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聰
炎炎夏日,喝杯冷飲,吃個冰淇淋,透心涼的感覺很是舒服;朋友聚會,吃著燒烤,喝著涼啤酒,甚是愜意。可是在這些“美好生活”的背后,隱藏的健康問題你是否清楚呢?
近日,南陽醫專三附院李寧寧醫師的門診就來了一些因過分貪涼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患者。李寧寧對這些貪涼的患者都留存有就診記錄,從這些患者的舌質上看,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苔白有齒痕,“這是典型的脾胃陽氣受損、水濕較重的表現。”
李寧寧說道:“我們人體胃的溫度就相當于一個飽含熱量的高壓鍋,當攝入這些冷飲后,首先就會傷害胃陽,導致脾胃虛寒,胃動力不足。胃對食物消化不動,就會出現胃疼、胃脹、嘔吐、腹瀉等一系列癥狀。‘形寒飲冷則傷肺,有些人還會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而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如果脾胃陽氣不足,進而會出現心陽不足的情形,緊接著就會有心肌缺血、心悸、胸悶等一系列不適的癥狀。”
“有些人可能會說,自己常年都吃冰鎮食物,夏天吃冰鎮西瓜更是常態,并沒有發生以上說的這些情況。”李寧寧解釋,這種現象也是有的,《金匱要略》上就有“始時尚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后,營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沖,喉咽塞噎”的說法。這句話告訴我們:年輕的時候,人體陽氣比較旺盛,損傷一點,可能察覺不到,但是人體的陽氣是有限度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損傷到一定程度時,各種癥狀就會出現。
“一頓吃傷,十頓喝湯”,李寧寧還提醒,小孩臟腑功能尚未充盛,脾胃虛弱,吃冷飲損傷脾胃后,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食欲不振、頭發枯黃、身高體重增長緩慢,這個時候,吃再多的健脾散、排骨湯也無濟于事。
《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陽氣易損而難復,失去的想再找回來并不容易。因此,夏天一定要少吃冷飲,只有保護好人體的陽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