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鋒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 閱讀教學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于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課改背景下,“雙減” 政策的出臺, 為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有利契機。閱讀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重要基礎素養,閱讀是學生終身成長的重要路徑。在雙減大背景下,為學生開展深層次閱讀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解決了學生“沒時間讀書”的突出問題。雖然在教學中我們一直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但在實際課堂中由于各種原因將這一主體淡化, 更多老師降低了學生的主體化,過多關注于教學成績,淡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素養的培養,使學生的主體性和潛能發展受到束縛,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受到壓制。“雙減”政策落實后,雖然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掙脫出來, 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利用課后服務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 但整體讀書氛圍并不濃厚,仍有許多問題存在: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學校閱讀資源有限。學生讀書單一,閱讀范圍比較狹隘,通常都是課本中的文章;學生缺乏讀書的興趣。學生沒有持之以恒堅持閱讀的習慣;缺乏閱讀指導訓練。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自律和自學的能力有限, 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選擇圖書進行有效閱讀,家長對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比較缺乏,不清楚閱讀的重要性, 沒有及時地督促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生自己掌握不了正確的閱讀方法,看書往往是囫圇吞棗,無形中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而優化語文閱讀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使其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結合我從教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 就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以下兩點討論。
一、打造良好氛圍,注重閱讀習慣培養
閱讀興趣是良好閱讀習慣養成的前提條件。在教學中要想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正面地引導和反饋,為他們打造良好閱讀環境,使學生擁有閱讀的良好體驗感, 并需要適時地運用激勵機制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如當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有所進步時,教師給予學生正面的反饋時,學生往往積極地做出回應, 也會進一步從外在環境加深目己的這種成就感,形成積極學習的良性循環。
例如:以《草原》一課為例,首先,我向學生簡單介紹了該篇文章的作者老舍先生, 然后開始引導學生們說一說自己了解的老舍先生, 向其他同學推薦自己閱讀過的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這樣,該方式使學生感受到通過分享推薦、表達自己的體會,除了獲得了閱讀的成就感外, 還體會到在閱讀中收獲知識的愉悅感。同時,我對樂于分享給大家的學生給予正面的反饋,積極的評價,還號召班上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多讀書,以豐富閱讀知識面,開闊自己的學習視野,以此樹立了積極閱讀的榜樣形象。這在無形中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愛讀、樂讀”環境的熏陶,在潛移歌化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積極反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弓導,以此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此,我在布置課外閱讀任務時,還采用了家校共育方式,與家長有效互動,組織“親子閱讀日”“親子閱讀記”“美文誦讀周”等活動,開啟學生美好的閱讀學習之旅,讓閱讀融入到學生的成長中。而為了讓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閱讀活動, 教師要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閱讀知識競賽、閱讀資料整理小能手、讀書筆記大比拼等評比活動,既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優化配置閱讀資源
課內外閱讀是閱讀學習中的“一體兩翼”,需要雙管齊下,不可偏廢一方。然而,在課外閱讀學習中,如何選取閱讀素材,成為關鍵問題。我認為教材課本是課外閱讀的重要參考與抓手, 也是學生閱讀的媒質與承載體。但需要注意的是,課外閱讀不可囿于課本,局限于固化的教學中,還是應以學生為核心,立足于他們內在的發展需要。我們知道,優秀的讀物,既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了讓閱讀更具科學合理性,在進行閱讀學習時,教師應基準于課本學習進度,適度地拓展課外閱讀活動。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篇課文時,為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在學習完本單元課文后,我向學生推薦了《小英雄雨來》,以拓展學生眼界,豐富閱讀教學內容。與此同時,我還組織了主題為“革命故事我來講”的活動,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們通過繪聲繪色地講述, 有效鍛煉了學生概括內容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又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講述中了解了更多的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的事跡, 對學生也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實現了閱讀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此,在每一個單元地閱讀學習中,我都有針對性地導入課外閱讀,很好地延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學生在實際閱讀環境中提高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邏輯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寫作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基于教學要求,可以靈活機變地選擇相適宜的閱讀教學策略與模式,以幫助學生形成閱讀意識,利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去強化他們的閱讀習慣, 不斷使其閱讀理解能力有所增強,使其積累更有價值的知識,這對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