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培春 蔣廷婷
摘要:
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新時代高校單體建筑體量大、功能齊全、裝修豪華、人員密集且流動性大,存在很多消防安全隱患。本文通過對新時代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現狀的分析,發現在建筑消防設施、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師生消防安全意識等方面存在問題,提出通過完善消防設施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做好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加強火災隱患排查、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等相關措施,不斷提升新時代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校快速、穩定發展。
關鍵詞:
高校;消防安全;消防設施;對策
引言
高等學校是大學、學院、獨立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的統稱,簡稱高校。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高校的規模迅速擴大,師生員工人數劇增[1]。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職(專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學校252所。[2]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3]由于高校用電負載極大,實驗室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同時高校是一個人員密集、流動性較大的特殊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危及到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會造成極大的社會影響。
一、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分析
(一)建筑消防設施未驗收就投入使用,無法正常運行
某些高校為了能夠盡快開學招生,還未驗收合格就開始投入使用,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1.消防器材配備不足
由于趕工期,施工方沒有及時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器材,例如消火栓箱未配備消防水帶、消防水箱和滅火器等。高校負責人由于缺乏消防專業知識,加上不夠重視,沒有督促施工單位將相關消防設施器材補充到位,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將沒有消火栓和滅火器可用,無法撲救初期火災,貽誤滅火最佳時機。
2.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無法正常運行
由于沒有驗收合格,消火栓和自動噴水系統可能出現無法啟動情況。高位消防水箱無水,補水系統未工作,消防水池漏水,不能自動補水。平時消防管網無水,消防水泵也無法正常啟動,整個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系統形同虛設。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無法正常運行
高校新建的各類大樓都具有人員密集、設備先進、功能齊全、裝飾豪華等特點,火災自動滅火系統是新時代高校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探測到初期火災并及時滅火,從而有效保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然而很多新建高校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無法正常投入使用,例如探測器保護罩甚至都沒有摘除。更有甚者是整個系統無法實現聯動,當有火災探測器報警時,信號無法傳到消防控制室,無法啟動自動滅火系統。另外,經常出現誤報的情況,本來沒有火災,突然聲光報警器響了,主電被切斷,防火卷簾下落,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還容易引起恐慌。
4.防排煙系統無法使用
火災煙氣中含有各種有毒氣體,易造成人中毒死亡,所以建好防排煙系統非常重要。發生火災后,防排煙系統啟動,可以有效防止煙氣蔓延,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然而很多新建高校的建筑防排煙系統并沒有驗收合格,無法正常使用。
5.安全出口少,消防通道不暢通
近幾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減少管理成本,一棟學生宿舍樓只開一個大門,晚上可能還會上鎖,一旦晚上發生火災,易造成群死群傷。此外,一些消防通道被占用情況時常發生。
(二)未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都按照相關規定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4],但仍有個別高校未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也未在師生群體中進行廣泛宣傳,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此外,有些高校沒有對學校的食堂、實驗室、圖書館、學生宿舍、教學樓等人員密集的場所進行重點監控。
(三)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不到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未落實
很多高校對師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并沒有落到實處,僅停留在每年11月9日通過簡單開講座、發宣傳單等形式進行宣傳,覆蓋面窄,宣傳內容單一,對師生吸引力低,每年5月份的應急逃生安全演練也是流于形式。
(四)高校師生消防意識薄弱
高校師生都生活在高校這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與社會的聯系較少,缺少對消防安全的認識[5]。高校師生只注重教學和科研,消防觀念淡薄。部分學生甚至在學生宿舍使用大功率違規電器,在實驗室中不遵照流程規范操作,這些都極易引發火災。
二、提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及建議
(一)完善消防設施[6],確保驗收合格再使用
1.按照相關規范配足消防器材
滅火器是一種可攜式滅火工具,存放在公眾場所或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平時往往被人忽視,急需時大顯身手。新建高校一定要按照相關規范配備足夠的滅火器,同時要定期檢查滅火器的狀態,如滅火器過期要及時更換,壓力不足或超充裝都需要進行維修,確保滅火器安全有效。消防水帶和消防水槍是室內消火栓箱的基本構件,如果缺失,消火栓就無法使用,火災初期,建筑內部的消火栓能夠快速有效滅火。因此,要確保消火栓箱里的消防水帶和消防水槍完好無損,同時要有足夠消火栓,至少確保建筑內每一個點都能有兩股消防水柱同時到達。
2.確保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能夠正常運行,并做好日常維護
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發生火災時最有效的消防設施,所以一定確保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能夠正常運行。首先,要做好水源儲備工作,消防水池要根據建筑的規模設計好水池的容量,保持消防水池水量充足,并且能夠及時補水。其次,高位消防水箱也要達到規定水位和壓力,確保在消防水泵啟動前管網里面充滿水并達到規定的壓力,從而滿足火災初期的用水量和壓力。再次,要保證消防水泵能正常工作,消防水泵是整個水滅火系統的心臟,只有消防水泵能正常啟動,才能保證火災時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能夠有效滅火。最后,要做好日常的維保工作,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做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裝、調試和檢測工作,確保其聯動功能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整個消防系統的大腦,必須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夠正常運行,能夠正常報警和聯動其他滅火系統,做到及時探測火災,及時疏散人群和滅火。首先,要做好火災探測器安裝、調試,要取下探測器外面的保護套,不然探測器無法探測火災。要選擇合適的火災探測器,否則會發生誤報。其次,要做好各種消防設備的聯動控制,當滿足設定邏輯后,能夠啟動聲光警報器和應急廣播,聯動防火卷簾和防火門關閉,聯動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等。
4.做好防排煙系統,確保正常運行
防排煙系統能有效控制煙氣,發生火災時可保證人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疏散。首先,要做好疏散樓梯間前室和樓梯間的防煙設施,在走道、前室、樓梯之間形成負壓,確保人們能安全疏散。其次,要做好房間等室內空間的排煙設施,一旦發生火災能夠快速將煙氣排出室外,為疏散提供更多時間,減小火災損失。
5.確保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暢通
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是生命的通道,必須暢通無阻。首先,高校的學生宿舍安全出口不能上鎖,保證各個安全出口打開,當火災發生時,學生能夠快速疏散到室外安全地點。其次,發生火災時,消防車要能夠開到離起火最近的地方開始滅火,消防車道要有足夠的寬度,轉彎半徑要滿足要求,同時消防車道和建筑物之間不能有遮擋物。最為重要的是,消防車道要時刻保持暢通,不能用來停車或堆放雜物。
(二)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完善消防安全制度
根據《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高校應當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明確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及其職責,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定期進行消防工作檢查考核,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實。高校屬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明確承擔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機構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并報知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組織實施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應聘請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擔任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操作性強、易于執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實。
(三)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
按照《消防法》,高校應當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消防宣傳教育,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中。高校應定期開展多種形式、內容豐富、簡單易懂的消防安全宣傳活動。高校可以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趣味性競賽或主題班會,在學校播放消防安全宣傳片、消防題材的電影,在全校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消防安全氛圍。針對老師、學生、后勤工作人員等不同群體,有針對性開展防火知識、撲滅初期火災和應急逃生技能的培訓,提升高校師生、員工的防火、滅火和逃生技能。
(四)做好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
高校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組織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7],并實施演練。一是制定科學有效的預案,高校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包括組織機構:滅火行動組、通信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應急疏散組織程序和措施;撲救初起火災程序和措施;通信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程序和措施。制定完善的預案是高校消防安全制度的重中之重。二是高校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根據演練效果,不斷修改預案。通過不斷演練,可以提高高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師生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學生應對火災的心理素質。
(五)提高高校師生消防安全意識
通過加強宣傳,不斷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8]。一是要規范使用電器,不使用違章電器,不超負荷使用電器,離開宿舍一定拔下電器設備插頭,關閉開關,嚴禁在床頭吸煙,亂扔煙頭。二是加強實驗室安全防護意識,完善實驗室消防器材管理,嚴格按規程操作,切實做好易燃易爆品的使用和儲存;實驗室嚴禁使用煙火,加強火災隱患檢查,實驗器材老化要及時更換,定期檢查,做到人走電斷。
結語
當前,高校應當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配備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消防設施、器材;確保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正常運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道的暢通;制定滅火和疏散預案,組織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每日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提高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高校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去統籌規劃,高標準嚴要求去落實。唯有這樣,消防安全工作才能取得顯著成效,才能保障高校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繼倉,姜明理.高校的火災隱患及防火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31(06):647-649.
[2]全國高等學校名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2023-6-15.
[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2).
[4]補利軍,于振江,沼澤開.集成DEMAYEL/ISM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11):129-134.
[5]陳興利.高校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24:117.
[6]楊雪,劉德明,丁若瑩.高校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11):307-310.
[7]賈水庫,劉興德,蔡嗣經.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4(04):129-131.
[8]王善文.勞動密集型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措施[J].工業安全與環保,2022,48(03):45-48.
作者簡介:
胥培春(1987- ),男,漢族,四川宜賓人,本科,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安全管理;蔣廷婷(1988- ),女,漢族,四川宜賓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