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劍春
(上海科技館 上海 200127)
科技博物館是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而形成的綜合性博物館,利用一定的物質和技術手段,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進行系統研究,以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宗旨,并對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展示與交流的機構。科技博物館是融科普展示、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公益文化機構。
因此,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發展趨勢趨于多元與綜合,科技與文化最終會實現融合,提供更為全面立體、存在互動性和娛樂性的展覽方式。同時,利用跨學科及國際化的思路,拓展傳統科技博物館經營的業態和邊界。
目前,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無法跟上技術更新換代速度、缺少深度內容、缺乏教育性和互動性、安全管理薄弱等。因此,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現階段發展中,要通過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彌補上述問題與不足。
其一,無法跟上技術更新換代速度。為了確保展覽內容的更新和技術的迭代,可以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結合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制定科技展品的研發計劃和預算,以及新技術和舊技術的更新替換方案,確保展覽內容和技術處于先進水平。
其二,缺少深度內容。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可以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構建項目內聯的分工結構,形成多職業交叉團隊合作,打造更為豐富有深度的展品和內容。此外,也可以通過與學術機構、科學家等合作,加強項目的研發和內容的深度挖掘,打造更為科學和創新的展品和內容。
其三,缺乏教育性和互動性。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可以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制定針對教育性和互動性的需求,明確展品的主題和目標,優化展品的內容和方式。同時,在項目實施和后期管理過程中,可根據項目進展和反饋進行適時調整和優化。
其四,需要做好安全管理。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可以制定安全計劃和風險控制計劃,確保展品的安全、可用性和完整性。項目管理也可以在安全保障、系統故障等方面提前做好規劃和預防措施,在發生風險情況時,能夠及時防備和處理。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研發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 新穎多樣的展品
隨著科技的進步,科技博物館的展品越來越新穎多樣化。例如,虛擬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使得展館可以提供更為智能化、互動化和現代化的展品。
1.1.2 個性化的游客體驗
科技博物館展覽逐漸從單純的展品觀賞轉變為集游戲、娛樂和學習于一身的綜合體驗。通過VR/AR技術、互動游戲和非線性展示等方式,博物館展覽提供給游客更加個性化和沉浸式的參觀體驗。
1.1.3 科技創新的融合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發展涵蓋不同領域的科技創新,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生命科學、物理學、天文學等領域。展品的內容和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如3D打印、虛擬交互、云端存儲等。
1.1.4 聯合展覽和實現數字化轉型
博物館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這是現代化、實用性和流通性的體現。博物館聯合展覽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更大規模的展示和宣傳,并且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博物館展覽提供了更高效的管理和更多元的呈現手段,如高質量云數據、數字戰略管理系統、在線展覽和虛擬博物館等。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研發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研發流程
首先,需要進行市場調研和用戶需求分析,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的興趣點;然后根據市場和用戶需求確定展品的主題方向及研發范疇;在明確需求后,設計展品概念和創意,進行概念設計和技術評估,確定展品核心功能和技術路徑,制定研發計劃和預算;在概念設計確定后,需要進行詳細設計,包括物理設計和軟件設計。物理設計包括展品模型的制作、展覽場地布局、燈光設計、聲效設計等,軟件設計包括軟件開發、硬件選型等方面;在設計完成后,根據設計文檔進行研發與制造,包括模型制作、展品裝置搭建、軟件編寫、硬件配合等過程;在制造完成后,需要進行調試與測試,確保展品運作穩定,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要求,并對展品進行安全評估;在展品制作和調試后,進行安裝、展示和持續運營,不斷進行用戶體驗和技術維護,更新改進展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展品進行定期維護和評估,確保展品一直處于最佳狀態。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項目計劃制定要素有五個方面的內容,如圖2所示。
2.1.1 確定需求和目標
制定項目計劃的第一步是明確項目的需求和目標。通過與相關部門和相關利益關系者進行溝通、協商、研究和分析,明確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主題和目標,展品和展覽的數量和類型、內容和形式,以及項目經費、風險和可行性等方面的情況。
2.1.2 制定項目時間表
在明確項目需求和目標的基礎上,科技博物館可以制定項目時間表,明確項目的啟動、設計、實施、測試、驗收和運營等階段,規劃項目的主要工作,分析和研究完成項目工作所需的時間、資源和成本。
2.1.3 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
根據確定的需求和時間表,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項目計劃應包括設計、開發、測試、維護和升級展品的時間表,以及項目的資源分配、風險控制、質量保證、溝通等計劃和措施。
2.1.4 確定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是項目成功的關鍵。科技博物館需要確定如何度量展品的質量,包括設定展品的標準、制定測試和評估流程,以及處理異常情況的計劃。
2.1.5 監控項目進度
一旦項目計劃制定完成,科技博物館需要實施監督和調整項目進度,對未能達成計劃目標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
在項目計劃開始時,要明確預算標準,包括項目的總成本和每個環節的預算及費用分配。制定預算計劃的同時,需要進行風險分析,對可能出現的額外支出進行預測和估算,以及適當的準備預留金。控制項目的費用需要對各個方面進行逐一詳細的控制,涵蓋各類支出情況,如人力成本、物料、設備采購、租賃、水電費等。需要進行預算和實際成本的比較,以便對比與追蹤進度計劃和預算計劃的差異。通過監測實際支出與預算支出采取措施實現控制費用的目標,預算內的項目、流程的實施范圍、預算赤字的治理及優化項目運作方式。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意外和變化,解決此類問題需要統合變更管理,重點是掌握和分析變更的影響、預算或時間計劃,并跟蹤所有相關成本。使用配置管理工具,逐步監查變更情況,對已實施的變更與變更請求的狀態進行記錄跟蹤,并及時授權和審核。項目團隊需要對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進行歷史記錄,包括經驗和教訓,以供以后項目管理者進行參考和學習。
項目質量管理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項目質量管理流程
第一,制定展品質量標準。在設計階段,制定展品質量標準要明確參考標準和展品所需達到的規格、技術標準、材料質量等,由此建立考核標準體系。
第二,建立展品生命周期質量保證。在展品設計、工程、生產、實施、維護和更新階段,科技博物館需要建立展品生命周期質量保證流程,確保展品的各項技術手段和元素都能得到控制和監管。
第三,科學數據分析和質量監測。在制作和實施過程中,采集和分析展品運行時的數據,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及時評估展品的質量,檢測其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以此為檢測標準不斷改進質量控制的方法。
第四,培訓和質量控制。項目團隊成員認真負責,要在項目工作前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掌握展品內容和技術力量,以便使其能夠承擔項目工作的責任,從而保證展品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管理的項目風險管理要素如圖4所示。

圖4 項目風險管理要素
(1)識別風險:項目開始之前,在項目團隊和利益相關方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識別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如展品建造、物流、展現設備、環境、經費、資源缺乏等,然后分類、分級評估風險,并建立風險矩陣。
(2)管理風險:識別風險后,科技博物館需要有效地管理風險。對于高風險和重大風險,項目團隊應制定相應的計劃,如應急預案、改善方案、應對手段等。同時,在項目運營過程中要維持對風險的關注,確保成本、質量和時間目標得到良好的控制。
(3)監控風險:項目經理需要建立風險檢測和監測機制,及時評估和監控風險實現情況,并進行實時處理。與相關方溝通并通過風險評估工具,跟蹤項目進度計劃中的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
(4)實施風險:在風險實施過程中,以風險控制為目標,及時評估和監測風險實現情況。對其負面影響進行預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埋下隱患或加劇已有問題。
(5)經驗總結:風險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在項目執行期間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對于成功應對的風險,科技博物館應及時記錄和總結,以便在今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能夠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其一,關注展品功能:優秀的展品應具備與眾不同的功能。科技博物館可以對展品進行調查和研究,以確定最流行的科技趨勢和發展方向,然后選擇或打造具有這些功能的展品。
其二,加強體驗設計:科技博物館可通過增加更多互動和體驗式的展品吸引游客并提升游客的參與感。如添加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交互式設備等。
其三,保持創造性和創新性:科技博物館可以通過鼓勵創造性展品增強展覽的吸引力。利用新穎的、不同尋常的使用技巧創造新的展品和展覽,給游客帶來驚喜和啟發。
其四,推動新技術:科技博物館可以著力于采用新技術并應用到現有展示中,以提高展品的品質和吸引力,如3D打印、物聯網等。
其五,用戶反饋分析:收集游客的反饋,并對其進行分析,找出不足和潛在的瓶頸,為展品和展覽的改進提供重要觀點和數據支持。
通過以上措施,科技博物館可以不斷改進完善展品和展覽,保證更多觀眾的參與度,創造出更高質量、更具互動性和更受歡迎的展覽內容。
為了保持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可以引入新技術和新元素。
第一,考慮最新的科技趨勢和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等,并尋找與這些技術相關的展品和展項。
第二,探索新材料和新制造工藝,如3D打印、全息成像技術等,創造出更具未來感的展品和展項。
第三,引入新的媒介,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交互式投影和聲光效果等,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展覽形式。
第四,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展品,通過與智能設備的聯動,展示出更加新穎的交互方式和場景設計。
第五。探索多樣化的創意展品,如音樂、藝術、游戲、IT技術等,通過創新展品和展項,吸引不同類型的參觀者。
通過引入這些新技術和新元素,科技博物館可以不斷創新和改進展品和展項,提高游客的參與感和滿意度,同時也不斷吸引新的參觀者,讓他們對科技世界充滿好奇心。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循環更新是指對展品和展項進行定期更新的過程。一次展覽往往覆蓋的時間周期較長,更新周期可以是幾個月或一年,更新的目的是保持展館的新穎性和吸引力,以提高游客的體驗感和展館的參觀率。如改進已有的展品和展項、添加新的展品和展項、調整展品和展項的布局、調整展項的主題等。
如何設計、研發和管理展品展項,對于科技博物館來說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因為這是吸引游客、提升用戶體驗和傳承科技文化的必要手段。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研發現狀,發現該領域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不足。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項目管理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并探討了展品展項循環更新的方式與方法。
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研究中,展品展項的研發和管理需要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策劃和執行計劃,并在研發流程中兼顧成本、質量、風險等方面的管理,才能有效應對科技博物館在新時代下的新需求。同時,在展品展項的循環更新中,需要注重把握好用戶需求和市場變化,積極引入科技新元素,不斷升級和提升展品的質量和創新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科技博物館的跨越式發展和良性運營,展品展項才能不斷創新和拓展。因此,提高展品品質和吸引力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注重展品的元素和形式的多樣性。本文結合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研發和項目管理進行研究,以期為科技博物館展品展項的研發和項目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