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錦爍
結婚的時候,他35 歲,前妻在女兒兩歲的時候遭遇車禍不幸離世。她則因為丈夫的背叛,不顧肚里還有待產的孩子,堅決離了婚。兩個人經人介紹見了一面。她看他老實憨厚,覺得靠得住;他看她溫和少語,是個過日子的人。彼此也都沒什么意見,把兩床鋪蓋搬到一起,就算結婚了。婚后半年,她生下了和前夫的兒子,他高興壞了,把孩子當作親生的一樣疼愛。
幾乎所有便宜的背后都隱藏著風險。其實方便也是這樣。你看,便宜的“便”,就是方便的“便”,讀音不同,但寫法一樣,本質也一樣。
資料顯示,2017年5月,中華企業與上海地產集團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中華企業將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向上海地產集團購買中星集團100%股權,并于今年4月17日,正式簽署《標的資產交割確認書》,完成過戶。
那是1980年的農村,家家戶戶都窮,他家更是家徒四壁。冬天連條絨褲都穿不上,沒有棉鞋穿,就在單鞋里塞一些破棉絮取暖。她第一次看到他的腳從塞滿破棉絮的鞋子里伸出來,粗糙的腳面上東一塊西一塊,都是凍傷后紅腫的硬塊很是心疼。第二天,她用自己的私房錢給他買了新棉花,三天后,嶄新的棉鞋便穿在他的腳上。她從娘家牽回來一只奶羊,精心喂著,每天早上能擠一小桶羊奶。自己舍不得喝,都送到奶站,換個塊兒八毛的,慢慢攢著,便有了他的絨褲和女兒的花衣裳。他說不出什么感激的話,只是“嘿嘿”笑著,很暖的滋味,從腳底一直升到心窩。他想,這就是家的味道吧。
孩子讀初三那年,他們合計再重新蓋房子。這時手中有了積蓄,他們請了工人,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一幢漂亮的兩層小樓便拔地而起。房子交工那天,他拉著她,樓上樓下一遍一遍地看……溫暖和幸福,印在他們的心里。
女兒沒有讀大學,高中畢業后去父親的店里幫忙。女兒比他會經營,把門面擴大了,成了很正規的汽修店。店里修車的師傅是個小伙子,技術好,人也樸實,和女兒相處久了有了感情。他倆也沒異議,挑了個好日子,把女兒風風光光地嫁了。
兒子高考那年,發揮失常,沒考上。孩子倔,自己接受不了,留了張紙條,只說想出去看看,就離家出走了。半個月后,兒子風塵仆仆地回來了,她撲上去抱住兒子就哭了,他手中的木棒揚起又放下,終究沒舍得打下去。第二年,兒子以出色的成績,考取了千里之外的大學。
這樣又過了幾年,他們的女兒有了自己的女兒,兒子大學畢業,在城里買了自己的房子并安了家。他們留在那幢老房子里,種菜澆花,含飴弄孫,生活就像流淌的樂章,一路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