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若濤
院子里有一棵女貞,離它五六米遠有一棵松樹,在這兩棵樹之間拴根繩子,可以晾衣服。這兩棵樹的作用僅限于此。
有段時間,我挺嫌棄它們。松樹一直蔫兒吧唧,一點也不精神,落葉到處都是,很扎人,掃都不好掃。女貞永遠綠著,毫無驚喜,好不容易開花了,花香刺激得人直打噴嚏。最討厭的是它的落果,落在地上黏糊糊的,難以清理,落在汽車頂上,也很煩人,弄到衣服上更是難洗,真想把它們砍掉。但人家是樹,是樹就不能砍,大樹長成不易。
對女貞的改觀是今年夏天。女貞在夏至前開花,它的圓錐花序在枝丫的頂端,白色的小花就是一團錐形云朵,襯著綠油油的卵圓葉。滿樹繁花之時,花朵像云霧一樣漂浮在樹冠上。
女貞的葉是對生,兩片一起生發,像一對小姊妹,兩個小手掌慢慢張開,葉片的中脈凹陷,酒窩般嬌俏,雨水把它們清洗得干干凈凈,還上了一層透明的釉彩。
花朵次第開放,有一些花朵先敗了,發黃,這讓顏色有了層次,好似畫家往白云里添了一點一點的黃褐色。女貞花開時,正是南方的黃梅雨季,小雨淅淅瀝瀝,落在樹葉上,錯落有致,那是怎樣的清寂啊。
雨停的空檔到南京靈谷寺,進入題有“松濤”(錢松嵒題字)的紅色拱門時,聞到了女貞的香味。紅門邊有麻櫟、丹桂,前面還有株老栓皮櫟,入門的西側,有一株帶有殘花的女貞。樹葉一動不動,空氣濕度很大,無數細微的水珠停駐在空氣中,女貞的香味也凝滯在這微小的水珠中間,變得溫軟柔和。
下馬坊遺址公園中四角仿古“御碑亭”的兩側,都被女貞簇擁著。亭子的中央是一座康熙十三年(1674 年)的石碑,2002 年3 月發現于小衛街的民房墻壁中,碑文中部分字跡已漫漶不清,內容是江寧府上元縣奉旨因孝陵陵戶減少而豁免稅賦之事。
349 年前的石碑和女貞樹做了鄰居。“御碑亭”南面樹林,大部分也是女貞,花序軸像嫩枝一樣清淺青綠。是新發的花蕾還是落花后的花序軸?抬頭是看不真切的,太高了。在樹下看看就知道了——地上有很多落下的花序軸的短枝,花軸上宿存著小小的鐘形花萼。
林中女貞瘦瘦高高,樹冠相連,淺綠的花序軸和深綠的樹葉,粗糲的灰褐色樹干,那么清新、樸質。女貞的果實是一種珍貴的藥材,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的功效。
在下馬坊溜達,五月初怒放的薔薇已經結了青色的果實。在林中走著,幾粒小果子打在頭上,定睛一看,是無患子青色的落果,一支低垂的枝條,讓我看清楚了它的圓錐花序和幼嫩的果實。它們一般長得太高,難得看清。
夏日在悄悄地蓄積、蓄積。樹林有種深邃的寧靜。寧靜的潛流,溫潤地、悄然地流入心里,讓你沉靜而專注,安靜而充盈,還有一絲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