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濤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農業強國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在這一背景下,“三農”工作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壯大。在農村產業發展愈加繁榮、農村更加和諧宜居,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其中,農業推廣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針對現代農業推廣現狀及作用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對近年來農業推廣在提升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從重視農業推廣融合性、強化農業推廣精準性、推進推廣人員隊伍建設多元性及加強農業推廣多元化應用性幾方面提出了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業推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04
1?農業推廣概述
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我國重大戰略部署。隨著我國現代農業不斷發展,現代化農業推廣內涵和形式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傳統的狹義的農業推廣主要是指農業推廣機構、農業科研機構或專業服務公司,將農業研究成果通過試驗、示范、培訓和指導等方式,推介給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幫助他們掌握新的技術和方法,并且能夠在生產中加以運用。現代農業推廣是在傳統農業推廣的基礎上,通過指導培訓、服務咨詢、信息化平臺和互聯網平臺等多元化服務手段,結合當地農村特點、農業特色,精準將農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傳播到農村,應用到農業,幫助當地農民的提升素質,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當前,隨著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尤其是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強國戰略部署的提出,現代農業發展正式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推廣的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進而,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產業不斷壯大,許多農業生產全程都開始引入新的科技產品和功能,例如生產環節有無人駕駛播種收獲、無人機撒藥、智能溫室等,在銷售環節互聯網電商、智能配送等。同時作為農業推廣的對象,農戶及從事農業的各類經營主體的需求也不再滿足傳統農業推廣開展一些技術類培訓和教育,許多新型農民開始嘗試使用高科技產品和服務,期望獲得農業經濟效益全面提升,因此他們需要獲得更多翔實有效的資源渠道和信息資源,比如農業政策、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傳播等來滿足自身的生產及生活需求。
2?農業推廣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作用
現代農業推廣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方式,已不再局限于農業技術類服務,而是將逐步向農業全鏈條服務擴展,一方面,現代農業推廣可以幫助農戶獲取并有效利用這些產品和信息,提升農戶提升自身素質和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能力,引導開展現代化農業生產。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改造、轉型升級。例如過去的人工病蟲害防治被無人機等機械化防治代替,過去的人工農作物觀測生長被衛星遙感代替,這些都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保障了農業生產經營穩步提高,為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進而促進了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基,發展好農業產業是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可以說農業產業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村能否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現代農業推廣的接續推動。首先,農業推廣可以提供高科技技術和產品,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使得農業產業整體效益不斷提高。例如工廠化的溫室大棚,能夠打破季節的阻礙,幫助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提高農業產業效益。其次,農業推廣幫助有效降低農業經濟成本。目前,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各種現代化機械的不斷引進使用,在耕種收等環節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有效地降低了農產品的成本,使得農業產業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農業推廣工作實施當中,據當地農村產業發展實際,對農戶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支持與理念更新,使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能夠更加契合現階段需求,做到針對性的發展,更加能夠保障促進農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提出全面推進“五個振興”,要“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鄉村要全面振興,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傳統農業發展上開發農業多功能性。多功能農業涉及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循環農業等。一方面,農業推廣能夠為幫助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等提供所必需的服務保障,促進多功能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這些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中涵蓋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夠為農民素質和能力提供渠道和平臺。當這些新型農業發生了量變到質變的反應之后,必然為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新的機會與空間。
(3)助力農村產業創新發展。
隨著現代化農業進程的不斷前進,傳統的農業經營銷售模式已不適應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營銷等在我國市場上廣泛應用,“互聯網+農業”勢不可擋。例如,通過網絡、短視頻等的方式宣傳農村休閑旅游,利用直播帶貨銷售特色農產品,設立網上科普課堂向市民普及農業知識等。這些新的技術和模式讓更多城市里的人了解農村,了解農業產品,吸引他們來到農村參與農耕,為農村發展帶來經濟收益,進而帶動農村產業創新發展,也不斷改變農民的觀念和思維,促使農民開始有意識創新形式和經營的模式,改變原有的生產經營模式,同時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落地,使得農村產業發展走上不斷優化和創新的道路。
3?農業推廣對農業產業發展具體對策
3.1?加強農業推廣的創新與融合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及農業產業不斷變化,農業推廣服務也需要適應新的農業產業發展的變化,重點是創新與融合。其內容及方式有兩點:一是要與當地“土特產”產業特色融合創新;二是要與當地農耕文化特色融合,滿足農民實際需求,同時還要加強與互聯網、信息化等新技術、新方法融合。
3.1.1?加強農業推廣內容創新融合
現代化的農業產業發展,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采用的是科學化的生產,結合高科技技術及手段,在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同時調節生態環境,體現出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代農業推廣內容需要在傳統技術推廣基礎上增加綠色、健康、環保等內容,才能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相匹配。同時隨著農業市場不斷擴大,特色農產品產量與品種不斷豐富,需要增加改善經營渠道和銷路,以獲得更大經濟效益,這也需要農業推廣不斷豐富相應的內容。
3.1.2?加強農業推廣方式方法創新融合
隨著現代農業的興起,一些家庭農場、休閑民宿、智慧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漸發展壯大成熟,他們對于推廣和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因此農業推廣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不斷創新融合。一是需要著重改變傳統農業推廣模式,將信息技術和農業推廣相結合;二是將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和互聯網經濟相結合進行推廣,發展網絡狀態下的農業生產和營銷;三是線上和線下推廣的創新融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可以有多種方式,比如利用微信、網絡課堂等工具結合線下開展推廣。
3.2?加強農業推廣人員隊伍多元化建設
農業推廣人員是開展農業推廣活動的主力軍,對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試驗、轉化和推廣有關鍵的支持作用,加強農業推廣人員隊伍的多元化建設,提升農業推廣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是推動農業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舉措。
3.2.1?引進多元化農業推廣人才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前進,現代農業推廣服務的范圍依然廣大的鄉村,但推廣服務對象群體范圍在不斷擴大,由原有單一農戶變成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企業和農戶個人等。隨著推廣對象群體的擴大和多元化,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和多元化。現代的農業推廣目的主要是將對生產、生活有用的信息傳遞到從服務對象手中,幫助他們能夠在獲取這些知識、技能和正確觀點的同時實現對這些信息和技術的有效利用。因此,新時期農業推廣隊伍在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引進社會科、人文科學、市場經濟學等方面的人才,以滿足服務對象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進而真正應用創新發展資源與發展技術,并傳遞給服務對象,應用到農業現代化建設當中,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力,使農村經濟發展獲得支撐。
3.2.2?增強推廣人員多元化能力
隨著農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和新知識不斷出現,需要農業推廣人員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建設。政府及相應的推廣部門也要從政策及制度層面鼓勵和幫助農業推廣人員加強多元化能力的提升。一是政府層面要加強推廣行業政策傾斜,給予優秀推廣人員項目傾斜及相應推廣獎勵,使相關人員能夠積極投身到農業推廣工作中。并且,對于有效解決推廣問題的人員,政府和地方要提供必要的獎勵,以激勵有關人員繼續加強工作創新。二是加強農業推廣職業化,從而吸引不同行業人員加入推廣隊伍中來使推廣隊伍不斷壯大的同時,能夠為農業推廣工作的持續優化提供基礎動力。與此同時,職業教育也要及時跟進,以使農業推廣人員獲得專業的培訓與教育,在推廣工作實施當中也能夠表現得更加專業。
3.2.3?加強農業推廣隊伍經費投入
現代農業推廣需要重視加強經費與軟硬件設施方面的投入。目前信息化、智慧化新設備,新設施不斷投放農業生產全程中,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推廣工作面臨如何盡快接受和掌握這些新技術、新知識的問題。加強推廣經費和軟硬件的投入是使農業推廣人員獲得全面支持,并且能夠在軟硬件設施的支持下更加有效地展開農業技術推廣重要措施。一是根據農業技術推廣需求,做好經費的提前劃撥,使基層人員展開農業推廣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所保障;二是需要了解農業新技術推廣過程中的經費消耗情況,據此做好下一步的分析與計劃,使未來農業推廣工作的展開可以獲得穩定支持。
3.3?農業推廣的多元化應用
農業推廣需要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才能順應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互聯網+”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科技服務平臺、提升科技服務效能的必然選擇,將互聯網與農業推廣相結合,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與互聯網之間有更加密切的聯系,因此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融合現階段的融媒體發展環境進行推廣,使農業推廣應用更加多元化,傳播范圍更廣、服務范圍更大。例如北京農業科技大講堂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手段,邀請行業技術專家做客演播室,向全市農業從業者、市民等開展農業科普及技術知識講解,同時還能夠與觀眾進行現場互動解答問題,方便了農民群體能夠更直接接觸到農業技術。另外,手機端智能應用的實現,也為農業推廣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幫助農業生產者與農業推廣人員之間建立緊密聯系,使農業推廣服務工作開展更加全面、具體、及時、準確。同時,現階段火爆的網絡直播快速發展,例如抖音、淘寶、快手、拼多多等平臺,也為農產品銷售和推廣提供強力支持。以上這些新媒體的融入,使農業推廣真正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結語
通過以上研究,了解到目前農業推廣工作仍有較多創新改進空間,無論相關人員、推廣部門,還是基層政府,都需要積極承擔各自的職責,做好相應的工作,使農業推廣落到實處,真正為農民群體提供生產方面的幫助,使農村產業發展有更加可靠的技術支持。與此同時,推廣方式的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以及經費的投入等,也需要持續進行完善和優化,目的在于使未來農業新技術推廣和應用獲得更加全面的保障與支持。
因此,未來農業推廣工作,一是需要各部門繼續做好農業推廣服務模式創新融合、強化農業推廣服務精準性;二是要不斷加強農業推廣人員隊伍建設及創新;三是大力推進農業推廣網絡化及新媒體應用。相信在目前所做工作的基礎上,未來農業技術創新、推廣和應用,以及農村產業的發展,都能夠達到新高度。不僅如此,農業推廣的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也將全面帶動農村經濟和農村整體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書海,趙彥坤.“探究新時期農業推廣的內涵及其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J].農家參謀,2019,(09):19.
[2]賈相平,楊普云.現代農業推廣和服務體系“多元化”:比較歷史視角及展望[J].中國農技推廣,2021,37(4):37.
[3]程嘉寧,張曉青.農業多功能視角下農業推廣的發展對策探討[J].智富時代,2015,(07):151.
[4]黃毅.利用全媒體資源助力農村經濟發展[J].山西農經,2021,(21):174175+180.
[5]鐘馗.農業多功能視野下的農業推廣發展對策[J].農技服務,2016,33(04):50.
[6]劉本斌.農業推廣與信息化網絡體系結合的創新模式探究[J].廣東蠶業,2020,54(09):155156.
[7]陳亮,夏運紅,李雪梅,等.淺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完善現有農業推廣體系的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07):1011+65.
[8]龔建偉.智慧農業推廣政策的經濟倫理探賾——以制度安排為視角[J].智慧農業導刊,2021,1(10):2527.
[9]杜延品.“互聯網+”視閾下的農民合作社推廣模式研究——以東平縣為例[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