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君 田家林
摘?要:從單一目標出發,將專利聯盟的利益分為聯合研發型、對抗外部攻擊型、組建專利池統一維權型、組建專利池對外授權型、降低內耗型專利聯盟,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不同利益目標下專利聯盟的組建動因、利益目標、利益沖突和沖突解決機制。
關鍵詞:專利聯盟;利益沖突;利益目標分解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27
0?引言
在當前新一輪的科技和產業變革中,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已從先天的自然條件轉變為后天形成的創新成果。然而,由于產業分工的日益細化和技術復雜程度的增加,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獨自擁有生產某種產品所必需的全部知識產權。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加入了知識產權聯盟,以維護自身利益。在知識產權聯盟中,最重要的一種聯盟是專利聯盟。
盡管近年來我國專利聯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聯盟組織松散脆弱、工作效率低下、成員之間存在信任危機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聯盟成員的利益目標多樣化,利益分配機制存在缺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將利益目標分解作為專利聯盟組建的分析工具。利益目標分解是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將各種利益目標進行分解,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專利聯盟中的利益相關者為成員企業、行業協會、政府機構等。在專利聯盟中,政府機構的利益目標,是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和知識共享,推動知識產權的商業化和產業化。行業協會的利益目標,是通過聯盟共同維護行業的知識產權,加強業內各方之間的協作,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競爭力。一般而言,這兩類主體與聯盟的成員企業沒有多大的利益沖突。但是,不同企業參與專利聯盟的利益目標和期望卻可能有所不同,利益目標分解可以將復雜的目標分解為更具體單一的目標,并找到目標的關鍵性能指標,從而更好地協調聯盟內各企業的矛盾。
1?聯合研發
聯合研發型專利聯盟,其主要目標是在研發方面進行合作,以創造新的技術、產品或服務。這種專利聯盟的成員企業之間關系比較緊密,需要成員共同投入資源和資金,以實現共同的研發目標。
在這類聯盟中,成員之間的利益沖突主要表現在:成員之間的利益或風險分配不均。例如,一個成員可能比其他成員為聯合研發貢獻更多的資源或專業知識,但卻得不到相應的知識產權或商業利益份額,貢獻大的成員常常被其他成員搭便車。同時,由于聯盟成員的商業利益和技術路線可能會不同,因此,當一個成員發明了一項新技術之后,其他成員可能會對該技術如何運用有不同的想法或計劃。如果這些矛盾得不到妥善解決,就會影響對該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和利用,并最終導致聯盟的解散。因而,對于聯合研發型的專利聯盟,解決沖突的關鍵點是在聯盟章程中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明確研發方向選擇機制,并按照各個成員的貢獻建立研發成果分配機制。
2?對抗外部攻擊
對抗外部攻擊型的專利聯盟,其成員企業的目的是將各自擁有的專利資源集合,抱團取暖。如果聯盟中的某個成員受到來自外部的專利攻擊,其他成員便提供支持和幫助,通過集體抗爭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典型的聯盟如深圳平衡車專利聯盟。
對抗外部攻擊的專利聯盟,其成員之間的主要利益沖突是防御成本和責任的分配。雖然理論上所有成員都會從成功的訴訟中受益,但每個成員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不同,這便使得成員之間在如何分配法律成本和潛在的損害賠償責任等方面存在矛盾。此外,各成員在應對外來專利侵權指控的策略上也存在沖突,例如,一些成員可能希望采取激進訴訟的策略,而另一些成員可能更喜歡迅速并悄悄地了結案件。各成員對獲得專利權人的許可,還是使其專利無效,抑或簡單地將損害降至最低,也會有優先選擇順序的分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重點是各成員企業一個建立明確和開放的溝通渠道,共同制定與聯盟整體目標相一致的行動計劃。
3?組建專利池統一維權
組建專利池統一維權型的專利聯盟通常在專利密集型的行業中產生,其成員一般實力較強,擁有較多專利。這類聯盟典型的如廣東順德電壓力鍋聯盟。該聯盟通過組建專利池,利用專利維權、許可等手段運營,對多家侵權企業發起侵權訴訟,迫使這些企業或者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或者與聯盟達成和解并支付專利許可費。
組建專利池統一維權型的專利聯盟,由于不同成員所持有的專利在技術領域、市場價值、被侵權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各成員也有不同的維權策略,因此在起訴范圍、訴訟費用、解決方案、如何分配決策權、協調成員的行動等方面存在著沖突。為了解決這些利益沖突,這種聯盟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決策機制和規則,以確保成員之間的利益平衡。例如由成員共同選舉建立一個決策委員會,由該委員會決定是否起訴侵權者以及如何進行維權,并根據成員的專利數量或質量來分配維權的成本和收益等。
4?組建專利池對外授權
該類型專利聯盟的成員企業通常擁有若干標準必要專利,聯盟將成員企業所持有的標準必要專利形成一個專利池,對內進行相互許可,對外則統一進行授權許可活動,典型的例如美國的MPEG專利聯盟。
對外授權型的專利聯盟較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從而提升成員整體的議價能力。其成員之間的利益沖突主要為專利如何授權許可,以及許可收益的分配問題。在授權許可方面,成員可能會對授權范圍、授權方式和授權費用等方面持不同意見;在收益分配方面,由于各個成員的專利價值不同,對專利池的貢獻不同,可能會引發成員對收益分配不公的指責。為了解決這些沖突,聯盟需要建立授權許可的規則和程序,并進行公開透明的協商。在收益分配方面,應當根據專利的價值和專利對專利池的貢獻度進行評估,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5?降低內耗
降低內耗型的專利聯盟,其目的是避免成員之間的專利糾紛和訴訟,并尋求產業的良性發展,典型的如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專利聯盟。
降低內耗為目的的專利聯盟,其成員加入聯盟,則意味著同意其他成員共享自己的專利。然而,由于聯盟成員之間還是存在競爭關系,因此他們必須在合作的前提下,探討如何平衡各自的專利權益和市場份額,避免相互之間的專利侵權和訴訟。這種類型的專利聯盟中,一些成員尋求盡可能多地與他人共享專利,而另一些成員會認為專利共享的范圍應該有所限制。因而,如何平衡各自的專利權益和市場份額,使每個成員都能夠獲得合理的回報,同時避免因為爭奪市場份額而發生專利糾紛,成為聯盟成員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為此,聯盟成員需要在聯盟組織架構的規劃上充分考慮成員間的利益平衡,確保聯盟運行過程中的決策和行動符合各個成員的利益要求。聯盟成員需要約定在發生糾紛時的解決機制和程序,建立起互信機制,積極溝通交流。
實際生活里,專利聯盟很少只有單一的利益目標,多個利益目標的組合是常見的情況。以“聯合開發新技術+對抗外來攻擊”型的專利聯盟為例,在聯合開發新技術的目標下,最佳的聯盟架構是縱向強強聯合,即由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的企業組成聯盟。而在防御外來攻擊目標下,最佳的聯盟架構是橫向強強聯合,即由一些相互競爭但在某些方面可以互相支持的企業組成聯盟。而如果一個聯盟既有防御攻擊的需求,也有聯合開發新技術的需求,則需要在聯盟內部找到一種平衡。當兩個目標發生沖突時,就需要確定不同利益目標的優先等級,并根據利益目標的重要性和緊急程度來確定建設內容的優先順序。如果聯盟成員主要關注的是新技術的開發,那么聯盟的首要任務就是共同開發和推廣新技術,而防御外來攻擊是次要目標,反之亦然。
6?結論
總之,在多利益目標下,專利聯盟成員間的利益沖突一般更為復雜,確定聯盟建設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包括每個利益目標的優先級、行業的特性、不同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依賴關系、聯盟成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關系等。
參考文獻
[1]馬忠法.專利聯盟及其專利許可政策[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8,(09):4548.
[2]張曉東,張瓊.我國非標準型知識產權聯盟建設研究——基于利益目標分解的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113119.
[3]倪加洲.專利聯盟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21.
[4]劉云,桂秉修,冉奧博,等.中國專利聯盟組建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基于案例調查[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3(03):225233.