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某在山東沂水縣某小區里經營一家便民超市,某天小區業主劉某從網上購買了十箱辦公用紙,快遞到達小區時恰逢劉某不在家,于是劉某聯系韓某,想請韓某幫忙臨時保管上述辦公用紙。韓某見貨物太多不情愿保管,但是鑒于大家同在一個小區不好意思拒絕,就答應了。于是引導快遞員將貨物堆放在超市門口。貨物存好后,韓某提醒劉某盡快搬走,不然丟了、破了、壞了概不負責。
因工作繁忙,一連兩天劉某未到韓某處取貨。第三天突降暴雨,因忙著收拾自己的貨物,韓某忘記將劉某的辦公用紙搬進屋內,等到發現時,辦公用紙已經完全被雨水浸泡,無法使用。劉某來取時發現紙張受損嚴重,要求韓某按照每箱紙130元的市場價賠償13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九十七條 保管期內,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之間系無償保管合同關系,被告韓某并未收取任何費用,但是作為保管人,被告韓某在明知保管物系辦公用紙的前提下,未將其妥善安置,而是將其隨意放置在超市門口,且在下雨時未對保管物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存在重大過失,應當對原告韓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原告劉某作為保管物的所有人,在韓某提醒取貨時怠于取貨,也有過錯,應當對自己辦公用紙的損失承擔部分責任。最終,法院為了鼓勵社區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精神,綜合原被告過錯,判決韓某賠償劉某800元。
(據微信公眾號“山東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