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萍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我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自覺胸懷“國之大者”,切實增強做好人大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責任感,以高質量的人大工作,助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常州答卷。
學思踐悟新思想,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用新思想的立場定位人大工作,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每一件法規決定、每一次監督活動、每一項具體工作之中,使人大成為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決定的堅強陣地;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法為了人民,監督突出民生,議案建議反映民意,做到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應;始終守牢法治立場,充分發揮民主法治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履職盡責,推動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堅持用新思想新觀點引領人大發展,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標定人大工作,努力打造全面過硬“四個機關”,爭創更多“第一”“唯一”,推動形成具有常州人大特色的原創性經驗和標志性成果。堅持用新思想新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計劃審查監督、開發區人大工作、司法監督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進展,人大工作實現一批“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優”的跨越發展。
激發履職新動能,助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常州答卷。抓住機遇,推動重大決策落實落地。堅決貫徹中央關于計劃預算國資債務監督等方面的新要求,先后作出加強經濟工作、國有資產管理、市級預算審查監督等決定,形成“一個決定、兩個辦法、若干操作實施細則”的計劃審查監督制度體系,實現預算清單式監督、全口徑審查、全過程監管,率先探索并加快構建覆蓋全領域的國有資產人大監督評價指標體系,開展重點專項資金使用績效“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提升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乘勢而為,助推新能源之都建設。近年來,常州新能源產業強勢增長、領跑賽道,市委作出建設新能源之都的重大決策,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議案+立法+決定+監督”的形式全力助推,作出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決定,今年制定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將首次提請人代會審議通過,用法治和制度保障新能源之都建設,積極助推常州邁入GDP萬億之城。注重實效,發揮法治引領支撐作用。量質并舉,本屆正式項目數量較上屆增加30%,在以往每年制定2 部法規的基礎上,去年制定3部,今年安排5部;完善“提前介入、專班推進、雙組長制”調研起草機制和“人大主導、四方聯動”審議修改機制,積極探索“小快靈”立法,去年制定的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是全國首部全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重抓實施,率先作出地方性法規進入執法納入監察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的決定,構建黨委領導、人大推動、“一府一委兩院”實施、全社會參與的法規實施工作新格局。每部法規實施前都與政府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實施推進會,實施2年后都開展執法檢查。組建人大巾幗法宣聯盟,統籌各方力量參與法規宣傳。
積極踐行新理念,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全方位構建制度體系,按照市委“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目標,采取“1+4+1+N”的形式,出臺打造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的決定,制定立法、監督、代表工作和民生實事等領域的4 個實施意見,建設人大歷史展示館,打造“一區(市)一特色”N個典型范例,努力形成常州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全周期加強民生實事項目管理,持續擦亮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工作品牌,推出民生實事“導航圖”,以“家站點”、社區等為網格構筑“民情網”等新舉措,建立項目從征集提出到落實評價的“1+7”全周期管理體系,助力打造“六個常有”民生名片。在率先實現街道民生實事票選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街道代表問政制。全鏈條匯聚民意民智,完善人民群眾通過法定途徑、方式、程序參與地方治理的制度機制,持續開展“走進人大”活動,立法監督議題廣泛向社會征集,各類會議、執法檢查邀請代表群眾參與,專題詢問請市民提問,拓展代表群眾參與常委會工作的廣度深度。規范提升立法聯系點,從15個提質擴面到20個,覆蓋全部6個轄市區及重要行業領域。開展立法協商,今年就常州河道管理條例草案開展專題協商。全要素提升代表工作水平,組織全市五千名各級人大代表深入開展“聚力‘532’、建功新時代”人大代表主題活動。舉辦專題培訓班和“初任培訓大講堂”“專題討論小學堂”“代表說事微課堂”,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密切“兩個聯系”,統籌推進代表“家站點”提檔升級,建在鎮街道、居民小區、商場、幼兒園、工廠車間,持續開展“主任接待日”“代表接待群眾月”活動,代表定時定點進家入站接待群眾,做到“常回家”“月進站”“周駐點”“常在線”。
全面落實新要求,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四個機關”。系統推進“四個機關”建設,作為貫穿長遠的重大任務和基礎性工程,召開動員部署會,制定實施方案及責任清單,排定46 個大項115 個小項任務項目化推進,去年完成97 項,并評選出10 個創新項目。今年召開工作推進會,結合新任務新要求,梳理排定42 項任務目標,持續推進“四個機關”建設。把“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務實舉措抓細抓實,先學先做先改。大興調查研究,深入開展“三訪三問三促”活動,組織代表大走訪、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集中攻堅一批代表多年提出議案建議、常委會持續審議督辦長期得不到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堅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以人大工作敢為營造人大干部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濃厚氛圍。創新方式方法,采取清單式、隨機式、法考式執法檢查,優化“專項審議+專題詢問+履職評議”工作模式,提升監督剛性。創制有效決定,去年作出實體性決定5 項。建設“數字人大”,建好民生實事監督系統等自建項目,指導推廣基層人大“一碼通”“云上人大”等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