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規范畜禽屠宰行業秩序,提升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推動屠宰行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于2023 年4 月7 日印發《畜禽屠宰“嚴規范 促提升 保安全”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通過實施三年行動,到2025 年,全國畜禽屠宰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屠宰產能向養殖主產區集聚,與養殖產能匹配度明顯提高;落后產能有序壓減,牛羊禽集中屠宰扎實推進,畜禽屠宰產能利用率和行業集中度穩步提高,畜禽屠宰規范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生豬屠宰企業全部實施屠宰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屠宰GMP”),部級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在200 家以上,其他畜禽屠宰標準化創建穩步開展;畜禽屠宰法規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屠宰環節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行動方案》部署了4 個方面10 項重點工作任務。在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一是健全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出臺《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置審查辦法》《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等管理制度,健全畜禽屠宰標準體系,全面規范畜禽屠宰行為和秩序,要求各地在2025 年底前完成畜禽屠宰管理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的制修訂工作;二是科學規劃行業發展,要求各地按照科學布局、集中屠宰、有利流通、方便群眾的原則,科學制定畜禽屠宰行業發展規劃,合理設定轄區屠宰行業發展目標,嚴格控制屠宰企業數量和產能,有序壓減落后產能,穩步提高屠宰產能利用率和行業集中度;優化企業布局,引導畜禽屠宰企業向養殖主產區轉移,促進運活畜禽向運肉轉變,推進畜禽屠宰產業轉型升級。原則上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應于2023 年底前出臺,其他畜禽屠宰行業發展規劃應于2025年底前出臺。
在強化監督管理、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方面,一是嚴格企業設立管理,明確畜禽屠宰企業的設立應當符合該省畜禽屠宰行業發展規劃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對不符合條件的畜禽屠宰企業責令停業整頓或依法予以關閉;二是加強過程監管,要求各地加強對畜禽屠宰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建立監督檢查專家庫,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實施屠宰企業信用檔案管理,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強調抓好畜禽屠宰標準落實工作,全面推行生豬屠宰GMP;三是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對未按規定建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出廠銷售未經檢驗、檢疫或者經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產品的,各地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在壓實主體責任、筑牢安全防線方面,一是要強化責任落實,要求各地督促屠宰企業切實履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動物疫病防控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從畜禽進廠(場)查驗到產品出廠(場)及問題產品召回等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屠宰檢疫申報、動物疫病檢測、動物疫情報告和清洗消毒等疫病防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二是強化能力建設,要求各地規范開展獸醫衛生檢驗人員考核,要求到2025 年底全國生豬屠宰企業全部按規定配備經考核合格的獸醫衛生檢驗人員,牛羊禽屠宰企業獸醫衛生檢驗人員考核穩步推進。
在加強支撐保障、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一是推進示范創建,提出繼續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創建,積極推動將其他主要畜禽屠宰納入示范創建范圍,同時遴選公布一批畜禽全產業鏈發展典型案例,要求各地加強對示范單位后續監管,實行動態管理;二是推動智慧監管,要求各地加強畜禽屠宰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對屠宰企業的智慧監管,積極推動無紙化出具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促進屠宰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信息關聯,強化畜禽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三是加強政策支持,要求各地積極推動出臺促進畜禽屠宰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畜禽屠宰企業參與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等項目建設,提升畜禽屠宰企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支持符合條件的畜禽屠宰企業申請認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推動屠宰加工機械裝備研發和畜禽產品冷鏈加工配送體系建設,落實農產品初加工企業所得稅優惠、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無害化處理補助和金融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支持屠宰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