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凝
打擂作文二
打擂素材紫硯
素材分析小作者家中的老物件,是一塊閃著幽光且不會老的紫硯。一塊硯臺,串聯起家人的愛,這是一份穿越時空的愛。愛,怎會老呢?
家中書房被人遺忘的角落里,擺著一方蒙灰的硯臺。作為過往歲月的一部分,它見證了長輩們的曾經,也將參與我們的未來。
太公好文,人稱高師爺,放在現在,也是一個文藝青年。他在世時,每天晚上都會小心仔細地擦拭這方紫硯。紫硯閃著幽幽的光,硯底華貴深沉,硯身清雅淡麗。月光默默含深情,水波盈盈泛思念。透過硯臺,太公看到的是一對情投意合的小夫妻,一人作畫,一人理紙研磨……
外婆提起這方硯臺,總瞇起眼睛,臉上是回憶往事時才會流露出來的溫柔神色。在她兒時,天色未亮的清晨,父親總是端坐在桌前,背挺得筆直,手臂有力地高懸著,行云流水間,一幅完美的作品便呈現在眼前。而到少年時,不知什么原因,她再也沒有見過這方硯臺。她的生活里只有身為會計不斷算賬的父親,和作為婦女主任不斷調解鄰里矛盾的母親。如今透過硯臺,外婆想她的父親和母親……
媽媽不太愿意提起這方硯臺。在她小時候,這方“消失”的硯臺又出現了。太公總是喚她坐在一邊,粗糙有力的大手包裹她的小手,另一手按在她的肩膀上,端正她的胳膊,動筆在紙上平穩地劃過。毛筆在手中像是起舞的精靈一般,留下一串靈動的字跡??墒?,年幼的媽媽沒有堅持下來,她遺憾沒傳承太公的這項技藝。媽媽撫摸著硯臺,表情變得格外凝重。
我端詳著這方硯,它不是一個老物件,它不會老。即便藏在角落,可它早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子里,融入了一呼一吸間。愛,如何會老?
【作者系浙江紹興市柯橋區鑒湖小學五·1班學生,指導老師:朱葉娣】
亮點分析
小作者以時間為軸,寫了太公、外婆、媽媽對這塊硯臺的深厚感情。這方紫硯,是太公這位文藝青年的心頭之愛;透過硯臺,是外婆對父母親的思念;撫摸硯臺,是小作者媽媽滿含的歉疚之情,辜負了太公的期望。一塊硯臺,幾代人,字里行間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