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凱
(唐山市婦幼保健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國的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醫療問題涉及民生,醫療器械在我國的需求不斷上升,尤其是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問題,慢性病發病率不斷提升,對醫療器械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現階段,醫療器械正朝著精密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和管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先進的信息技術、大數據、區域鏈、人工智能等,不斷滲透到醫療領域,醫療設備也在不斷創新,新材料、新進的制造工藝、制造技術等也運用在了醫療設備的生產上,這有利于促進醫療器械功能的重塑和發展,對提高醫院社會經濟效益至關重要。[1]醫療器械的水平是評定一家企業的醫療質量以及醫療水平的主要標準,一家醫療機構具備先進的醫療器械,能夠更好地保證醫療質量。但是醫療器械本身是電子機械化設備,運用中難免會出現機械故障機械損壞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醫療器械的使用,影響診斷結果,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做好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保證設備的運作處于最佳狀態,能夠更好地保證醫院患者的生命安全。
醫療器械或醫療裝備是運用在臨床治療中的精密儀器,直接或間接地用于人體的診斷,涵蓋計算機軟件、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物品,能夠用于患者的疾病診斷、預防、監護、治療或緩解等;依照使用安全等級劃分成一類醫療器械、二類醫療器械、三類醫療器械。
醫療機構的發展方向和類別眾多,目的是滿足市場上的各種需求,醫療機構的類別包括綜合性醫院、美容醫院、以外科為主的醫院、以內科為主的醫院、婦科醫院、男科醫院等,這些醫療機構所使用的醫療器材設備各有不同,具體是結合了實際的醫療需求投入使用的。同時還需要根據不同醫療設備的類型和用途,針對性地開展醫療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工作。對于資金雄厚的大型綜合醫院,通常會建立專門的醫療設備維護管理部門,實現了對醫療器械設備的長效維護和管理;對于中小型的醫療機構,常常會面臨醫療器械維護人手不足等問題,沒有專業的維護保養團隊來管理醫療器械,很難保證醫療器械在工作中的最佳狀態,這不利于醫院的發展。[2]
由此看來,為保證醫院的整體醫療質量,就需要注重對醫療器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通過對設備日常的管理和保養等,盡可能延緩醫療設備的老化問題,降低醫療設備的故障率,保證醫療器械在工作中的最佳狀態,為醫院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醫院對醫療器械的維護和管理并不重視,甚至約束了醫院的發展,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的來源是通過采購的方式,向各大醫療器械廠商采買采辦,在醫療器械的運行和維護方面,一旦遇到問題,醫院的相關人員無法解決,就需要及時地聯系生產商家進行溝通,之后生產商家會派專人來解決和處理相關問題,這個過程使得醫療器械無法正常運用,這嚴重耽誤了病人的搶救和治療時間,甚至會讓病人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同時維護和管理費用也會增加醫院的經濟負擔,為醫院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在醫院內部建立維護管理部門,打造一支專業化的高素質團隊是非常必要的。[3]
醫院為提高治療水平保證治療質量,就需要引進現代化的醫療器械設備,但是醫院并不重視建立設備維修和管理團隊,對設備的維修人員要求不嚴格,因此會出現維修人員缺乏基礎的醫療器械維護知識,在實際的醫療維護和保養中,常會出現操作不規范等情況,這很難保證醫療器械設備在工作中處于最佳狀態。而且,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快,大量新型設備的研發和投入使用,倘若維修人員不積極學習拓展知識面,那么很難保證工作質量,而且醫療設備本身就涉及光學學科及計算機學科等多個領域,這對設備維修人員則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中,維修人員素質偏低,不僅很難保證醫療器械故障的修復率,甚至由于長期沒有維修成功,將直接導致醫療器械返廠重修等,都不利于醫院經濟的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醫院要想在市場經濟中具備競爭優勢,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是要不斷提升醫療水平,這對醫療器械的維護和管理有了新的要求,需要企業建立健全醫療器械管理制度,倘若醫療機構不具備完善的醫療器械管理制度,或者是醫療器械管理制度無法有效落實,這些都會直接導致醫療器械設備得不到有效的維護,在出現故障時得不到及時規范的維修。此外,部分醫院還不具備相應的管理流程和考核機制,因此使得維修部門的相關人員由于沒有得到監管,常會出現工作不用心、不上心等情況,維修人員不具備責任心,不用承擔工作失誤的后果,使得醫療器械的維修質量得不到提升,投入使用的醫療器械的工作狀態達不到標準,這些都是因為管理上的不規范化,監督上的不完善導致的,一旦出現由于醫療器械故障導致的誤診情況,將會直接危害病患的人身安全,同時也會影響醫院的形象和聲譽,不利于醫院的健康穩定發展。
醫院對醫療器械設備的日常維護以及保養工作要加以重視,通過該項工作能夠有效地發現和延緩醫療器械設備存在的隱患和老化問題,良好的日常維修及保養工作能夠有效地避免醫療器械發生故障。但是在實際中,即使是大醫院設立專門的設備維護以及養護崗位,該崗位的人員也僅僅是記錄設備的運行情況,并且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眾多,當前的人力無法有效地實現對醫療器械的全面維護和保養,因此將會面臨設備被遺漏檢查,設備投入使用后,由于未進行有效的保養和維護,則會埋下安全隱患,甚至是直接出現故障問題,這不利于醫院的穩定發展。
醫療器械維修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具體需要醫院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首先,在人員的聘用方面,要秉承擇優錄用的原則,提高聘用的門檻,引進高素質人才,通??梢酝ㄟ^競聘的方式,來選用醫療器械維修人員,這能夠保證在崗的醫療器械維修人員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其次,在醫療器械的保養制度的建立上,需要制定崗位責任制,確保工作能夠落實到個人,分工明確,責任也落實到崗位,還需要針對性地細化醫療器械保養制度,使得該制度能夠有效落實、具有易操作性。最后,醫療器械的維修工作有著極強的專業性要求,由于是要對精密的醫療器械進行維修,因此維修的流程異常繁瑣,維修人員只憑借自身經驗和所掌握的知識是無法充分地保證維修質量的,這就需要維修人員翻看醫療器械的說明書,查找相關材料信息。這就涉及醫院的醫療器械的檔案管理方面,建立良好的醫療器械檔案管理制度,確保維修人員在維修過程中能夠隨時查閱這些檔案,掌握醫療器械的使用情況和維修記錄等,能夠更好地幫助維修人員去判斷故障類型,及時采取科學的故障排除方法。
醫院要建立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機制,對醫療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這需要維修人員憑借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振幅頻率、耳聽、目測等檢驗方式,去檢驗醫療設備中存在的隱患,此外還需要做好日常的維護工作,例如清理醫療器械上的灰塵,確保設備的散熱良好等。對于醫院中的大中型與昂貴醫療設備,需要由專人負責,記錄該類設備的維修保養情況,為該類設備建立使用檔案內容包括設備的投入使用情況、設備的開機時間、開關機情況、機械負責人員和操作人員、保養與故障記錄等信息內容,能夠明確責任,同時對問題進行溯源,找出問題的根源。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還包括對醫療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需要記錄設備的使用情況以及設備所處的狀態,要求維修人員掌握設備的參數、準確性、安全性,需要對設備的電源、插口、地線的安全隱患問題等進行日常的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相關問題,就需要及時作出處理,排除故障隱患,確保醫療設備能夠正常工作。
第一,構建數據庫系統,對醫療器械的維修信息進行存儲和管理,同時還能實現維修信息的資源共享和交流,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實現了醫療器械信息的數據化管理,同時也要注重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就需要對數據庫建立防火墻,確保信息安全,防止網絡病毒的入侵。另外,還需要建立完善的醫療器械信息管理制度,嚴格遵守醫療器械信息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一旦醫療器械的維修信息不真實、錯記漏記、醫療器械維修信息丟失等情況發生,就需要進行問責,與涉及的維修人員進行溝通。醫療器械維修信息數據庫的合理運用,能夠幫助醫院的各個部門以及維修人員在該平臺上進行交流和信息的互通共享,維修人員還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維修經驗。各部門之間的資料共享,便于各部門的相關人員掌握醫療設備的維修情況,還能夠實現對醫療器械資源的合理配置,既保證了醫療器械的使用效率,還能夠確保醫療器械的使用質量。[4]
第二,加強網絡化報修和維修管理。完善的醫療器械維修系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維修管理模塊,包括:器械維修的級別、維修工作的申請、維修審批、故障類型等模塊,其中維修的審批工作,要配置完善的維修審批機制,確保維修審批流程合理、高效。一旦出現機械故障問題,相關人員提出網絡報修申請,維修室的人員就可以通過系統知道出現了機械故障,醫療人員上報時還可以通過報修模塊闡明故障情況,系統管理員在受理后,需要制定維修時間和安排維修人員,對故障的醫療器械進行維修,整個過程實現了維修申報、審批、反饋的一體化。
第三,建立的醫療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統,能夠針對各類醫療器械的維修信息進行統計和分析,生成醫療器械的信息報告,各科室通過該份報告就能夠掌握醫療器械的使用情況和管理情況,同時也可以反向推斷出各科室在醫療器械的使用和管理上是否出現不當等情況,以此作為警示和建議,督促各科室做好醫療器械的使用工作。
醫療器械的維修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要醫療器械投入使用,就需要進行醫療器械的維修和保養,對醫療器械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管理,但是這項工作技術性要求高,工作流程和所需要的維修手段和技術相較于普通的維修崗位更為復雜,醫療器械屬于精密性儀器,一旦維修和維護不當,將會對醫療器械帶來不可逆的損壞。這就需要醫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來確保醫療器械維修管理的質量,實現對醫療器械的科學管理。[5]
醫療器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無形中加大了維修人員的維修和保養工作的難度,增加了工作負擔。同時對維修管理人員有了新的要求。面對這一情況,醫院需要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培訓活動,加大對維修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提升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此來保證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這就需要為維修人員提供培訓機會,讓他們學習和掌握先進維修技術和保養技術,同時還需要開展交流會和專家座談等活動,讓維修人員之間交流經驗,學習掌握先進的維修管理理念。在實踐中還需要定期開展和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活動,包括部門的領導和維修人員,學習醫療設備的調試、安裝、醫療設備性能辨認等內容,以此來保證醫療器械的維修質量和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器械設備的精密程度和先進程度不斷提升,醫療器械正朝著智能化、精密化方向發展,這對醫療器械的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來講,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壓力,對其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相關人員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醫院要建立完善的醫療器械維護和管理制度,加大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保障醫療器械維修管理的質量,確保醫療器械的維護管理為企業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醫院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