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特點和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新媒體環境為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輿情監測和研判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建立有效的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對于保障高校消防安全至關重要。
關鍵詞:
新媒體;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
引言
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信息傳播的速度和范圍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校作為人群聚集和知識傳播的重要場所,面臨著各種潛在的消防安全風險。在新媒體環境下,輿情監測和研判成了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在研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探討如何有效應對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減少潛在風險和危害。
一、新媒體環境與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概述
(一)新媒體環境
新媒體環境指的是當今信息社會中,由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所支撐的媒體生態系統。它包括各種數字化平臺和工具,如社交媒體、網絡新聞、移動應用程序等,為用戶提供了快速、便捷、互動和廣泛傳播的信息交流方式。新媒體環境改變了人們獲取和傳播信息的方式,對社會傳播、個人行為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高校消防安全
高校消防安全是指在高校校園內,為保障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預防和控制火災事故,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體系和安全防范措施[1]。高校消防安全包括對校園建筑、設施設備的消防設計、消防設備的配置與維護、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火災風險評估與管理、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等方面的工作。
(三)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
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是指在高校校園內發生的突發火災事故或其他與消防安全相關的緊急事件。這些事件常常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需要緊急應對和處理。常見的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包括火災、煤氣泄漏、化學品泄漏等。
(四)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
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是指對于社會公眾的輿情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和研判,并根據研判結果采取相應引導措施的機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通常由相關部門或機構負責運行,利用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手段對社交媒體、網絡新聞、公眾留言等渠道中的輿情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社會輿論動向、發現潛在危機和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引導措施,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共秩序[2]。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特點和影響
(一)特點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可以實時將事件情況傳遞給大量的受眾。這對于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來控制和解決問題。
社交媒體平臺的普及使得學生、教職員工等校園群體能夠直接參與事件信息的傳播和討論。他們可以通過發布消息、評論、轉發等方式表達對事件的關注和看法,這種群眾參與對于輿情形成和事件的處理產生了重要影響[3]。
新媒體平臺具有廣泛的傳播范圍和強大的影響力。一條信息、一張圖片或一段視頻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并對公眾的態度和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在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中,輿情的形成和傳播往往會對事件的處理和管理產生重要影響。
(二)影響
新媒體的普及使得高校消防安全信息能夠更加公開透明地傳達給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同時,公眾也能夠通過新媒體了解到相關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措施,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
新媒體環境下輿情監測成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校需要加強對社交媒體和網絡輿情的監測和分析,及時了解公眾的關注點和態度,以便有效引導輿論,應對危機事件,維護良好的公共形象和聲譽。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需要靈活調整輿論引導和危機應對策略。根據輿情的變化和事件的發展,及時進行信息發布、解釋和回應,避免信息真空和誤解的產生,有效化解危機,降低事件對高校聲譽和形象的負面影響。
新媒體環境下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風險信息可以更迅速地傳播給廣大受眾。這使得高校能夠更及時向師生員工發布警示信息、應急指南和安全提示,提高他們對潛在風險的認知和防范能力[4]。
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性和廣泛參與性為高校消防安全提供了輿情引導和社會共治的機會。高??梢酝ㄟ^發布正確、權威的信息,引導輿論關注和關心消防安全問題,形成積極的社會氛圍和合力,共同維護高校消防安全。
三、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現狀
目前,許多高校已意識到輿情監測研判引導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開始建立相應的機制。一些高校在輿情監測方面采用了自動化的輿情監測工具,通過抓取社交媒體和網絡新聞等渠道的數據,進行輿情分析和情感挖掘。同時,一些高校還建立了危機管理團隊或輿情管理團隊,負責對輿情進行研判和應對。在引導方面,高校通過發布官方信息、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回應公眾關切等方式進行輿論引導,維護消防安全形象。
(二)存在的問題
盡管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已經開始建設,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數據來源和精確度問題。由于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涌入迅猛,高校面臨著龐大的數據量和數據來源。因此,如何選擇有效的數據來源、準確地識別和分析關鍵信息,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輿情分析和研判的專業性問題。輿情分析和研判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然而,目前許多高校在輿情分析和研判團隊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足,缺乏相關專業人才[5]。這導致對輿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欠缺,影響了對消防安全事件輿情的準確把握和處理。
3.引導策略的及時性和靈活性問題。高校在輿論引導方面需要具備靈活性和及時性。當前一些高校的輿論引導策略較為僵化,缺乏對突發事件及時回應和動態調整的能力。這可能導致公眾的不滿和誤解,進而影響消防安全事件的處理和形象維護。
4.協同與合作機制不完善。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理需要涉及多個部門和利益相關方的合作,而當前一些高校在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和與外部機構的合作方面存在困難。這可能導致信息溝通不暢、協調不力,進而影響對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的監測、研判和引導。
四、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建設策略
(一)提升數據來源的真實性與精確度
1.多渠道數據收集。建立一個多渠道數據收集系統,涵蓋社交媒體平臺、新聞網站、公眾留言板等多個數據源。這樣可以確保獲取到豐富的輿情數據,并提高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同時,對于重要事件,可以引入傳感器、監控設備等物聯網技術,實時獲取事件現場的數據,提供更加真實和全面的信息。
2.數據分析技術與算法應用。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和算法來處理海量的輿情數據。例如,采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文本進行情感分析、關鍵詞提取、主題建模等,以獲取對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的深入理解。同時,借助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輿情預測模型,從數據中挖掘出隱藏的規律和趨勢,提前預警潛在風險[6]。
3.精確度驗證與監控。在數據使用過程中,要進行精確度驗證和監控,確保數據的可信度和準確性。可以采用交叉驗證、比對真實情況等方法,對輿情數據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同時,建立數據質量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數據采集和處理過程中的錯誤和偏差,提高數據的精確性和可靠性。
(二)增強輿情監測研判引導的專業性
高校應注重建設專業的輿情分析和研判團隊,吸納相關專業人才加入,如消防安全管理專家、輿情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等。這些專業人才應具備對新媒體環境和消防安全問題的深入了解,掌握輿情分析和研判的方法、工具和技能。他們可以對輿情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準確把握輿情發展趨勢,為消防安全事件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術對輿情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情感分析可以識別和量化文本中的情感傾向,幫助了解公眾對事件的態度和情緒,從而及時調整應對策略。關鍵詞提取可以從大量文本中提取關鍵信息,幫助發現與消防安全相關的關鍵詞和熱點話題。主題建??梢詫⒋罅课谋揪垲惓芍黝}集合,幫助高校了解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指導輿論引導和危機管理。
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構建輿情預測模型,從數據中挖掘出隱藏的規律和趨勢,提前預警潛在風險。通過對歷史輿情數據的學習,模型可以辨別事件發展的可能方向和潛在影響,為高校提供決策依據。此外,機器學習還可以用于構建自動化的輿情分類和過濾模型,快速準確地篩選出與消防安全相關的信息,提高輿情分析和研判的效率[7]。
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發現輿情數據中隱藏的模式、關聯和趨勢。通過對大規模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可以發現事件發展的趨勢,預測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危機。同時,數據挖掘還可以幫助高校發現異常輿情、虛假信息和謠言,及時進行辟謠和正面引導,維護消防安全事件的公共形象。數據挖掘的結果還可以用于制定輿情監測和引導策略,提供決策支持。
(三)保障引導策略的及時性和靈活性
1.高校應制定并不斷更新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預案和流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流程。預案應考慮到各類消防安全突發事件可能出現的情況和輿情反應,制定相應的引導策略和措施。這樣可以在事件發生時迅速啟動引導工作,并確保及時回應和靈活調整。
2.高??梢岳眯旅襟w平臺的實時監測功能,密切關注與消防安全相關的輿情動態。通過設立專門的輿情監測團隊,進行輿情數據的實時收集、分析和反饋,及時了解公眾的關切和情緒,以便做出針對性的回應和調整。同時,建立與師生員工的互動渠道,通過在線問答、留言回復等方式,積極回應公眾的疑問和關注。
3.針對突發事件輿情的及時性和靈活性要求,高校應建立危機應對機制。該機制包括設立應急指揮中心或工作組,組織專門的危機管理團隊,定期進行演練和培訓,提前制定和溝通好應對策略。在輿情監測和研判的基礎上,高??梢钥焖僦贫ǚ磻胧?,調整引導策略,并及時發布準確的信息,以有效引導輿論、糾正謠言,保護高校的形象和聲譽。
(四)完善當前的協同與合作機制
1.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理需要涉及多個部門和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因此,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是必要的。高??梢猿闪⒖绮块T的消防安全工作組織或委員會,由各相關部門的代表組成,定期召開會議,共同制定和執行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和輿情引導策略。該機制可以促進信息共享、資源協調和決策一致性,提高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效率和響應能力。
2.加強與外部機構的合作。高校在建立與外部機構的合作關系方面存在困難。外部機構在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方面具有專業知識和資源,如消防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媒體等。因此,高校應積極與這些外部機構進行合作,建立合作框架和機制??梢院炇鸷献鲄f議,明確雙方的職責和合作方式,建立定期溝通和信息共享的機制,共同應對突發事件和輿情挑戰[8]。
3.加強內外部信息溝通和協調。信息溝通不暢和協調不力是協同與合作機制不完善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校需要加強內外部信息溝通和協調。內部溝通可以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設立專門的溝通渠道等方式實現。外部溝通可以通過定期會商、聯合演練、組織研討會等方式與外部機構進行有效溝通。同時,高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的溝通,及時回應關切和解答疑惑。
結語
本文通過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消防安全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的研究,揭示了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影響和挑戰。新媒體的快速傳播和廣泛參與為高校消防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來源和傳播渠道,但也帶來了信息的過度流動和虛假信息的傳播風險。因此,建立健全的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能夠提高高校消防安全的應急管理能力,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深入探討新媒體輿情分析算法、信息驗證機制和危機管理策略,為高校消防安全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確的監測研判引導支持。
參考文獻
[1]杜寶菊,吉琨.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3(08):187-189.
[2]楊文,田景富,黃達,等.基于NB-IoT的高校智慧消防裝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11):83-85.
[3]戰乃巖,蔡宗佑,毛開宗,等.基于未確知測度理論的高校消防安全評價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23,53(04):111-118.
[4]陳則輝.關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現狀與發展的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3(04):34-36.
[5]何鋒,秦文岸.淺談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減災,2023(07):38-41.
[6]董洋溢,田甜,石少敏.地方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傳播模式與應對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23):46-48.
[7]王國順.自媒體時代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23):123-125.
[8]周琴,夏友福.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應對策略探析——基于2018—2021年141個高校輿情事件的分析[J].傳媒論壇,2022,5(16):82-84.
作者簡介:
張凱(1992- ),男,安徽碭山人,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公共安全管理、高等教育。
基金項目:
2022 年南京郵電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級規劃項目“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輿情監測研判引導機制研究”(項目編號:XC2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