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蘇皖 龔慶悅 萬中華



摘要:針對目前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文章設計了識藥通小程序,能通過體質測評、辨證推薦、中藥查詢、交流論壇等功能指導用戶合理用藥,避免患者因缺少中醫藥知識而在自我藥療的過程中遭受二次傷害。小程序實現了基于用戶病癥和體質推薦用藥的功能,輔助患者自主購藥,防止在就醫困難的情況下延誤病情。
關鍵詞:微信小程序;體質辨證;中成藥;智能推薦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近年來,國家層面不斷加碼支持中醫藥行業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人們的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轉變,中醫藥越來越顯示出獨特優勢,時下中醫的問診需求與日俱增。然而,國內主流診斷方式多以西醫為主,中醫資源有限,中醫專家的問診服務求過于供[1]。對于常見疾病,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我藥療,根據自身過往的生病經驗,選擇曾經使用過的藥品。因此,亟需一款基于用戶病癥和體質推薦用藥的軟件或平臺。
本文利用AI技術為用戶提供了一款集體質測評、藥物成分分析與智能推薦為一體的微信小程序智能中成藥推薦系統——識藥通,旨在根據用戶的病癥和體質推薦最合適的中成藥,解決群眾盲目購買和濫用OTC類藥品的問題,充分發揮中成藥在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方面療效穩定、使用方便的優勢。
1 自我藥療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一些常見病患者選擇自行前往藥店購買中成藥,但由于中醫藥知識匱乏,無法有效辨別并買到最合適的中成藥,結果導致療效不理想,甚至延誤病情。
中成藥(簡稱OTC)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具有多靶點、多路徑的獨特功效,部分甚至還有細胞營養劑和組織修復劑功能,較功效單一的西藥更勝一籌。但中醫講究“四診八綱”,比如感冒可分為風寒、風熱、暑濕、暑熱、氣虛、陰虛多種類型,其病機和主證都不一樣,而市面上尤其是兒童常用感冒中成藥多針對風熱型,對其他類型的感冒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延誤甚至加重病情。再者,盲目認為中藥或中成藥沒有毒副作用而隨意使用是有隱患的,比如牛黃易導致慢性砷中毒,莪術和麝香會導致流產而禁用于孕婦,由中藥所致的“藥物性肝炎”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此外,某些中成藥和西藥還存在配伍禁忌,除非開藥的醫師對中、西藥都有了解,否則同時服用有較大風險。如小兒咳喘靈、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等中成藥含有麻黃,如果與氨茶堿合用于喘息性兒童疾病,可能會增加心悸、失眠、頭痛等不良反應。因此,辨證使用中成藥是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重要前提。
2 系統設計
2.1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本產品以大數據為支撐,結合AI技術,實現了體質測評、中成藥成分分析、智能推薦等功能,主要為了幫助常見病患者在就醫難的情況下,準確有效地自主購藥。根據使用者的權限不同,將系統分為微信小程序客戶端和后臺管理系統。
患者使用客戶端小程序填寫體質測評問卷和診斷問卷,即可獲得適合自己體質和病情的中成藥購買建議。后臺管理人員可以對信息進行增、刪、改、查操作,維護數據庫,也能對整個系統進行監控優化。
2.2 微信小程序
識藥通小程序的主頁具有體質檢測、疾病診斷、藥品推薦、藥識科普、交友論壇共5大版塊,如圖1所示。用戶可根據小程序的引導流程進行相應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如圖2所示。
2.2.1 體質檢測
點擊體質測評板塊,進入測評問卷頁面,如圖3所示,基于王琦教授的九分法將體質分為9種類型,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中的全部問題,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依標準判定體質類型。
原始分=各個條目分值相加
轉化分數=〔(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 4 )〕×100
提交問卷之后,平臺會依據體質判定標準,如表1所示,為客戶生成體質報告,可選擇是否保存至個人中心。
2.2.2 中藥成分分析
小程序后期為用戶提供中藥成分分析的功能,用戶通過拍照上傳產品的成分表,通過檢索分析,生成該中成藥的主要功效,用戶可以借此避免復合藥物的用藥過量和配伍禁忌,更能判斷該產品是否夸大功效、宣傳不實。
2.2.3 中成藥推薦
用戶輸入自己的癥狀,系統可智能預測疾病名稱和證候,例如,輸入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系統會預測出得風寒感冒的概率;也可向醫師咨詢來確定疾病。系統依照患者體質、疾病名稱和癥候推薦中成藥,會通過藥品成分分析,在推薦藥品中過濾掉不適合患者體質的藥品,如圖4所示。
2.2.4 中藥查詢
程序包含中藥查詢和科普專欄,如圖5所示。用戶可以通過藥名、別名、主治等查詢中藥的成分分析、功效和用法等,也可以在專欄處查看每日貼士和科普文章,學習如何中藥養生。后期平臺會聘請專業藥師入駐,通過選擇私人藥師進行一對一的咨詢服務,制定個性化的調理方案。
2.2.5 交友論壇
不局限于查詢學習,小程序還提供了經驗交流和討論平臺,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經驗,或表達自己的困難和疑惑,通過交流討論,互幫互助。后臺管理系統也可以根據論壇內容不斷進行功能和服務的完善。
2.3 后臺管理系統
小程序提供體驗問卷、私信留言、論壇討論等渠道讓用戶表達自己的建議和感受。技術人員會根據醫師建議和用戶反饋對系統進行改善,如補充小程序中遺漏缺失的內容、優化使用界面、增加功能或修正體驗感不佳的流程等,不斷完善小程序。
3 小程序的應用效果評測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但由于缺少一定中藥知識的自我藥療存在隱患[2],識藥通小程序結合體質辨證推薦藥品和科普藥物知識,指導用戶合理用藥,并科普中醫藥常識,幫助用戶強身健體、養生和治未病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減少患者錯誤用藥對身體的傷害
較西藥而言,中成藥在治療慢性疾病、治未病和身體調理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小程序的核心是為患者推薦適合其體質的中成藥,避免患者因缺少中醫藥知識,不辨體質地亂用藥物。
3.2 緩解就醫難的社會現狀
國家設定OTC類藥品類別的意義是無需醫療咨詢,即可提供快速有效的緩解手段,緩和對醫療服務日益增長的壓力。“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的消費理念已日益得到人們的認可,患者使用識藥通小程序無需前往醫院,只需填寫問卷即可獲得準確的藥品購買建議。
3.3 促進中成藥的發展
中國政府通過采取一系列政策,從宏觀層面給予中成藥行業良好的發展環境,并在流通、創新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引導。如今“互聯網+”成為新時代的潮流,本項目實現“互聯網+中成藥”的創新應用[3],充分發揮中成藥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4]。
4 結語
關于搜索藥品和智能推薦的小程序,目前在國內已有功能相似的產品,但沒有基于用戶體質而精準推薦中成藥的系統。群眾對OTC藥品的需求較多,但是在購買中成藥的過程中,由于缺少中醫藥知識,誤用中成藥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中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入院的病人達250萬,每年約有19.2萬人死于藥物不良反應。本文為幫助患者“用對藥,用好藥”,設計了一個能夠基于用戶體質在線智能推薦中成藥的小程序,該小程序可以通過對中成藥的成分分析,推測出產品具有的功效,幫助用戶判斷商家是否夸大其詞。該系統提供的中藥成分分析、中藥查詢和中成藥推薦功能為患者購買和用藥提供了便利,既能解決群眾盲目購買OTC類藥品導致經濟損失或身體傷害的問題,又能保護中成藥的聲譽和促進中成藥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千,方麗華,張萬義.智能自助中醫辨證與中成藥推薦系統設計與實現[J].智慧健康,2018(34):7-10.
[2]袁海勝,由子清,陳乙漫.不同年齡段人群中成藥安全用藥情況調查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20(10):1463-1465.
[3]周寧,臧淦榮,王莉.“互聯網+中醫藥”背景下智慧藥房管理模式的構建[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2(3):138-139.
[4]張伯禮.在實踐中傳承發展中醫藥理論[J].中醫雜志,2019(1):1.
(編輯 沈 強)
Design of intelligent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recommendation system
Mao? Suwan, Gong? Qingyue*, Wan? Zhonghua
(Colle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he article has designed a mini program called “Zhiyao Tong”, which can guide users to use medication reasonably through functions such as physical fitness assessm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commend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ery, and communication forum, to avoid patients suffering secondary harm during self medication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ini program implements the function of recommending medication based on user symptoms and physical fitness, assisting patients in purchasing medication independently and preventing delays in medical treatment difficulties.
Key words: WeChat applet; physique evaluatio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