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曦璽 苗凱凱
“中寧枸杞”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也是當地特色支柱產業。產自這里的枸杞品質優良,兼具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中寧枸杞”品牌因此全國馳名。中寧縣檢察院持續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局、枸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枸杞產業協會及枸杞企業等各方協作,緊盯種植、加工、包裝、銷售各環節,一體推進“中寧枸杞”品牌全鏈條保護,服務保障本地特色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踱步在零售店的中寧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秦紅停住了腳步。她的目光被枸杞產品包裝袋上“頭茬枸杞”字樣牢牢鎖定。“頭茬枸杞產量較低,且現在已經過了上市時間,這個時候賣頭茬枸杞與時令不符。”秦紅思考著。經仔細辨別果形,詢問相關情況,她和同事判定該產品包裝標注與實物不符。
這是2022年7月中寧縣檢察院在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的一條線索。經初步調查,不當標注“頭茬枸杞”“百年貢果”等虛假宣傳情況在枸杞銷售市場并非個例,該院決定就“中寧枸杞”品牌保護情況開展專項調研。
中寧縣枸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寧枸杞”商標為中寧縣枸杞生產管理站所有,目前僅授權給96戶商家銷售經營。部分商家未經授權,就使用印有“中寧枸杞”品牌標識的包裝袋,且對產品質量把控不嚴,對品牌口碑形成一定沖擊。部分企業代表則反映,網絡平臺帶動了特色農產品銷售,但隨之而來的假冒中寧枸杞、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問題,也讓“中寧枸杞”品牌保護面臨新挑戰。
通過多方研討,中寧縣檢察院決定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推動相關問題整改,并針對發現的枸杞銷售包裝市場亂象等問題,于2022年8月與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訴前磋商,督促其履行監管職責,共同推進“中寧枸杞”品牌保護。

“‘中寧枸杞品牌保護涉及產地環境、生產加工、存儲運輸、終端消費多個環節,必須緊緊圍繞這些關鍵節點,實施全鏈條保護。”秦紅介紹。
這一點也體現在中寧縣檢察院在向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發的磋商函中。檢察機關建議該局規范枸杞生產許可制度,加強對“中寧枸杞”品牌保護所涉證明商標、地理商標等的使用管理,嚴格落實“中寧枸杞”包裝物的審核備案,并對全縣市場、商鋪、專賣店進行巡查檢查和違規整治。
為匯聚整改合力,中寧縣檢察院督促該縣商務和投資促進局、縣枸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等職能部門與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通過專項整治,市場監管部門共組織開展枸杞質量安全監測341批次,現場檢查各類經營主體483戶,對11家經營戶存在的17處包裝物識別標簽瑕疵等問題進行現場提示并責令限期整改;立案查處9起,收繳罰款6.3萬余元,查扣問題枸杞230kg,收繳違規包裝物1萬余只;辦理消費者投訴等185件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3萬元,枸杞銷售市場得到有效凈化。
“專項整治力度大、成效明顯,但只能算‘亡羊補牢。品牌聲譽、消費者權益、枸杞種植農戶、枸杞生產企業權益已經受到了損害。”秦紅表示。如何前置保護,從源頭起步,全程護航枸杞產業發展,讓“中寧枸杞”更好釋放品牌價值,也成為檢察官關注的焦點。
2022年7月,中寧縣檢察院與該縣枸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建立“中寧枸杞”品牌聯合保護工作機制。隨著今年4月中寧縣檢察院知識產權辦案小組的成立,該院開始探索建立多元化打擊與一體化保護治理模式;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保護,深化對涉“中寧枸杞”民企案件的辦理力度,并出臺“中寧枸杞”品牌保護檢察服務十條具體措施,護航涉“中寧枸杞”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寧夏提出要大力發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六特產業。我們將積極融入黨委中心工作,把‘中寧枸杞品牌擦得更亮,更好為鄉村振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中寧縣檢察院檢察長張月玲說。
(稿件來源: 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