添加劑,在體內能夠發揮各種微量元素與電解質的特有作用,能夠維持身體的生化反應的正常運行,有助于改善機體的營養狀況[15-16]。本研究中,2組患兒頭圍、身高以及體質量均升高,且研究組更高,提示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可促進危重早產兒生長發育。鋅參與多種酶的激活與合成,在蛋白質合成與核酸代謝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生長發育、創口愈合、性成熟等所必需[17]。微量元素注射液中含有鋅,可促進生長發育,能夠通過多種途徑調控氧化反應與炎癥過程,有助于維持內環境穩定,通常以激活劑形式及酶的組分發揮作用[18]。國內有研究指出,哺乳期母親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可促進嬰兒生長發育[19]。硒、鋅均為機體抗氧化系統重要組成部分,與機體免疫調節密切相關[20]。危重早產兒體內合成代謝明顯低于分解代謝,造成硒、鋅等微量元素缺乏,會引起營養不良,造成機體免疫功能明顯降低[21]。國內有研究證實,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可提高放射性腸炎患者的免疫功能[22],但本研究中未檢測患兒免疫功能,可能原因為多數危重早產兒免疫功能并未建立,檢測患兒免疫功能,并不能評價治療效果。有動物研究發現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可顯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23]。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不良反應與死亡率對比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療危重早產兒安全可靠,且預后良好,值得進一步推廣。
綜上所述,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對危重早產兒腸外營養支持效果確切,可促進生長發育,且安全性及預后良好。但因本研究選取例數及隨訪時間有限,且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論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續可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行多中心研究來深入分析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對危重早產兒腸外營養支持效果、生長發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